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穿越](43)
考篮里的食物和水都被一一查看,好在试卷纸张有贡院发放,秋羲只用但笔墨和砚台,不然这么一检查,保不齐纸张就容易被损毁。
这一趟搜身检查得比过安检还仔细,搜子连鞋都让秋羲脱下来看过,还好现在是六月,天气热穿得少,不然非得感染风寒不可。
难怪他师父一直不同意柳郁参加科举,春闱在二月,柳郁要是脱得只剩这么点在寒风里晾这么久,非得旧疾发作不可。
院试有秀才和童生同时参加,不过两方的考题略有不同。
大齐的秀才三年有两次院试,但若第一次院试通过,则三年只需参加这一次,若未通过,则需参加第二次,通过后才能获得乡试资格。
柳郁恰好是上一次院试在京城考取的秀才功名,所以才会来清州府找他外祖父调理身子,一直住到现在都还未回京城。
秋羲心知柳郁只有今年身体大好些明年才能坚持完春闱,难免有些担忧,又恼自己不能提前拿到系统的妙手回春丹给柳郁把病治好。
乡试在八月,从清州府到京城,快的话也要半月时间,秋羲算了算,柳郁最迟七月初就会启程回京。
也不知到时候他身体怎么样了。
秋羲正想着,搜子就告诉他检查完了,递给他一只照入笺和一方小册子便让他离开隔间。
小册子上写着两场程式,相当于考试流程指南,告诉考生在考场要做些什么,每场考试有哪些内容,几时发卷,几时收卷等等。
秋羲出了隔间,发现徐弓四人已经在等着了,五人便一同去第二道门处是廪生指认作保的考生之处。
他们五个跟负责的官吏说出提前找好的廪生姓名后,官吏便将对应的廪生请出与他们互相指认,确认他们五人身份真实可信后,这才将他们放行。
出了第二道门就是贡院龙门,龙门内便是考试之处。
五人来到龙门前,门两边站着检查照入笺的守卫。
秋羲交出自己的照入笺后,便按照守卫的指示在旁边桌上的竹筒内抽取一只竹签,只见竹签上写着“甲壹”二字,表示他抽中的考试位置在甲字号筒的壹号舍。
五人抽取的考试位置各不相同,一同走过长长的号巷后便分开寻找各自的位置。
秋羲是甲字壹号,明晃晃的位置应该在最前面,他快步向内走,一直走到最靠近主考官座位的地方,才在下方不远处找到甲字号筒。
抬眼望去,一个号筒内排着好几十个狭窄的号舍,一间号舍还不足他的臂展款,就连伸个懒腰都展不开手臂。
他所在的号筒是第一排,也在贡院最靠墙的位置,后面还有一个枝繁叶茂的大树遮阴,凉爽倒是凉爽些,就是光线被前方的号筒和这棵树挡住了。他一会儿只能快些答题了,不然时间长了非得眼花不可。
秋羲一边想着一边坐进号舍,号舍的板凳就是一张宽大的木板,正好可以搭在号舍两边墙壁的凸起物上,多余的地方可以用来放考篮,免得占用考桌的位置影响考生写字。
考桌也是一张和板凳差不多的木板,秋羲取来放在墙边的木板将其搭在高一些的那两处墙壁凸起物上,末了又在木板上吹一下,见没有什么灰尘才作罢。
周围号舍陆陆续续坐进考生,等到天光大亮,秋羲就见那位主考官终于带着其他官员坐到上方的监考位上。
一席场面话后,主考官朝下方的官吏点点头。
秋羲只听哐当一声锣响,院试正场终于要开始了。
第36章
院试的试卷由贡院统一派发,秋羲双手从官吏手中接过递来的试卷。
他垂眸一看,这试卷还是折叠式的,展开后竟然长约三尺有余,秋羲在心里粗略一换算,这张试卷光是长度就有一百一十厘米左右。
试卷的封面印有“清州府院试”五个大字,秋羲笑了笑,提笔在下方空处用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端正写下“清州府清阳县县学童生秋羲”。
秋羲翻开翻开封面,试卷的作题内文便展现在眼前。
一个个大小统一的楷书文字竖排陈列在试卷纸上,从右往左一列列延展开,字与字之间没有句读,仅有段与段之间分列留出的空白。
秋羲又看了看试卷边沿处的边栏,墨印的边栏四角衔接得浑然一体,边栏内的文字颜色深浅如一,想来是用雕版印刷做出的试卷。
也对,大齐院试正场考的是贴经,而且是笔答,题目是从经典中选取片段,再去掉其中的部分留出空白让考生作答,说白了就是和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
