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372)
竺年把问卷和昨天的考卷交给长随整理,自己背着手去隔壁,看满满一屋子人在考试,问巡考的官员:“就这么点人?”
官员被问得一愣,看着里面满满一屋子人:“王爷还要更多的?”
竺年不能说照搬上辈子公务员考试那种热门岗位几百个人抢一个位置的经验,就按照他这辈子南王府的招考制度:“我要招十个人啊。”
官员满脸困惑:“所以给您找来了四十个人挑……还不够?”
竺年比他还困惑:“还有吏员呢。考核也就是筛一下大致及格的,培训过后还不知道能留下几个。起码你得给我找上一百个,才够挑拣吧。吏员呢?”
官员的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还是长随在边上提醒了一句:“王爷,您昨天下午刚说的事儿,就一个晚上能找来这么多人,已经不容易了。”
“不是啊。父皇的旨意不是年前就下的吗?为什么昨天才开始准备?我还以为来了直接面试一下就能带人走的呢。”竺年是真不明白,这磨磨唧唧的效率,非得当着他的面考试什么的,难不成活非得当着领导的面才能干?
这下长随和官员都说不出话来。
他不能说没人看得上这些职缺。
世家门阀看不上,底下的人可抢着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一个晚上就找来这么一屋子人考试。
再说,世家门阀也有一些庶子、旁支之类,总有需要安排的人。
但他也不能说实话,之所以拖了这么几天,还是因为多了考试这个步骤之后,人情走动就变得略微复杂。
本来嘛,当官这个事情其实没多大竞争,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情。
自从南下之后,姜国大了这么多,职缺也多了许多。有什么空出来的职缺,只要不涉及别人的饭碗,他们吏部多少能收点孝敬。
宦海沉浮,不就是大家相互捧一捧的事情。
再说卖官鬻爵的事情,原先大家都做惯了的,还是陈王姜崇开的头。尽管现在大家都不做这个事情了,但无非就是换个名头。
可是涉及到竺年,这事情就有些难办。
谁都知道,竺年用人那是要自己考核过的。
参加过户部那一场选拔的“青年才俊”,到现在被人提起来,头都还抬不起来呢。
虽然大家都不学无术,但别人不能揭短!
他们这边收了钱,到时候要是被竺年打回来,那让他们退钱倒是小事,万一……不,竺年肯定会在陛下面前告状。到时候他们难免因为办事不力吃挂落。
可要是他们提前考一轮,筛一遍,再把人交上去。那选出来的人本来就有真本事自己考得上,凭什么给他们钱?
本来这么纠结个几天也不是个事儿,谁能想到一件一点都不着急的事情,竟然竺年会这么快就亲自跑来京城?
竺年看官员不吭声,摆摆手:“算了,我再多留两天,你快去办。吏员那边我自己想办法。”
吏员本就不归吏部管,是各个衙门根据需求自己另外招的人,由各地各级衙门自己支出。类似沃州府衙就额外找了一个医官,专门负责治疗衙役们需要面临的受伤风险。
吏部官员听着又是生气又是羞愧,还有些冷的天气里,愣是出了一背的汗。
长随自然是跟着竺年走,架起马车,听竺年直接吩咐去兵部,不由得疑惑:“先生在银城呢。”
“我知道。我去找姚大人。”
结果姚大人今天上朝还没下朝呢。
一般,姚大人都会在下朝之后,被姜卓叫到御书房继续商议。
长随问:“……去工部吗?”
“算啦,这会儿工部也没什么人,咱们回家去。”竺年搓了搓手,“回家换一身衣服,中午去糖巷吃饭,下午再玩一会儿。奶奶今天搬去梨园,正好晚上去那儿吃饭听戏。”
长随喜欢看话本,自己写话本,也喜欢听戏,觉得这个安排不错,但是:“梨园那边太后娘娘住着,您去,晚上住哪儿啊?”
梨园精舍的房子本来就不大,太后身边的人这么多,这次还是和之前一样,把几位小殿下都带着,客房都不会有剩下,难不成让竺年这位真正的主人和下人们一起睡通铺挤一挤?
