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神棍(191)
等他睁眼,吕布却早睡饱了,正肆无忌惮地盯着他瞧。
燕清哪儿不知他想做什么?
他却只能硬下心肠,无奈提醒道:“该晚膳了,奉孝公达他们想必也等着。”
吕布虽早有预料,听得明确拒绝后,还是忍不住悲伤地叹了口气。
燕清眉心一跳,好笑道:“这次先欠着,下次多让你一次,好罢?”
虽是望梅止渴,但却出奇的有效——至少这话一出,吕布的精神气瞬间就回来了。
待俩人更衣洗漱,出了房门后,燕清习惯性地问了典韦一句:“可有人来过?”
典韦道:“回主公,郭少府醒得早,来了一趟,只开门看了一眼,见主公还睡着,便吩咐莫扰了您,先往议厅里去了。”
燕清含笑颔首:“也辛苦你了,快换了班,下去歇着罢。”
典韦赶忙应道:“喏!”
在燕清跟心腹爱将和幕僚们享用美味菜肴时,数百里外,刘康却被几个蛮子当包袱一样粗鲁地横放在马背上,往北疾驰,颠簸不停。
贵重的狐皮大氅已被扒了,只给他留了一件单薄的里衣,白嫩的面皮被夹了霜雪的冷冽寒风刮得通红,他冻得浑身发颤,腿上的伤也彻底麻木了。
听着耳边随冷风呼呼灌入的肆意嬉笑,他心里又恨又惧又悔,却愣是不敢动弹分毫。
第175章 针锋相对
要是此时此刻的刘康,能有机会得知自己都被燕清误会成那样了,定要哭天抢地地叫一顿屈不可。
他会沦落到如此境地,还得从最初的御驾亲征开始。
那主意最初是內侍青云给他出的——那犯境胡羌是因粮食短缺,方来滋扰百姓,作战能力和人数都不厉害,何不借捏着软柿子立立威去?
但凡儿郎,内心都有渴望亲手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念想,刘康又是爱想东想西的少年时期,自然就被这话给打动了。
待他兴致勃勃地召了征讨戎族多年,对战经验丰富的老将皇甫嵩来,满怀期望地提出这要求后,得到的答复,却是不假思索地拒绝。
皇甫嵩当然不肯。
没见过世面、顶多在董卓的威霸下瑟瑟发抖的內侍的话说得轻松,可塞外是至穷凶极恶之地,侵兵看着少,却各个凶蛮,骑在马背上来去如风,踪迹难寻,岂是好对付的?
就算他此番有十成把握,带上个这么个身娇体贵的小皇帝,也就跟贴身揣个烫手山芋没什么区别,麻烦得很。
皇甫嵩拒绝得不甚委婉,刘康悻悻然地由他去后,心思却活络开了。
若说他先开始,只是听青云随口一提,而萌生了一点憧憬,被拒绝之后,倒成了非去不可的执念了。
皇甫嵩这边的路已走死了,刘康便召了王允来,向他问策。
至于为什么不找卢植……他潜意识里明白,连皇甫嵩都不乐意的话,向来谨慎的卢植,就更不可能同意了。
结果,还真叫刘康问对人了。
王允非是纯然的文官,他为望族出身,少时文修武练,希望走的,是文可提笔定天下,武可挥剑定乾坤的兼修之道。在黄巾起义爆发的那些年 ,他临危受命,被朝廷任命为豫州刺史,首次领兵打仗,取得的战果也颇为不俗。
经刘康这么一说,他后回了府,调出近年来对战胡羌的大汉官军的战绩,就从犹豫不决,转为大力支持了。
毕竟新皇继位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树立威望,现天下人知燕清的多,知刘康的少。
甚至有不少远离这一波澜频起、衣食不继,根本无力关心时政的贫苦百姓,还以为在位的仍是灵帝的长子刘辩呢。
世上最胆大的,非是一窍不通的人:毕竟人往往会对完全未知的事物存有敬畏之心,而是像王允这种一知半解,却自认精通的人。
王允对战黄巾时,亲自披挂上阵,身先士卒,也成功大展身手,现出文韬武略兼备的一面。
但那些只是受了张角的煽动,本身却是从未经过正经训练,也无正式武器,仅仅是吃不饱饭活不下去,不得不硬着头皮揭竿起义的农民,哪能和在苦寒之地过活,野蛮而喜掠夺的异族相提并论呢?
要叫皇甫嵩听了这君臣间想当然的话,哪怕脾气再好,也得气得吐上一口血不可。
卢植恰巧在半个月前去了一趟弘农城,亲子安抚受灾害最厉害的百姓,因而暂且不在洛阳城中,就给了王允一些运作空间。
等他回来,就愕然看到天子兴高采烈地骑着跟自己个子不合的高头大马,披着一身华而不实的盔甲,在皇甫嵩郁闷脸的陪同下,风风光光地沐浴在万民景仰的目光中,率领大军,威风八面地朝外进发了。
卢植见状大惊失色,连脸上的尘土都来不及洗上一把,就得匆匆跟上。
然而木已成舟,他就算义正辞严、拼死进谏,把皇帝劝住了又能如何?
还能上一刻就威风八面地出了城,下一刻就带小股人马静悄悄地返回吗?
