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行医在三国(128)

作者:向晚鲤鱼疯 时间:2021-03-02 10:19 标签: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朝堂之上 成长

  里头的学徒翻来覆去吵了一刻也没争出个所以然。
  孙尚香额角扑扑跳着,早按不住想要抽笤帚扫人的心,等了半会不见李隐舟来,忍不住肃下声音:“吵什么,等李先生来不就知道了?”
  一句话将沸水泼冷。
  不甘不愿的眼神在空中继续无声地争辩。
  满堂寂寂中,却听一人冷不丁地出声:“为何一定要等李先生?”
  孙尚香按着眉:“他师承张机先生,对时疫广有所学。”
  那少年却并不服气:“先生这话不然,李先生乃是张仲景的徒弟,足见张公才学在其之上,那他一辈子便要听从张公的话么?孔夫子有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同李先生看的是同一本《伤寒杂病论》,为何我们的见解就一定不如李先生呢?只偏信他一人的话,却丝毫不听我们的声音,未免太失偏颇了吧!”
  你们才看了几天《伤寒杂病论》!
  孙尚香眼皮一掀,眉梢便微微扬起,目光顺着屋角环顾一圈,落定在一个昂着下巴、满脸不服的少年身上。
  其余诸人见此情态,皆跟哑巴了似的,死磕着地面,不抬头,不说话,非要从平整的地板上挖出二两黄金。
  听到这里,李隐舟问:“这少年是谁?”
  “是新来的,叫做董中。”这人答道,“听说他是候官县人,家里也是世代做官的,因非得习医,几乎没被他父亲打断腿,这才远远逃来吴地求学。”
  李隐舟点一点头,便把那道紧闭的门推开。
  冷风冷雨顿时卷进堂内,溅在人的面颊上,激起一层寒意。
  董中拧眉看了这传说中的李先生一眼,倒略有些吃惊,原来这人这么年轻,瞧着也轻飘飘的。
  那他还有什么谱可以摆?指不定是借了张先生的本事,给自己挣个名头罢了!不然以其当时十数少年,怎可能想出那些石破天惊的办法?
  他梗着脖子没有动。
  李隐舟却迈步从他身边擦过,一面俯首查看那孩子的病情,一面给孙尚香递了个消火的眼神。
  和小孩子置什么气。
  孙尚香抱着膝叹息,她哪里是生气,她是被气。
  片刻,才听李隐舟道:“董中说的有理,问道只有先后,没有高低,既然有想法,不妨说出来。”
  他这话说得和煦,似清风拂露,将方才那冷飕飕的气氛化开几分。
  董中没想他还算阔达,也不客气地答话:“此病绝非痘疹,而是寒疫。张机先生书上论及,痘疹多发于面颊、四肢,极少出现在躯干上,而寒疫恰相反,正以心口辐辏发散。此儿高热不下,遍布红疹,值寒邪大作,正如《素问篇》言,‘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可见其为寒疫,而绝不是痘疹。”
  只短短一席话便引了两本经典,且说得头头是道,难怪有胆气和孙尚香叫板。
  垂首肃立的众学徒暗暗露出钦佩之色。
  孙尚香听着这话,脸上的气恼却消下,反勾起几丝淡淡笑意。
  李隐舟悄悄给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董中却瞧见了,不由拔高了声音:“先生又有何高见?”
  “高见没有。”李隐舟平平看着他,“倒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二。”
  董中半信半疑地回视他:“请问。”
  李隐舟便问:“所谓寒疫,发其骤然,还是和缓?热后几日出疹?热时病人当是昏聩还是清醒?”
  董中原想着他会拷问辩症之法,早就将寒疫六经说在脑海里捋了一通准备侃侃道来,却没想到竟问起这些细枝末节,一时之间愣了神色。
  可仔细在肠肚里搜刮一遍,也未曾找到一星半点的记载。
  这岂不是刻意刁难?
  他纠结的目光落在李隐舟身上,好一会,才讪讪道:“书上没写。”又想起什么一般,不服气地逼视回去:“请先生赐教。”
  包括孙尚香在内的所有人皆竖起耳朵准备听李隐舟自己如何作答。
  而下一刻,便听他道:“起病缓和,七日见疹,病入脑府,自然神昏。”
  他的目光淡淡落下。
  分明和董中是比肩的身量,可话一出口他的眼神却似蓦地拔高了许多,居高临下环视一圈,用淡而冷的声音点破空气中弥漫的无措。
  “此子神情清醒,未必就是寒疫。”
  董中的神色一变,忍不住弯腰垂问那老太方才李隐舟所问的三个问题,得到答案后,本就有些挂不住的脸色更耷拉了几分。
  李隐舟只瞟他一眼:“如何?”
  “她说病儿一夜起病,骤然惊热,出疹也只是三四日后的事情,的确……”董中声音小了些,硬着头皮继续说完,“和先生所言一致,不是寒疫,某失言了。”
  说罢,却也不低头,仍眼神晶亮地盯着他,等他给出一个令人心服口服的答案。
  能承认自己的错处,错后依然肯学,倒也不是无可救药。
  李隐舟眼神深长片刻,透过凄冷的风雨遥望北川,心头并不得意或失望,只想当初张机耐着脾性一点点雕琢他这块顽石的时候,是否也是同样的心情。
  暮色深寒,雨将斜晖渲成烂漫的虹,在灰蒙天际的一角,落上华彩。
  他转回目光,平平道:“此非痘疫,也非伤寒之症,而是温毒发斑。”
  而在遥远的回忆中,它则有个更出名的学名——
  斑疹伤寒。
  作者有话要说:  补昨晚上更新,值班差点通宵就没写,今天先补上,今天的更新肯定很阴间时间