每每都是院试之前,主考官提前选摘好当次院试要考校的经典内容,抹去需要考生填写的部分后交由专门的司局印刷试卷。
而大齐院试正场考的全是填空题,光试卷就有三尺长,里面的文字数量多,需要的考卷数量也多,不管是用手抄还是用活字印刷都易出错,反倒是直接用雕版印刷来得更严谨,规避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秋羲以前考试用的试卷可都是打印机打印的,几秒就能出货,第一次用上雕版试卷还有些新奇,总有一种等会儿要在古董上题字留名的兴奋感。
他有拈起试卷的一角摩挲片刻,发现试卷纸张和他平时在县学里用的大差不差,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只是纸张看着比牛家做出的第二批稻草纸要黄得多,想来应当是黄麻纸。黄麻纸是白麻纸制成的,有驱虫作用,而考生的院试试卷是需要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档的,用这种纸倒也说得通。
秋羲正想着以后也给稻草纸加点什么附加效果做出更多新产品,就听铜锣在不远处连响三声。
“考生开始作答,日落时停笔收卷!”
秋羲提笔前扫了一眼整张试卷,总共一百五十六道题,其中四书相关的题目有五十六道,五经相关的刚好一百道。
而五经相关的题目又以《春秋》为最多,这本经典刚好五经中最难的。《春秋》记史,其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不知凡几,普通学子遇上极易出错。
而大齐的院试贴经不止考四书五经的本经,还会涉及这些经典的各种注疏传笺等等,比如秋羲面前这张试卷的第三题就出自“春秋三传”中的《春秋左氏传》。
不过这对能过目不忘的秋羲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老早就把四书五经和他能拿到的各种注疏全看过且记下了,要真遇上他没看过的,那也是没办法了。
秋羲估摸了一下,他差不多一个时辰就能写完,按两场程式上写的,辰时中考生开始作答,所以现在是早上八点,那他基本巳时中也就是十点的样子能完成答题。
于是秋羲提笔开始疾书。
日头渐渐升高,等秋羲收笔时,总共才花了不到一个时辰,于是他又回到卷头将整张试卷重新检查一遍,见没有错漏才终于将试卷叠好放在桌案的一边。
秋羲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和脖颈,又抬袖擦了擦额头浸出的汗水,刚才答题太专注,他都没注意到自己已经热得汗流浃背。
号舍本来就狭窄,贡院里的号舍排布又密集,他甚至能清楚地听到隔壁号舍传来的纸笔摩擦声。
周围的空气在烈日蒸腾下格外闷热,秋羲将板凳上的考篮拎到桌案上,从里面取出一只竹筒揭开,微微仰头喝下一口酸酸甜甜蜂蜜柠檬茶。
酸甜的茶水下肚,暑气消了不少,秋羲终于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今日因为考试秋羲起了个大早,早饭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多时辰,他早就腹中空空。
秋羲放下竹筒后索性把竹篮里的食盒也拿出来,现在吃午饭一会儿就可以直接睡到贡院开门。
食盒开盖后,只见里面的糕点全部碎成渣,都是之前在考场外搜身时搜子掰开的,为的是检查有没有考生在食物里夹带纸条。
还好赵子升这个吃货有经验,提前给他们准备了汤匙。秋羲摇摇头,拿起汤匙一勺一勺地舀点心渣吃。
糕点是在客栈里直接买的,味道肯定不如醉鲜楼的,更比不上于娘子的手艺,食盒里又有好几样糕点的碎渣混在一起,咸的甜的成了大杂烩。
还好秋羲没有挑食的毛病,换成柳郁估计是挨饿也不愿意多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