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207)
节后有封赏来,就纯属正常。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他们家跟林庚已经达成隐秘合作,大事不提,真有危机,林庚会预警。
越是想,谢星珩越是觉得此次是好事。
他以此事为重,又带着何义归从后门出去,径自回家,跟两个岳父见面说过后,家里先做准备,谢星珩又带着何义归去看领养活动。
一天忙完,晚上谢星珩见了江知与,才又跟他说了一遍。
时间太短,再做准备来不及,既然这样,就安心过日子好了。
家里摆酒,给何义归接风洗尘,席间热闹,两地的信息做交流,报喜不报忧。
饭后拆信看,他们才知道京城镖局的详细情况。
里面附带的药田种植经验和药虫养殖经验,对他们来说,非常宝贵。
江知与问:“庄上还好吗?缺银子吗?”
何义归说:“今年还好,总算不用贴补。”
他便知道,何家是往里面贴了银子的。
江知与看了眼父亲和爹爹,见他们没有插话,还对他点点头,知道他可以做主,就垂眸思索开。
京城镖局是父亲一手置办的产业,何镖头是任命做管事,实际产业还是江家的。
镖局都有分红,主要得利的是两个当家的。何家是京城镖局的管事,占了两股。
这些贴补,两家可以根据比例来分,不用大方兜揽,实事求是就够。
镖局退居种地以后,大方向的法子,甚至做红薯粉的方式,都是谢星珩给的,能算主家扶持。
可那么大个摊子,尤其是药田、药虫的种植养殖,何家夫夫费心费力,他们不能全占了。
产业之外,还有人情。
江知与便把这一处的利,重新划分,五五分账。
他独立出来做生意,才知道钱难挣,也对银子的购买力有了清晰认知。多年花钱习惯不改,会省钱了,但对自家兄弟,一如父亲的豪迈,他很舍得。
何义归此次过来,父亲跟爹爹都有说过这事,他们合计过开销,原想跟江承海商量,看能不能四六分,他们四,江家六。没想到江知与能如此大气。
何义归看江家没人反对,他便也同意了。
药虫相对稳定,但能增加种类。药田还要一季季的尝试。两样都要花钱,分红比例更大,两家出资也同理,他们家多费心,能弥补一些。
这事过后,何义归也看两个小宝。
他在年轻一辈里声名响亮,武艺好,有胆魄,跟着郭先生学过文理,智勇双全又有狠劲。江承海着力培养他,等何家夫夫退下,京城那摊子事,就是何义归当家了。
但他这人常常冷着张脸,很有距离感。
逗崽崽时,努力笑着,也跟黑脸阎罗似的。
天玑宝宝有对危险的直觉,何义归没表现出敌意,他都怕怕的,两手抱着六面鼓,小手用力,手指都压出折痕了,很是警惕。
锦鲤宝宝性情温顺,不怕生。何义归对他笑,他也对何义归笑,笑得甜甜的。
何义归成亲早,也有孩子,表情虽不够亲和,正经逗孩子,却能让宝宝乐呵。
玩了两轮,天玑宝宝也给他面子,跟他啊啊呜呜。
等崽崽困了,大人们也散场。
何义归在客房留宿,要在丰州多待几天,次日起,先跟着谢星珩看逛小集,也陪着他下乡。
谢星珩年前就有下乡看看的计划,有他陪同正好。
此番下乡,是了解丰州的民情和特产。
他要再做二次开发,看看有没有能利好百姓的营生。
因地制宜,带他们从他们擅长的事物上入手挣钱,好过一家农庄拖着整个县城。
还是老话,百姓们要先富裕起来,饼子盘大了,大家口袋里的银子才会多。
带着何义归一起,也能给他开阔思路。
农业大有可为,红薯粉只是一时之计,如果紧跟着无法做花生油,那可以从其他地方入手。
农产品经过加工,才会值钱。原样售卖,略等于贱卖。是挣不到银子的。
任何农庄都少不了佃户,江家农庄能有如此规模,主要原因是原本的佃户,就能覆盖所有农田。后来安家的枫江百姓又能填补工厂空缺。
京城农庄无法兼顾所有,归根结底还是人员太少。
种田的事,他们完全可以分派出去。自家兄弟,坚守技术岗。
否则药田跟药虫这两块地方,可能要磨个十年八年才能成事。
人手跟银钱足够,他们可以去别的药商那里挖人,再来多块药田、多种药虫同期试培育,效率提高,这个事业才会被人看好。
拖个十年八年,霍家指不定都倒了。这时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往后谁还看得上?
