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172)

作者:积羽成扇 时间:2020-04-28 08:50 标签:强强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人这一生,除了所谓的理想与抱负,还有各种欲望与感情。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适应环境,对抗各种恶劣条件,何尝不是“逆命而为”?同样是逆命,难道郭嘉、荀彧他们的命运就不能被更改吗?
  说他不自量力也好,自以为是也罢,他确实想为自己的私心,改变他们在历史上的结局。
  他不但要捞,还要每个都捞。戏志才与祢衡的成功存活给了崔颂信心,所谓的历史不仅存在必然,还有各种偶然。
  早已下定决心的崔颂一边做着更充分的准备,一边完善已经推演了无数遍的计划。
  他亦不曾因私忘公。自灵帝死,九州几次大旱,黎民相食。为了防治旱涝,最大限度地减少旱涝带来的影响,崔颂废寝忘食地研究各地地形,翻阅水利、水治相关书籍,因地制宜列出不同的水利建设方案,送到曹操手中。
  曹操惜其才,欲提拔官职,被崔颂婉拒。
  说到底,他对高官厚禄并无特别的兴趣,如今的这个职位,恰好能让他一展所长,又何必调职呢?
  曹操相信崔颂的能力,便随他折腾,自己则把注意力转向军事。
  他想打刘表,被荀彧劝止。
  荀彧认为,袁军初逢大败,士气低落,内部又混乱,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宜趁他病要他命,何必管刘表一个“坐谈客”?
  曹操纳谏,挥军北上,把袁军主力打得落花流水。
  没过多久,袁绍因为心病难解,呕血身亡。
  因为袁绍生前偏爱幼子,又为了培养其他儿子而让他们各据一州,袁绍一死,他的几个儿子相互攻伐,袁绍残留下来的势力立即四分五裂。
  至此,曾经强大无匹的袁氏,再不具备威胁之力。
  此时正是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趁着曹操还未班师回朝,皇帝刘协召来留守许都的荀彧……陪他下棋。
  荀彧始终谦谨恭敬,不曾直视圣颜。
  刘协吃去荀彧的一大片棋子,淡淡道:
  “尚书令,你未尽心。”
  荀彧捻棋的手一顿,迟迟没有落下。
  未尽心。
  是指对弈未尽心,还是……侍君未尽其心?
  荀彧心神凝重。
  停滞的棋子,最终还是落下。
  “请陛下恕罪。”
  刘协将吃掉的白子一颗颗地放进荀彧眼前的棋盒中,似漫不经意地道:
  “尚书令,你与旁人不同。”
  荀彧只谦然一笑,未应下此言。
  刘协缓缓道:“首阳采薇,何曾得见?”
  荀彧长睫一颤,深深拜下。
  首阳采薇的典故,乃出自当朝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
  相传,周王灭了商朝,有两位商朝的旧臣感念商王的恩德,不愿向周朝效忠,就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齐齐饿死。
  这两位商朝旧臣,名为伯夷、叔齐,后人常用此典故象征守气节、不惧生死之人。
  刘协此言,已坦然露骨,几近当面质问他是否为汉朝忠臣。
  荀彧不得不拜。
  “为人臣子,自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1]’。”
  听到想要听的话,刘协眉眼微松,亲自将荀彧扶起。
  “尚书令请起。”
  荀彧依言起身,仍低垂着头,谦和恭谨,与一个时辰前别无二致。
  刘协让人送荀彧出宫,在荀彧即将离开的前一刻,低声用只有他们二人听得见的声音说道:
  “希望尚书令,今后亦能记得今日之言。”
  荀彧走出宫门,面色未改。
  刚抵达家门,就被门房告知有老友来访,正在正厅等他。
  荀彧第一时间便猜到门房口中的老友指的是谁。
  其余相识之人已随军出征,留在许都的老友,便只剩下那一人。
  荀彧不及换衣,只褪下谒见圣颜时穿的正装外袍,便匆匆赶往正厅。
  一进门,果然见到崔颂正坐在一侧,举手和他打着招呼:
  “今日欲拉文若痛饮一杯,文若以为如何?”
