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122)
顾衍笑笑,没有再接话。大家倒是打开了话匣子,说,“不过确实应该反应反应,咱们这徭役往年都是在家附近干,现在国家大了服个徭役都要走好几个月,再加上徭役时间,这一趟就要将近一年。两年就要来这么一回,任谁都受不了吧!”
“就是,要是再走远点和流放有什么区别。”
周围的人听到这个话题,立刻七嘴八舌的开始抱怨。顾衍默默将这件事记在心里,然后悄悄地离开了。
刘季从把顾衍带到他们的队伍边后,就头图观察顾衍。发现他不过是往人堆里一扎,然后也不太说话,就是在听他们闲谈,刘季把自己的同乡周勃拉过来,低声说,“刚刚和我回来那个,我总觉得不像一般人。”
周勃环顾了一下,找了找顾衍的所在后摸着下巴说,“看上去确实,不过皇帝不是就在这附近驻扎吗?说不定是哪家公子出来走动呢!”所以遇上些贵族也不是很奇怪的事。
“嗯,能随便许诺咱们三天的口粮的异乡人,肯定不是什么平常人家。”刘季回想了一下刚刚自己应该没说什么大不敬的话,放心的笑了笑说,“拿到三天饱饭,只要省着点吃就能撑到下个乡了。”到了下个乡,就能拿到分配给他们的粮食了。
周勃也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顾衍等到韩徒把粮食送来,然后就离开了,也没有管刘季他们。他是大秦的左相,真的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必要和一个亭长计较什么。
晚上回到驻地,顾衍和嬴政谈起白天的事情,他笑着说,“百姓们说得对,如此长距离的徭役确是不妥。大秦境内又不是没人了,何必要从太过遥远的地方征调民夫呢?”
“国家刚刚安定很多地方都需要建设,征调人手在所难免。”嬴政敲了敲案几,思考道,“可以将徭役按户籍所在分配,只要保证在郡内就可。”不出郡,也能让百姓稍微有些心里安慰。
顾衍想了想,“其实只要安排合理,百姓们即使不离开家乡也不会耽误徭役。”然后他用修路打比方说,“修官道也不需要一口气征发那么多徭役,只要让工部设计好,将官道分成很多段,让当地县令负责监督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道路修建,这样也可以节省修建时间。”至于其他的和皇室有关的营建,有专门的少府负责,也不需要过多的徭役。
嬴政点点头,“这事先生自己处理吧,最后给朕一个结果就行。”
“诺。”
顾衍微微躬身一拜,将这个工作应下来。
两人又随口谈了谈一路上的见闻后,顾衍忽然笑着说,“臣今日还遇到了沛县泗水亭长。”剩下的就没有多说了。
嬴政冷笑了一声,“朕不会怕一个亭长,大秦将士们也不会怕那群宵小。我大秦的万里江山,他们有胆子自可来取。”至于能不能取到,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第109章
顾衍敛目颔首,将自己的情绪全部收拢。他和嬴政的看法是一样的,虽然他和嬴政都知道刘季的身份,如果历史不是被他俩改变了的话,刘季甚至会成为一个数百年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这和如今没有任何关系。
他有自信面对任何的风雨,他相信嬴政同样有这个自信。他们可能不会将大秦推上最高峰,但是如今所作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如今刘季没有资格让他们过度关注,也没这个必要。
两人随口聊了聊,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此次去泰山朕还想再向东走走,看看海。”嬴政忽然说,然后笑了出来,“吕相给寡人看了他从西域带回来的地图,海洋那边也有国家,先生诓骗不了朕了。”
“臣何时诓骗过陛下?”顾衍装傻道,心里琢磨着嬴政这话的可靠性。要是他只是套自己话,自己就老老实实把知道的都告诉他,那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乱子呢。
嬴政哼笑了一下,见顾衍不上当也没放弃。他转而说,“琅琊、济北、东海、胶东四郡长于造船,朕有意派船出海探寻诸国。”
既然要探寻,自然是要亲自去考察一下造船厂,看看实际水平的。这个想法自从他见过琅琊和济北两郡合送给他的那个宝船后,就产生了。既然能造出那样精美的船只,造远洋船应该也不在话下吧!