何义归记下了,也学着谢星珩,弄了个随身本。
毛笔在这时不方便用,他也是用纸条绑个碳条开始写,字迹歪扭,能认清便成。
这头看完,江知与又领着他去糖厂。
糖厂是新起的,有了之前的厂区做参考,是经验丰富以后的产物,整体格局更加舒适大气,利于生产。
这个样式也能给京城农庄做参考,往后规模大了,盖厂子时,可以照着糖厂的布局来。
农场品多样,可以一个厂子,多个作坊。这样不浪费场地,人员也相对集中,好管理。
他们连番忙碌数日,丰州等来了第二个客人,南地镖局的当家赵大宇。
赵大宇来得巧,进城碰上了一队人马,老远就有浓郁的香料味飘来,外面骑马走着的人有普通小兵和锦衣卫,还有数个做太监打扮的年轻人。
百姓让官,他跟着退让。
因手里牵着马,他站至路边后,还感觉到了多股视线在他身上停留。
上陵府剿盐帮一事还历历在目,赵大宇心神发紧,脑袋垂得更低。
等这伙人走远了,他又听见百姓们的窃窃私语。
“好像是宫里的太监?”
“废话,除了宫里,还有哪里有太监?”
“太监来丰州做什么?”
“不知道,反正上次过来是给江家封赏的。”
……
有一回封赏打底,江家这一年又办了很多利民好事,他们来了兴趣,手里活不要紧的,都先放下差事,去江府看热闹。
一路走,一路跟,他们发现这些太监,竟然真的是去江府的!
人群中,还有赵大宇。
马匹显眼,他半路看见个客栈,交钱定房,叫伙计的把马带去马厩喂食,出来小跑一段路重新跟上大部队。
太监真的来到江府,让赵大宇心脏狂跳,他又怕又是期待。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门还没敲,江家的门房就听见动静,开了一道缝隙。
前几天得知有太监会经过昌和府后,江承海怕真是来江家的,早早嘱咐过门房。
门房没闹出笑话,两腿战战,也客气答话了,然后开了大门。
这几天,门房都有两个人。
一个开门迎客,一个看见是老爷要等的人,忙跑去主院叫老爷跟主君出来。
后门里,还有几个小厮出去,分头去找谢星珩跟江知与。
家里来太监和锦衣卫了!
他们立刻放下工作,急忙忙往家里赶。
确是好消息,为封赏来。
来的人还是老熟人,是上一次来宣旨的金公公。
江承海借着上次同桌喝过酒的交情,过来攀谈,顺手塞了一包银子。
金公公笑呵呵接下,不着痕迹塞入袖袋,跟江承海连道“恭喜”。
“照着上回的规矩来,接旨领赏吧!”
江承海忙叫人准备香案,紧赶慢赶的,让谢星珩跟江知与赶上了。
一家人,以江承海为首,往后跪了一串,接旨领赏。
金公公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立新二年,昌和府丰州县商户江承海一家,以肥料治田,广济百姓,今赐‘善耕之家’匾,赏白银二百两,牛羊一百匹,粮米一百石。钦此!”
这回封赏,只有牌匾和赏赐,没有给到个人的封赏。
接完圣旨,江承海一并把牌匾和白银领了,牛羊与粮米,会就近调度,再送来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