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142)
赵珩抬手敲他脑袋一下:“大哥好好的呢,不用总惦记我。你这趟出来可还顺利?”
“还成,不过听说原州城戒严,进出盘查的颇为谨慎。好在我出城早,回去又不拉货,很容易混进去。”
“眼下时局紧俏,往后也莫多走动,以免被杨氏察觉。”赵珩道。
赵琰乖巧点头:“我都听大哥的。这趟过来就是看看大哥好不好,然后就是……有个事儿想跟大哥说一声。”
他脸颊倏地通红,端着手扭捏道:“我,我准备成亲了。”
第123章
“成,成亲?!”赵珩先是一惊,反应过来一想阿琰是赵平都的长子,也已到弱冠之年,是该成亲了。
赵琰红着脸道:“原想着等太平些再成亲的,眼下爹和大哥为战事烦忧,我这当儿子当弟弟的本就帮不上什么……只是师姐年纪不小了,这些年她一直在等我,等我找到家人,等我稳定粮草买卖,等时局安稳……可我不想再让师姐等了。”
“白家小姐是体贴人,这些年跟着你蹉跎光阴,日后成了亲必要好好待人家。”赵珩摁着弟弟的肩膀,这些年他不在自己身边,但好像他们之间从未因此而有半点生分。
阿琰很小的时候就围在自己身边转悠,那几年他躺在炕上要死的时候,都是这个弟弟忙前忙后的照顾,一点儿苦都不叫自己吃。一转眼阿琰也要成家了,却仍在操心他这个哥哥,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事无巨细总惦记着操持着。
赵珩叹了口气:“阿琰是家里的顶梁柱,莫说帮不上我们什么,若非有阿琰在,大哥可没底气敢跟杨氏这么耗着。”
李玄度笑着调侃:“阿琰凡事都要算计着节省成本,唯独对他大哥,便是要割他身上的肉都不带眨一下眼的。”
“自家大哥,我不心疼谁心疼。”
“这不是还有我么。”李玄度嘴快道。
赵珩笑吟吟的扭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意味深长。
赵琰就道:“当年我同先生说过,若你能医好我大哥,赵琰这辈子给你当牛做马,这话可也是算数的。”
李玄度后知后觉自己刚才无形中‘调戏’了某人,这会儿迎着那炙热的眼神莫名有些局促,他咳了一声,对赵琰说:“当牛做马倒也犯不着,别饿着我就行了。对了,你说要成亲,何时办酒啊?”
“也要中秋之后了。”赵琰已经计划好了:“师父已处理完白氏的事儿,前日来信说从九江启程奔秦阳来了,我大舅哥一家也一起过来。我打算在秦阳城办酒,不大操办,就在我自己买的宅子宴请自家人便是了。”
“不过爹和大哥不能离开军中,我准备往南平关送粮的时候带师姐见见咱爹,再去武威城拜祭咱娘,全了礼数。师姐眼下已押着粮车往南平关去了,我惦记大哥,便中途拐过来瞧一眼。”
“阿琰做事一向周全。可惜你的两个兄弟投身军戎,你长姐又困于深宫,阿琰成亲的大日子,赵家却没人在……”赵珩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
“大哥莫为此劳神费心,往后太平了咱们再大办一场,兴许我儿子满月酒咱们就都能凑齐了呢!”
