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下(290)
这个例子对父亲的那方太不友好,所以伊稚斜选择性地忽略了它。
“大汉那儿有儿子左皇帝,父亲却存活于世的特殊例子。”斥候到底见多识广,很快便找了个一个伊稚斜能接受的例子:“好像是跟冒顿单于交手过的大汉皇帝叫……叫高祖。他夺天下时,他的大大还只是个老农夫,但是碍于汉人的长幼有序,他把还在老家耕地的大大封了太上皇。”
“太上皇?”
“就是比皇帝还高的大皇帝。”斥候的文化水平让他无法准确解释“太上皇”的名词意义,于是在那儿比了个“很大”的动作:“不过这个太上皇只能在某个地方训斥皇帝,不能到规定以外的地方对皇帝大喊大叫。”
“哦!那他肯定没兵没权,能训皇帝全靠儿子给他脸面。”伊稚斜对无权的东西没有兴趣。
说句不合适的话,乌维除了十几人的亲兵就只剩下“伊稚斜的儿子”这一个招牌,他要是去王庭继位,少不得把大大拉上为自己壮胆。可要是让伊稚斜对亲生的儿子卑躬屈膝,像对当年的军臣一般行臣子之礼,伊稚斜的自尊又忍受不了。
思来想去,果然还是自己当那撑犁孤涂才不会有郁气堵心。
“罢了,于屠日禅那汉人养的都不把那先单于的遗命放在心上,我又何必纠结这些没头没尾的破烂事儿。”想开了的伊稚斜舒口气道:“走吧!咱们去龙城找于屠日禅问个明白,同时也让不顶事的夏日图看看谁是挛鞮氏的正统子孙。”
伊稚斜让部里的人把家伙事儿都清理干净,明早启程前往王庭。
伊稚斜的阏氏瞧了,觉得丈夫不该这么没准备地前往龙城:“夏日图这堂兄是否能顶帐篷,想必您比女人家我要清楚不少。”
“于屠日禅在有亲兵保护的夏日图的眼皮子底下发起政变,把郝宿王等匈奴贵人一并杀尽,就能看出他在龙城是有一番周密准备。”伊稚斜的阏氏扶着丈夫的手臂耐心劝导:“日夜兼程的传信都要七日以上,谁知咱们得到消息时,王庭又是何种模样,于屠日禅那阴险狡诈的羔子又有什么陷阱。”
“你所说的,我都有默默考量。”伊稚斜虽嘴上骂着夏日图是不顶事的空架子,内心却不相信这个南征北讨数十年的右部大将会轻易倒在透明人似的晚辈所掀起的宫廷政变里。
或许是对南方的皇帝有了一层阴险狡诈的聪明滤镜,伊稚斜对性情大变的侄子也有一番防备。
然而知道龙城有坑是一回事。
必须得去龙城避险兼讨个说法又是另一回事儿。
“军臣去前去大汉签了和平协议,后者保证军臣去后的三年不会入侵匈奴。”伊稚斜把深层的担忧吐露出来,表情更是没了调侃军臣选谁继任单于的轻松自在:“大汉的皇帝需要战争安抚躁动的士兵,贪婪的商人。”
“匈奴的年轻贵种需要战功获取一官半职,大汉的勋贵、商人、以及我所看不见又看不懂的利益团体亦是如此。”
“他们尝到河套之战与马邑之战的丰美果实,所以在与匈奴停战的这几年里南扩东渡至吞并了过一掌之数的国家与部落。”
“……“
“如今他们已经吞完南部的土地与东边的小岛。”
“你猜一个饥肠辘辘又苛求血肉的野兽会选择谁做下个目标?”