第100章
  此言一出, 四下皆默。
  痘疹与寒疫皆是常见的时疫,可温毒发斑却是闻所未闻。
  在这个人口稀缺的时代,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仅局限于几种赫赫有名的烈性疾病,譬如霍乱、伤寒、天花。而斑疹伤寒这样散在出现、较少爆发的疾病则记载寥寥, 误诊尤多。
  理由是残酷的, 在时疫中首先被感染的往往是抵抗力低下的老弱病残, 和十里之外的乡亲相比, 他们与死亡的距离更近一些。
  病菌尚未来得及传播,宿主就已经身亡,从而难以形成大面积的流行。
  自然怀一种残酷的仁慈, 精心拨算人间每一次生老病死。
  一应沉默中, 董中忍不住问:“敢问先生辨证何解?”
  李隐舟指着病儿胸口的斑疹,答他:“温毒入肺胃,经三焦, 波及营血, 发于肌肤则成斑疹,与寒疫相去甚远。”
  尽管和伤寒叠了两个字, 斑疹伤寒却是一种与其毫不相关的疾病,两者皆出红疹, 在门外汉看来也就差不太多, 没个十几年临床经验的确很难一眼分清。
  这少年虽有纸上谈兵的嫌疑, 但看得出下了苦功, 短短几日就将厚厚一本《伤寒杂病论》倒背如流, 更不用怀疑他背后将《黄帝内经》翻了多少次。
  年少轻狂, 却也热忱。
  既然已经敲打过了,李隐舟便收回淡漠的眼神,反接着肃重地问:“病理通达, 眼下你认为该如何解?”
  董中见他既通晓症状,又对辨证信手拈来,这一刻才算真正心服口服,也不管丢脸不丢脸,立即抓住机会与之攀谈。
  “既是温症,学生以为当以银花、连翘解毒辛凉解肌,以清营汤解毒养阴。一旦病邪去除,症状自然便解开了。”
  这就改口称学生,还挺会顺杆上爬。
  说得倒也有模有样。
  李隐舟不置可否地微颔首,能想到这个程度已算可圈可点,自己在这个年纪也未必能交出更好的答案。
  但以先生的身份,却得教点书上没有的东西。
  淡薄的天光透过雨雾倾洒进来,在他隽逸的眉眼洒上一层柔和的霞光,看上去竟像添了抹笑意。李隐舟目光一转,只道:“先收拾间小屋,将病人隔开。”
  余下学徒忙不迭应声而动。
  他便孤身折回后院。
  董中长呵一口气,后知后觉地明白李先生这番敲打的目的——这是告诉他们纸上得来不如躬行,他们的体悟缺了火候的磨砺。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行医在三国

上一篇:丹霄万里

下一篇:朕怀了前世叛将的崽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