“唉?”竺年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茶社那儿应该还有房间?”
茶社说是茶社,其实就是个高级会所。客房是有的。
长随摇了摇头:“茶社总共就那么几间房,肯定早就没了。去年先生跟人出去游船的时候,不还住在京县荷花池那边嘛。”
竺年一时间就卡住了,认真琢磨了一会儿才说道:“那咱们直接去梨园吃午饭,早点回家好了。”
长随就抖了一下手腕,马鞭在空中炸了一声脆响:“好勒!”
竺年这边在犯愁住的地方。他找的姚大人,正在御书房里给姜卓提议:“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还是筑墙为上。”
和安昌国的战事规模一直不大,但也没向着他们预想中那样,尉迟邑一到,安昌一方就望风而逃。
确切的说,安昌逃了,但只逃了一点点。等尉迟邑的人马一走,他们立刻就又回来。
双方都是骑兵,谁也追不上谁,就这么来来回回在边境拉扯。
但总体还是姜国吃亏。边境这么长,尉迟邑的骑兵也不知道下一次安昌军会从哪里冒出来,来来回回疲于奔命也不是个办法。
战线一旦拉长,防守的力量不够,又容易被安昌军趁虚而入。
试过几次想要包围,但都没能成功。
姜国一方的损失不大,但被这么打得极其难受。
要是有一道城墙,就可以大幅减少驻守的人员,有效阻拦安昌骑兵的骚扰。反正那一片石原本身没什么价值。
姜卓听了姚大人的提议,看向姜崇,姜崇心领神会,报出一个大概的修筑城墙的价格。
换做以前,他们不敢想在安昌和姜国的边境筑墙,但现在他们觉得并不是没有可能。
姜崇问:“让嬉年去?”
姜卓和姚大人异口同声:“绝对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o(* ̄︶ ̄*)o:对,别让我去。
糕儿φ(≧ω≦*)?:只想玩耍。
糕儿╰(*°▽°*)╯:不想干活。
先生
第一百九十八章 整顿后宫 ...
姜崇还有些莫名,但是看着两人的脸色不好看,没敢多问。再看看御书房里其他人,彻底闭上了嘴,只在提及需要花钱的地方,才张一张口。
等建墙的事情大致商议完毕,其他人离开,姜崇不用兄长多说,也自觉留了下来。
姜卓看着自己这位年纪已经不小的弟弟,不知道该怎么责备,只能耐心和他解释:“事关边防要事,嬉年毕竟是南王府世子,不好参与这些。”若是他的亲儿子,他都能上手打。但他对自己这个同甘共苦过的胞弟,总是比亲儿子更纵容。
姜崇觉得这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南王府还能打到卫州不成?他们连月地都没办法。”
所谓月地,是他们老姜国人的说法。以前他们就这么称呼大月北地。虽然现在已经变成姜国的一部分了,但偶尔说顺溜了,还是会溜出来这么一两句。
还是老问题,北面要打南面没船,南面要打北面没马。
南王府倒不是真的没有骑兵,也不是完全不产马。而是南地多山林,马匹品种矮小壮实,更适合山地作战。想去北地的大平原上和高头大马一决高下,那肯定不行。
姜国也差不多。船他们也有,但是战舰那是真差得远。姜国也不临海,海船更是一艘也没有。总不能拿渔船客船去和战舰对打。
无论是船还是马,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姜崇觉得,可能这个时间在他有生之年都未必能看到,倒还不如多用用竺年,毕竟竺年特别好用。谁会不喜欢一个能干活还省钱的部下呢?
姜卓叹了一口气:“你是不是忘了尉迟兰?黑荥关可还被北境尉迟抓在手里呢。现在放在那儿不去动,慢慢来,总能有办法。要是把尉迟兰放出去,我姜国能有多少三十万精锐去填?朕情愿让他这匹恶狼关在屋子里,顶多咬死几个武陵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