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家的卖鱼夫郎(161)
*
两日后,陶青书定亲。
陶家的人都要回去。铺子里就只剩元大虎一家。
陶青鱼想着今日方问黎正好休沐,他打算在村里吃过午饭,就回到县里。
枇杷巷铺子。
陶家人走后,元大虎一家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早上最忙的时候过去,元大虎坐在店里面休息。
正就着外面绵绵春雨打瞌睡,铺子里又进来一个人。
元大虎下意识招呼:“客人,吃点什么?”
“大哥,是小弟我啊。”元老幺得意看着自己大哥一家,活像看什么肥肉,“怎么,几年不见,认不出来了?”
元大虎一家齐齐一惊。
“元老幺!你怎么出来了?!”
元老幺大声笑出来:“大哥这是不欢迎小弟我了?小弟可是找了好久,才找到大哥一家啊。”
他背着手,转悠着打量起这间铺子。如主人一般,又想往后头走。
元大虎往中间一站,黑着脸拦住他。
“元老幺,这可不是元家的东西!”
“大哥,跟我就别见外了。”元老幺吊儿郎当往边上一坐,“我可打听了,这卖鱼丸的生意,可不知多红火。”
“你都做了这么久了,我不信你没学会。”
他市侩地笑道:“弟弟我是来帮你的,你怕什么?”
“元老幺!”元大虎气得直接拽住他衣领。
元老幺笑容一收:“大哥,我可是你亲弟弟。你现在日子好过了,就忘了爹说的话了。”
“你还好意思!是谁把爹气死的!”元大虎一拳打过去。
元老幺嘴上一疼,他不怒反笑。
“大哥,你打我?”
“你给我滚!”元大虎将他扔出铺子,“再让我看到你,我见一次打一次!”
元老幺爬起来:“你当我怕你。”
元大虎:“这可是书院夫子的铺子!”
元老幺眼珠一转,笑着道:“我当然不会动。”
“大哥,小弟先告退了。”他怪模怪样拱手,随后拐弯消失在西街。
元大虎媳妇担忧地抱住两个孩子:“相公……”
元大虎:“别怕,他不敢。”
元家两兄弟。
老大不受宠,老幺往死里宠。元大郎娶了媳妇后为了家里就出来做活,但弟弟是个混混,成日里惹事。
偏偏两个老的向着,元老幺从最开始的偷鸡摸狗变成了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后头因为欺凌到一个富家哥儿的身上,被人送进了牢房,那富商家又让陶家赔得个底朝天。
老两口听闻这事儿,直接气没了。
元家卖田卖地才还了债。
而他为了养活自己一家,只能带着全家人出来当长工。
本以为就此摆脱了元老幺,好好干活就能过上好日子。谁知道这个趴在他们身上吸血的人又被放出来了。
元大虎一家脸色灰暗。
只想想,就知道以后得日子又是怎样的灰暗。
第72章
县里铺子的事陶青鱼一概不知。
陶家正热闹, 二叔的亲家已经带着浩浩荡荡二十几口人到了。
二叔跟二婶还有爷奶陪坐在外面跟亲家说话,三叔早早带着青芽去放牛还没回来,杨鹊、方雾在灶屋里打转。
陶青鱼帮着烧火, 他爹被他小爹爹安排了活儿,在一边选豆子。
与他陶青书定亲的是个姑娘,姓郭。
听长辈说, 还是这姑娘家的姑姑上酒楼里吃饭见青书不错,主动牵了这个媒。
陶青鱼来的时候见了那小姑娘, 鹅蛋脸, 见人三分笑, 嘴巴也甜。圆圆胖胖的,看着很是讨喜。
晃眼青书也定亲了,陶青鱼看向旁边问:“爹,青书成亲是不是之后住县里了?”