  内心因刘协那番言论而微起的震荡余波,被崔颂的这句话缓缓抚平。
  荀彧在崔颂对面坐下,提起崔颂带来的酒壶,为两人各斟了一杯。
  “正有此意。”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上表天子,欲封荀彧为万岁亭侯,荀彧辞而未受。
  曹操给荀彧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再次为其上表,这次荀彧没有再推拒。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打败袁尚,任冀州牧。
  此时董昭向曹操进言,按照古代的划分重置九州,曹操有所意动,被荀彧反对制止。
  此时荀彧已意识到些许苗头,心知刘协的担心并非无的放矢,心情日渐沉重。
  而曹操亦察觉到荀彧的些许想法,但他仍重用之,不曾有任何轻慢。
  他决定将据点迁到冀州的邺城,不管一部分群臣如何反对,他也坚持己见。
  曹操在邺城布置政行,有一日忽然问郭嘉:
  “荀文若为汉臣,我非汉臣乎?”
  旁边亲信皆冷汗涔涔,唯独郭嘉岿然不动。
  “主公何扰?如今尚为大汉之天下,我等皆为汉臣,何须分辨?”
  曹操哈哈大笑,不再提及此事。
  正在曹操霸业上春风得意,个人情感上略有些不如意的时候,他的老朋友许攸来替他“排忧解难”。
  许攸一见到他,就拍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道:“孟德,看看这邺城,没有我,你进不来啊。”
  曹操及其亲信:……
  曹操正烦心荀彧的事,闻言皮笑肉不笑道:“正是,子远之功劳,我怎会忘记?”
  他不想暴露昔日之谋,叫人找了许多珠宝、美人,丢去许攸府上,让他闭嘴。
  没过多久,许攸又跑了过来:“我听到有人说,官渡之战,荀公达(荀攸)与崔子琮(崔颂)功不可没。这可真没道理,如果没有我,孟德如何取得最终的胜利?”
  曹操正研究着朝中的异动,没空理会许攸,闻言,心里对他甚为厌恶,摆摆手敷衍道:“我自不会忘了子远之功劳。”
  于是给许攸丢了个官职,试图让他闭嘴。
  过了几日,曹操设宴宴请功臣。许攸在其列,见曹操给众人敬酒,却未第一个提到自己,心中略有不足。
  趁着曹操一语落下,还未有人接话,他率先举起酒,对着曹操道:
  “这杯酒,孟德当先以敬我。没有我,你如何能打败袁绍、占领邺城?”
  知情的众人表情变得十分奇怪。
  许攸一无所觉,因为“大功劳”而有些飘飘然,麻痹了心智的他,只觉得曹操并没有对他的“功劳”放在心中,只好一次次地反复提醒。
  ——曹阿瞒,你没有我许攸,如何有得今天?不早成了丧家之犬了吗?
  曹操见他行事如此,脸色一沉。
  作者有话要说:  [1]共10字出自《三国演义》。


第152章 侄儿
  许攸以谋逆罪被诛。消息传来的时候, 荀彧正与崔颂商讨民利公事。
  待问明白前因后果, 荀彧久久未言。
  那一日, 得知荀彧忽然被圣上召入宫中,崔颂隐约地察觉到其中的暗流。他立即拎了一壶酒,在荀彧家中等候。
  荀彧归来后,虽面色与平日无殊, 但以崔颂对荀彧的了解, 他能察觉到荀彧藏在平静表象下的重重心事。
  不管曹操是“初心已改”,随着霸业的渐成而动摇了匡扶汉室的志;还是“野心初显”, 从一开始就有了不臣之心,直到此刻才逐渐流露——他与荀彧之间,已然多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裂痕。
  若二人维持现状, 不去触碰那道裂痕,或许还能保持表面的平和与宁静, 延续主臣之谊。
  反之,一旦有人拿锤子在上方轻轻敲打, 细小纹路便会不断扩散,直至将二人四分五裂。
  而这拿着锤子、顺着裂纹敲打的人, 正是汉帝刘协。
  对于刘协这位末朝皇帝,崔颂有过好奇, 有过同情,却从未起过效死之心。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