顾衍揉了揉额头,他就知道!嬴政突然想去泰山,还要东巡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震慑诸郡,他还想派船出行。
顾衍甚至现在就想拿出算筹给他算账,忍了忍又叹了口气,“陛下想出海干什么呢?”总不能是找海外仙山吧!
“多了解一些未知?”嬴政用不确定的语气和顾衍说,其实他也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探索的感觉确实让人着迷。尤其是他看过吕不韦带回来的关于西域的笔记后。
顾衍理解的点点头,就和未来人类的乐此不疲的探索宇宙一样,对于现在的嬴政来说大海就代表着未知。
他没有说可行,也没有说不可行。毕竟派人出海的话,还要筹备很长一段时间,这不是他一句话就能承诺的。
本身派吕不韦出使西域的目的就不纯,顾衍和嬴政都是抱着让他死在异国的想法下达的命令,所以当时的准备相当草率,除了粮食、财物和一些随性的军队外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准备。但是如果嬴政希望能够探索海外,当然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从各种技术支撑到物资准备,人才的培养,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做成的。
他将这些话咽下去,然后笑着说,“那就先看看造船厂吧。”他对如今的造船能力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近海的船和远洋用的船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嬴政是对的,还是先看看才好。
张苍和耿寿昌(1)重新编了数学教材,在经过订正后已经开始使用。里面有一章《重差》就是用三角法计算高远深广问题,稍加改变就能作为计算海上距离的理论基础(2)。但是其他的航海仪器还需要研制。
他一边想,一边琢磨着怎么做个十几年的计划。而且,耿寿昌又不能整天在太学研究数学,他还是民部农司的司农中丞,负责常平仓(3),研究数学和天文只是个人兴趣使然,总不能让他放下手头工作吧!
“人手问题也需要解决。”嬴政也考虑到这一点,他想了想说,“如果国库调不出钱,就先拿朕的私库设立一个专门的经费培养人才,做基本的工作。等到能腾出空余来,再调拨经费就行。”
“诺。”
顾衍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因为不需要建新的宫殿,如今也只有皇陵和咸阳宫的修缮这两个工程,所以皇帝的私库还算宽裕。嬴政并不是太贪图享乐的人,因为每年都要专门的经费调拨给皇帝私库,所以顾衍合理怀疑嬴政现在比大秦的国库都有钱。
两个人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后,顾衍直接提笔给咸阳留守的萧何写信,让他代为执行。
嬴政一边看他写丞相令,一边笑着问出自己多年的疑惑,“话说先生,朕一直有个问题想不通。”
“嗯?”顾衍应了一声,脑子里还想着把水池实验也添进去,嘱咐太学博士们上点心嬴政总是用这种话开头,他已经非常习惯嬴政后面会带着一些奇怪的问题。嘴上应着,心里还在想着别的政策。
果然,嬴政直接无视顾衍的心不在焉接着说,“现在想来,我们总是面对非常突发的问题,各种天灾是根本不可预知的,但是先生好像每一次都胸有成竹。难道先生真的可以预知未来?”不论他说什么,顾衍都能很快的做出决断并且设计出执行方案。
“啊——”顾衍将丞相令写完收好,抬头说,“只是一些准备。”
“准备?”嬴政巧巧案几,这是他被顾衍影响养成的习惯。
“陛下,不得不说我们只能接受一个事实。”顾衍笑着整理好政令,然后坐直身子温和的说,“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确定当中。不论是天灾还是其实都是无法预知的,臣能做的只不过不断地猜测有什么样的灾祸,并且做好迎接它的准备。”每一个他能想到的意外和灾祸,在丞相府都要相应的预案。这是很多年前,嬴政无视他的劝阻,争取改革,破坏稳定的时候顾衍做出的保险措施——如果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而破坏了百姓数千年如一日的生活,并且带来危机的话,他会是国家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