陶大郎将手里的瘪豆子扔进筛子上放着的碗里, 道:“多半是。”
“你二叔二婶原本想着在县里买个小院子,但青嘉念书,这院子就买不成。不过听你二叔说, 青书外公打算以后将他的房子留给大外孙。”
青书外公就只有二婶宋欢这么一个女儿, 必定是全力支撑二婶一家。
“但宋家外公房子就那么大, 不可能现在就住进去吧。”
陶大郎点头:“成亲日子定的是年末, 还早。不过多半不会住在家,兴许你二叔在县里给他们租个地儿也说不定。”
陶青书成亲后, 家里就住不开了。
要不然就再盖房子, 要不然就分家自己, 再或是自己单独想法子。
但爷奶还在, 分家是不可能的。
建房子……
陶青鱼随口一句:“咱家这茅草屋修修补补也住了几十年了,什么时候拆了修成大四合院就够住了。”
方雾笑他:“从茅屋变成大四合院, 咱鱼哥儿口气不小。”
陶青鱼将两根红薯扔进灶孔里,笑嘻嘻道:“想一想又费不了银子。”
杨鹊插了一嘴:“我倒是想住住砖瓦房,听说冬暖夏凉,还不漏水。”
陶大郎道:“茅屋没破没烂的,爹娘指定不同意。”
老两口住了一辈子了,从原来的一间茅屋后来又扩展到三间,怎么也是费了心力才修好的。
虽说漏水吧,修修补补也还行。
且家里现在开销大,茅屋又不是不能住,若跟老爷子说拆了,指定杵着拐杖追着打。嘴上还骂着“败家子儿,家里才有点起色眼睛就高了”。
陶青鱼光是想想都能笑出来。
他道:“除非一把火烧了,不然短时间内小三叔你是住不上砖瓦房的。”
方雾瞪着陶青鱼:“呸呸呸!小兔崽子说话注意着些。”
陶青鱼一脸无辜:“我说错了?”
陶大郎温和看着陶青鱼:“真烧了,你爷奶知道不得气得厥过去。”
“相公!”方雾瞪了小的又瞪大的,“豆子选好了没有!一个二个嘴上没个把门。”
陶大郎嘴巴一闭。被夫郎凶了,他像夹着尾巴的大狼狗,不敢反驳一句。默默低头继续做他夫郎给派的活儿。
陶青鱼悄悄瞄了他小爹爹一眼,又看他爹。
妻管严。
*
外头,郭家那边第一次过来的亲戚看见陶家几座茅草屋,说实话,心里对陶家的评价不算高。
他们家族怎么说大半都在县里混,家境不算多好,但至少房子住了人还有剩的。
而陶家三间茅屋,家里这么多人,他们姑娘嫁过来怕是都不知道住哪儿。
但见姑娘的亲爹亲娘对陶青书满意得不行,也就没多说什么。
他们对陶家人没多大热情,打量完陶家的情况,只脸上挂着客气的笑。
宋欢不是没感受到。
但看自己儿子被亲家拉着高高兴兴去村里转悠,她心里也舒服了些。
没过多久,陶兴旺抱着青芽从后头斜坡慢悠悠回来了。
他们身后跟着的水牛健壮,皮毛油亮。四个蹄子走在地上哒哒轻响。
这年头,能买得起牛的人家那在村里也只有独两三户。
这甚至是地位象征,在村里能被人高看一眼的。
陶兴旺出去的时候,二叔的亲家一大家子还没来。
这会儿牛喂饱了,也快到吃午饭的时候回来,众人齐刷刷的越过那相貌一看就是陶家人的陶兴旺,目光落到他身后的牛上。
“这牛好!”
“是哪家的?”
宋欢笑着道:“我家的,也是才买。”
瞬间,那些看不上陶家的几个亲戚顿时眼神变了。他们瞧着套在院外棚子的牛,都起身过去看。
这可是壮年的牛,市价比小牛、老牛都贵。
他们家族里也有人想买,去问了人家开价三四十两,都顶得上一间小青砖房子了。
三十四两就是郭家混得最好的那住在县里的姑姑,也不是说拿出来就能不肉疼地拿出来的。
水牛悠闲甩尾,嘴巴还在一动一动的,没将这些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