第567章
如果只是无脑地扩张土地,导致其在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下拿全国的税收打水漂,不断重复吞并、失去;吞并、失去的恶性循环。
伊稚斜在小兴安岭至外兴安岭的地方瞧着北方的汉人如何在此建立城市——先是有各式各样的工人、画师带着奇怪的工具像量身裁衣般给当地勾出大致模样,然后在大致的地图上修修改改,确定最初的城市草图并根据后续的迁徙人员,诸子百家的实地考擦对初稿进行多次修改。
这一过程原本需要数年乃至十年之久,因为要在当地试出适合种植的作物不是简单之事,然而刘瑞坐拥外挂,借着后世的东北资料给考察的百家疯狂减负,只在当地考察一年便开始进行沧海郡和黑水郡的城市建设。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占据东北做大,无论是从辽西辽东进沧海郡的入口,还是从沧海郡进黑水郡,扩大版的右北平郡进沧海郡的入口都不在三省的控制之下。
与此同时,想为后人提前打下海军基础的刘瑞还想在朝鲜半岛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同负责监视南方沿海的夷州岛般监视包括关东在内的北方沿海。
得亏是有近几年的人口红利与引进的作物增加国民的抗风险能力,否则刘瑞即使想把东北平原尽数拿下,也得考虑拿下后的治理问题,以及是否有人愿意前往此地。
别说是在古代,就是在现代,留在北方的人也逐渐减少,这一点在全世界都没有例外。
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北欧等地,为了把北方的人口留住可谓是煞费苦心——当年定都北京也有这方面的考量,而北欧与加拿大也没少用补贴和减税吸引重点学校和大厂移去北方之地。
刘瑞以前不懂北方为何会有如此严重的人口流失,以为是全是工业衰落的长期阵痛。然而当她真的去了东北,在人烟稀少的度假村里过了几日,便理解了什么叫作让人陷入抓狂的寒冷寂静——你能想象天黑之后,方圆数里没有人烟,只有落雪的漱漱声与北风咆哮声,而你因为天气寒冷而不想出门的孤寂感吗?
现代的互联网与暖气,人工照明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寒地的孤寂氛围,使得大家不至于在缺少阳光、缺少活动与人际交流的情况下陷入抑郁,但是古代就没有这工业便利。亦或是说,古人光是活着就已很艰难了,更别提去追求的高级的精神满足。
最重要的是……
“北方的生活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啊!”
现代的气温上升让人们戏谑你在北方还可以用加衣应对极寒天气,但是到了南方不能脱下人皮用于散热。
不过到了物资紧缺的古代,热死人的概率远远小于冻死人的概率,哪怕是有毛织品来抵御寒冷的鲜卑匈奴,也无法在此事上的谋个例外。
汉人缺少可以御寒的毛织品,到了北方肯定会被恶劣的天气彻底劝退。
伊稚斜在大汉建设沧海郡时如此想到,然而不出两年就被啪啪打脸。
事实证明,钱能解决世界上的大部分问题。
从身毒引进的棉花不仅弥补了在羊毛织物上的供应不足,还给刘瑞赚了一笔外汇——因为在填有棉花的保暖衣下,传统的羊毛织品不仅厚重,而且还有不够亲肤,不够提供稳定货源的种种缺陷。
更让刘瑞感到高兴的是,气候决定北方无法大规模地种植棉花,所以成了朝廷用于控制北方的秘密武器。
而比棉花的大规模推广更令伊稚斜心惊胆战的是大汉内的技术革新——这个能造精巧弩箭的国家研发出了提供女工纺织效率的手摇纺纱机,也就是重写大英手工业的珍妮纺纱机。
好消息是珍妮纺纱机……现在该叫大汉纺纱机的成本不是普通的家庭可以承担的,所以在乡镇地区,一般都是同姓的一村凑钱去买,然后排个使用表格让女人减轻负担。
坏消息是刘瑞为了吸引移民,承诺会送每个前往沧海郡和黑水郡的人家一台手摇纺纱机。
要知道,珍妮纺纱机不仅能纺名字里的“纱”,还能纺羊毛、棉线等常见原料。
历史上的英国工人为了反对珍妮纺纱机的存在开始多次闯入纺纱机的工厂把机器砸烂,可即便是做到这步,也无法将珍妮纺纱机的扩散脚步遏在它的发明地里,足以见得后者的魅力有多可怕。
而在大汉给田给地又给钱,还愿赠送手摇纺纱机的大福利下,原本会对北方的天气拒绝三连的人民觉得不能为了一点寒冷而不要这个移民礼包。
尤其是对各地的寡妇与有女儿的家庭而言,北方的分田之策与偏向女户的法律法规本就很有吸引力,现在又有免费赠送的手摇纺纱机,无疑是把北方的妇女地位推向高潮——因为欧美争取平权,中世纪至工业化后涌现出了许多女王的原因就是妇女有了经济来源并承担了能争取谈判的工业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