别有天(197)
宗翰明紧攥双拳,挥开前来押他的太监,“我自己脱!”
他干脆地脱下官袍,直接摔在了地上,注视着高位上的人,冷声道:“皇上,您宁愿相信一个多年毫无建树,靠着攀附谄媚爬上来的锦衣卫,却不信在朝的文武百官!”
他说着,嗤笑了一声,“粮草重地,岂能随意腾挪,这明摆着就是请君入瓮的奸计。既然皇上执意如此,无需革职,我自己也会走!”
说罢,宗翰明回身,头也不回地向殿外走去。
韦游暗喜,见谢承熠似是在思考宗翰明的话,于是佯装愧疚地跪地请罪:“皇上,是卑职僭越了。可卑职说这些也是希望大齐能早日安稳,没有想干涉朝政,也并非在针对宗尚书啊!”
他哀怨地垂头叹息一声,“卑职明白各位大人不满,所以锦衣卫愿做表率,申请调出部分人手支援边境,以尽快安稳战事。卑职赤诚之心,纵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
谢承熠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温声命韦游起身,谈起宗翰明又是冷漠:“朕看宗翰明就是故步自封,不知进取!既然锦衣卫有这个意思,你们之前也去梨州、闾州打过战,那就……”
“皇上,柳尚书来了!”殿外太监急忙进殿通报。
宣德殿外,一名老者在风中步履蹒跚地走上台阶,双脚虚浮地不慎摔了两跤,但还是忍着一身疼痛坚持走入大殿。
不过几日未见,柳浦和的发丝全白,面容枯黄凹陷,沉重病气压得他睁不开眼,他咳嗽着缓步走入殿中。
见柳阁老前来,殿中百官只觉得安心了许多,有不少人轻声询问他病情如何。
但柳浦和一心向前挪去,最终在大殿中央停了下来。
柳浦和的到来令谢承熠下意识地起身相迎,但想到他肯定又是来贬斥自己的,便不耐烦地坐回了龙椅。
谢承熠冷声问道:“柳阁老病重,为何不在府中好生养病?”
柳浦和叹了一声,慢悠悠地问:“老臣来时,遇到宗尚书了,他说他已请辞,也说了皇上的打算。”
他的声音发虚,站在殿中摇摇欲倒。
谢承熠:“宗翰明出言不逊,带头闹事,是朕罢了他的官。柳阁老有异议?”
他说的虽是问话,却没有半分要看柳浦和意见行事的意思。
柳浦和不答,只是缓声谈及了往事:“皇上,老臣初见您的时候,您只有十五岁,怯生得不敢大声言语。身为东宫太子,您言行谦卑,举止规矩,当为储君典范。”
他遗憾地摇头,续说道:“可慢慢的,老臣发现您对事物道义的理解略有些浅薄片面,私以为是老臣教得还不够多,便愚昧得追加课业,自满地认为只要耐心教导您,大齐往后就算不成强国,您也是一位仁君。可老臣错了,皇上欠缺的不是策论,而是见识,您见过定南王府和皇宫以外的天吗?”
谢承熠蹙眉问:“天,哪儿什么不同?”
柳浦和失望地叹息:“人心不同,看法自然不同。照本宣科不过是坐井观天,渊博的学识固然重要,可皇上,您也得先学会怎么用啊!如今您不愿学,而老臣也来不及教了。”
“柳阁老,从你任太子太傅开始,朕的每一个政论,都被你贬低得一文不值,朕想做决定,你总有意见。”谢承熠哼声,再道,“如今军报传来,表明朕的想法是正确的!柳阁老,你收收自己的迂腐吧,到现在还想把控朝局,是想做五朝元老,名远青史?”
柳浦和的手颤抖地指向谢承熠,满眼的失望,对他再无任何期待。
他缓缓摘下了官帽,蹒跚地转身看着自己了伫立了将近五十年的宣德殿,怅然道:“老臣今日死谏,只为皇上认清自身,广纳谏言,切不可受奸臣误导!”
“死谏?”张英奕惊诧地意识到了不对,连忙道,“快拦住阁老!”
但柳浦和心意已决,用尽全身力气,撞向了殿内金柱。只觉额前一疼,双眼缓缓被血色染红,无力地跌坐到了地上。
他逐渐游散的双眸努力看向殿上的谢承熠,虚声留下最后一句:“教不严师之惰……”
谢承熠不敢置信地看着殿内突然发生的一切,瘫坐在了龙椅上,心中霎时萌生无尽悔意。
回想起从前自己每次有疑惑,柳阁老都会耐心教导,虽然教学严厉,但似乎从来没有害过他。
柳阁老将一生心血献给大齐,没有留下子嗣,所以谢承熠曾想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将来为他送终。
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谢承熠频频仰头,他还是不认为自己有错,颤声道:“你们都在逼朕!可大齐没有退路了,我们只能想办法谋求生机,朕没有错!”
他话语落定,不敢再看柳浦和,像是逃跑一般地来不及宣布退朝就离开了宣德殿。
偌大的宫殿,官员们逐渐散去,仅留下几人为柳浦和收尸。
闵成哲啜泣哀痛:“阁老啊,您这是何必呢!”
张英奕摇头叹息,伸手缓缓合上了柳浦和的双眼,捡起地上的官帽双手为他戴好,郑重道:“阁老,是大齐对不住你。”
柳浦和拼死想要皇上清醒,可皇上压抑了太久,现在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或许将来有一日他会后悔,但至少现在不是。
但向来通晓人心、驰骋官场多年的柳浦和会不明白吗?哀莫大于心死,他看不到大齐的未来了,死在这儿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归宿。
谢合阳闻讯赶来,不敢置信地踏入殿中,迟缓地走来。
听到背后有脚步声,张英奕回身看去,立即挡住了谢合阳的视线,“小殿下,柳阁老离世了,场面血腥,您还是别看了吧!”
谢合阳摇了摇头,绕过挡在身前的张英奕,向柳浦和的遗体走去。他紧咬着下唇,努力瘪着自己的难过,可泪水就是止不住地往下流,默不作声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恩师,走好。
——
宗翰明看似走得没有牵绊,但脚步沉重,带着行李离开庆都时,还是忍不住回头。
一辆马车在他身侧停了下来,沈良业俯身从马车走出,慢悠悠地下车走到了宗翰明面前。
宗翰明对沈良业会来送行感到很是意外,沈良业入朝以后,他们并无任何交集,遂问:“沈尚书,怎么会来?”
沈良业抱臂而立,看着庆都城内,嘴角微勾,说:“你们看不出来吗?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几乎没被人承认过能力,现在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什么劝告什么良言,在他眼里照样是贬低是指责,他当然更喜欢韦游谄媚了。”
“你……”宗翰明仓皇地向四周张望,低声对沈良业提醒,“你说这些,就不怕我传扬出去?”
沈良业低声笑了笑,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眼看着家国都要没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宗翰明的双肩沉下,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是啊。”
沈良业又向东南方向望去,意有所指道:“宗大人,你说如果镇国将军在世,会不会不一样啊?”
他明明有出路,但还是愿意效忠叶隐,是因为在叶隐身上看到了别人没有的执念,那是繁霜酷雪都压不下的热忱,是百折不挠、千金难换的赤子之心。
宗翰明顺着沈良业的目光看去,微微动容,“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帮忙?”
“宗大人别忘了,比起我们这些在宫里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他们两人都曾经历过战场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