赵珩被他这话逗笑了:“你这婚还没成,竟想着要生儿子了。”
“我连儿子叫什么都想好了!”赵琰颇为骄傲的看了他大哥一眼。这一眼赵琰突然咂摸出什么不对来。
他瞪了瞪眼睛,颇有几分痛心疾首:“这个家里到底不能没有女人啊!你说我都成亲了,大哥还没着落呢。爹常年驻守边关,家里事儿是半点不操心。要是娘还在……”
赵琰没能见到他娘最后一眼,多少年了,午夜梦回总能梦到她娘,就忍不住鼻头一酸:“娘在底下也惦记大哥呢,娘都给我托梦了,她说生怕大哥娶不上媳妇儿,往后没人照顾……”
赵珩隐晦的看了眼李玄度。
李玄度:……
这个时候他这个当先生的就得站出来表态了:“阿珩的事儿还有我这个先生操心呢,赵都督信任我,将阿珩交给我,只是眼下尚有重任在肩,此事待有机会自会同大家说的。”
赵琰只顾着伤心,没听懂李玄度话里隐藏的意思,幽怨的看他一眼,道:“您自己还是条光棍呢。”
李玄度:……
这天儿是聊不下去了,赵珩见他窘迫,笑着和赵琰说:“你跟大哥来,大哥有话同你讲。”
赵琰碰到他大哥的眼神,心下了然,向李玄度行了礼便去了赵珩休息的营帐。
“大哥,短笛我做好了。”一进营帐,赵琰便小心的从斜背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古朴的小盒子,盒子里铺了绸布,唯恐将短笛磨损了,他献宝似的递给赵珩:“怎么样,我手艺不错吧。”
赵珩细细打量着,短笛触手温润,试了试音,音色清亮悦耳:“果然是好东西。”
“早年在嘉南城的时候就听大哥念叨着,想必这短笛对大哥十分重要吧,莫非是给未来大嫂准备的定情信物?”
赵珩笑而不语。赵琰自觉领会他大哥的意思,伸着脑袋眨了眨眼:“懂,都懂。”
赵珩:……
赵琰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铜钱大的玉佩来:“大哥,这玉石长于云梦仙山,是好东西,我打磨的时候就觉气息清明,浑身通泰。便用边角料打了快玉佩,大哥贴身佩戴着,想来可以温养身体呢。”
赵珩还带着李玄度给他的玉,那是从云梦幻境之中拿到的,上面刻着巫族的符咒,可保平安。巫族的东西总是很有灵性。
“好,大哥收着了。”赵珩心里已有了主意。
赵琰不大好意思的说:“剩下一点角料我给师姐打了对儿耳饰……”
赵珩调笑道:“还没成亲就知道疼媳妇儿了。”
“大哥……”他脸颊又红了。
……
白氏做生意从不局限于某地,白氏子弟经商都有着眼天下的头脑。赵琰是白商手把手带出来的,眼光格局更要广大。
他这趟来也不光是送粮的,他经手粮草买卖有些日子了,对如今各处战局也有自己的考量。这些日子虽大部分时间都在陇西,但也叫底下人关注着各地的粮草买卖,还真叫他摸着条道。
吃过晚饭,赵琰便和赵珩去了中军大帐。
“……淮阳楚司珏杀性重,自打立楚国后,无一日不在征战,淮阳周边大小贵族给他收割了个一干二净。有幸我师父狠下心肠将白氏分了家,虽产业遭受重创,但总算我们嫡系一脉脱离了九江。余下族人倒戈楚司珏,只是不复白氏鼎盛之初,楚司珏对白氏族人也未见得有多少礼遇。眼下他欲渡江收割江南,奈何焦灼于昌州城,半年来不见有丝毫进展。”
“昌州城乃贯通南北之要塞,四通八达,自古繁华不亚于国都。如此重城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城池防御也非比寻常。”赵珩道:“墨氏控江南,且墨家主答应我们不效仿门阀自立,如今元煦主持变法,墨氏也表态归附大周。如此一来,昌州城便陷入了被动。”
他指着地图说:“虽然昌州是大城,但城内八成供需皆来源江南,自水路输送。且城内大多商贾皆为江南人士,家眷悉在江南。所以无论如何,昌州城都会依附大周。”
“正是这个理。”赵琰掐着指头给他大哥算了笔账:“楚司珏这人偏执,他想做到的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在所不惜。围攻昌州城半年有余,粮草消耗不计其数。他身边有个谋士名唤周狸,此人善谋略。楚司珏本欲强加赋税于百姓,但周狸不赞成,他怕百姓心生怨恨,使淮阳根基不稳。所以这阵子他一直差遣手下往各处买粮。”
赵珩目光一凝,深深的看了眼赵琰。
赵琰迎上他大哥的视线,压低了声音道:“大哥前次来信不是问过我能吃下多少粮么?”他点着地图上的昌州城,一字一顿道:“我吃不下的,他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