如此出尔反尔,视军机大事为儿戏,那皇权的威严,才是彻底不能要了。
卢植心里发苦,只有跟皇甫嵩合计一番,把‘御驾亲征’的皇帝安放在安全的后营,多拨些人马,只做个祥瑞,鼓励军心士气,总归是不能叫刘康真上去,遭遇任何危险的。
这建议正中皇甫嵩下怀:皇帝占走功劳,还真不算什么,他宁可将所有军功拱手相让,也要把这乱来的祖宗给送得远远的。
按理说卢植的做法十分稳妥,刘康也不是真无理取闹、半点情况也不懂看的稚童,其实早在真正出来,感受军旅辛苦后,他就隐隐有些后悔了。
皇甫嵩和卢植郑重其事地恳求,他立马应下,也的确放在了心上,未曾胡乱外出过。
谁知就在皇甫嵩暗松了口气,放松了些戒备,又心心念念地要将这破事儿来个速战速决,把原严防死守在刘康身边的兵力削薄一些时,潜伏许久的细作却在这时捅了天大的篓子。
那还是被收服的董卓旧部之一。
凉州多年来一直乱战不平的原因,就是其中混有被迁徙到此处的羌族降众,却未有合适政策叫他们同化起来。
而董卓曾统领的西凉军里,就不全是汉人,还有不少会说汉化、懂得些汉理、骨子里却还是蛮横的胡人羌人。
董卓在外人眼里无恶不作,可在这些胡羌眼里,却是很有威信的——凉州一隅,向来形如化外,就连边州民本身都颇受歧视,更何况是他们这些被视作‘非我族类’的异族?
于是董卓败亡后,明面上虽投降了,之后却不安分,尤其一混得不如意,就寻思着替他报仇的人,也还是有那么一些。
刘康对外头局势一无所知,只每日在主帐里读读书,写写字,偶尔在护卫的簇拥下在军营里头骑马绕一圈,就靠从前线频频传来的捷报解闷了。
在这有心算无心的里应外合下,刘康被忽然闯入空虚本营的乱军冲击得阵脚大乱,被强掳了去……单从这桩事上看,还真不怎么能怪罪到他头上。
在受苦受难的刘康,对救兵翘首以盼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想起当日如神兵天降一般,把凶恶的董卓打跑,把他从乱军中救出,温柔照顾着,最后奉上辉煌王位的燕清了。
“呜——”在刘康自己涂改过的记忆里,早把将他救出水火的正主分明是吕布的事儿给忘得一干二净,追悔莫及地嘶声喊道:“燕卿啊!”
刘康的悲情呼唤,并未被在温暖的屋里安坐着,整聚精会神地同心腹们讨论具体战略的燕清听到,倒是跟他有那么一丝血脉联系的刘备,收拾行囊的动作倏然一顿,隐有所觉。
“夫君?”
刘备神游天外时,帘子被轻轻掀开,一道悦耳柔和的女声就于耳畔响起。
“夫人来了。”
刘备的全部心思,现都放在了马上要迎来的频繁战事上,对这近来给了他不少温柔安抚、贴心慰藉,貌美无比的夫人,就不由淡了几分。
这夫人心思玲珑多窍,当下就敏感地从他心不在焉的神态间捕捉到了什么,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走近了,主动接过刘备手里的活计,嗔道:“此些琐事,怎劳夫君亲自动手收拾?交由妾身足矣。”
刘备也不坚持,由她去了。
府里除一洒扫婢子,一厨娘外,并无旁的奴仆,显得有些寒酸。
可国库本就空虚,官饷能按时发放一半就不错了,刘备又不过是个乐丞,关羽张飞更只是城门校尉的手底下做事,万幸三兄弟同居一府,囊中羞涩,到底能过活,但却绝无可能和‘奢侈’沾上边的。
刘备心里惦记着事,并未久坐,很快就转身出了门,按耐不住地去寻关张二人,要为战事做些具体计议了。
他牢牢记得,当初加入燕清的讨董盟军时,他们兄弟三人,也建立了一些战功,最后都一样不少地被算在了他头上。
那燕清的为人和品德,自是无比叫人放心的。
这么一来,他也不必再韬光养晦,而可锋芒毕露,好真正挣得一席之地了。
他一兴冲冲地出了门,那美貌绝伦的夫人便蹙了眉,停了手里的动作,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背影消失的方向。
如若燕清在此,定会发现这刘备不久前新纳的夫人非但漂亮得出奇,精致的眉眼,还带了几分似曾相识的气息。
可不正是当日在豫地昙花一现,后被王允送入袁府之中,成功离间两位袁家子后,功成身退,隐姓埋名的王允义女,貂蝉?
貂蝉一双妙目波光流动,心念电转,半晌后俏脸微微一红,轻轻呢喃道:“定是司空大人。”
就算是燕清,恐怕也猜不出,这会儿究竟有多少人还惦记着他。
不过这些旁枝末节,别说是他从不在意,就连得了甜头和许诺,正美得走路都带风的吕布,也没那么多闲工夫吃醋。
两日后,以燕清为主帅,吕布、皇甫嵩为副,卢植为嵩之参军,最终整合出的八万大军,分成三股,浩浩汤汤地朝西凉进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