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秘密(17)
尉迟锐原还在犹豫,莫名就被这声喝醍醐灌顶,他乃赵渊手下第一人,此刻哗啦一声披甲蹦起,抽刀拍上放置沙盘的大案,亦中气十足地跟喝:“哪个缩头乌龟不来?!老子先砍了他!”
这突然之举震得众人呆住,他又转身朝赵渊举手立军令状:“今日黎明前,愿随大将军驱尽鞑虏,杀他个片甲不留!”
尉迟锐帐下诸将当即争先恐后表态,再无人敢有异议。
赵渊掠敌时,鞑靼人恨之不及,只因赵渊用兵虽缜密大胆,却不爱奇袭和打无把握之仗。他是天赋异禀,能持重剑无锋的人,在领兵时,从无需凭机巧,走剑走偏锋的路子。
谁知此番赵渊竟浑不似往日,用兵上十分诡异,夜袭,速战,奇袭轮番上阵。
莫说鞑靼人难料,赵渊自己帐下也早已一片惊异,果然自家主上这战神名号不是吹来的,这不爱走偏锋是一回事,这若真走起来,一月战期缩至一半,谁来都叫他落花流水去!
赵喜连夜随着赵渊赶路,不敢有半点受苦的意思。
周义跟在后头,偷偷问他打听,“这李逸怎么会想不通要去出家?有主上护着还怕什么?要不我去和他说说,上次纵火那是意外,让他不用吓破了胆,以后他和主上一起了,管叫他蚊子也近不了身。”
赵喜摇头道:“你这是不了解废太孙,他原不是你想得那般人。非杂家多嘴,那一位是个十来岁时就将世事看得极透彻的,虽面上温和守礼,实则内心颇为无羁,为人又有傲骨。既想出这么个法子来,只怕早就想透了,殿下这赶去……也不知怎么收场。”
周义嚼了嚼赵喜的话,明白了几分李逸的心思,同时深觉自己的情报工作还需大大加强,能让肃王如此上心的人,他竟不甚了解。
到了李逸剃度的正日子,山里少有的于此时节漫起大雾。
浓雾自山门外一路绵延入寺,整个大雄宝殿亦被雾霭弥漫,典礼尚未举行,庄严中已多了几分仙家气象。
天宝寺的上座年寿已过八十,见此异象道:“了尘师侄啊,你算定的日子,佛偈说什么?”
了尘端坐团在蒲上,心手合一,给两位客人上完茶才道:“偈语说,‘福泽深厚,因缘具足,菩提花落结菩提果,自有佛缘。’”
兴隆寺方丈闻言不由道:“这可是难得的好意头,恭喜了尘师兄收得佳徒。”
他与了尘平辈,受戒是三人中最晚,年纪却要比了尘还大个几岁。
时辰渐近,李逸这日四更天就起身,沐浴准备,平安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事实,几日来哭昏过去几回,李逸无法,让知客师父送他去静房看了起来。
李逸狠不起脸来教训平安,他是死过一回的人,深知生离死别,别去尘世之事,不是大勇大毅之人,绝难安然度过。
他自己当日穿来,也用了颇多时日才完全接受现实。
哪里像许多穿越小说所写,穿过去就能母鸡变凤凰,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李逸穿过来托生得如此好命,都能让他混到以出家收场,想来实在对不起诸位风生水起的穿越前辈。
“铛——”
寺院内集合钟声穿云响彻,震开了李逸一切烦思。
前尘往事至此如烟灭,富贵浮云散。
知客师父叩开李逸房门,问他是否已准备妥当。
李逸摸了摸头上髻发,端正青布僧袍,毅然踏出禅室。
廊下,引路接待的知客师,唱念规矩的维那师俱已侍立两旁,从李逸受接引这刻开始,剃度仪式便正式开始。
“求度者李逸,请随吾等求见住持。”知客师问名确认。
李逸还礼后先随众僧至住持门外,仅维那师入内禀告:“求度者李逸,厌俗之心已决,学道之意愈坚。故今日恭诣座前,望住持方丈慈允披剃。”
了尘方丈在内朗声答曰:“允。”
其后维那师退出,众僧则引李逸往大殿前行,了尘方丈亲引两位大德直通正殿。
李逸至大殿正中立定后,见天宝寺上座立于见证人之位,兴隆寺方丈则身为监坛护者紧随了尘之后。
彼时,诸僧就位,诸法俱齐,知客师示意李逸先往住持法座前施礼。
李逸深吸一口气,低头以修长玉指拍去布袍上象征凡世的最后几丝尘土,徐徐至住持跟前。
只见他合掌、长跪。
殿中梵乐渐起,有侍者递给李逸佛香三支。“叮!” 磬声一响,李逸顶礼跪拜,磬声二响,李逸二拜,至磬声三响,李逸三拜后,了尘方问:“汝可有虔诚进道之心否?”
李逸答:“有。”
了尘再问:“汝可一心修炼道果否?”
李逸再应是。
维那师接着道:“今有弟子李逸请了尘大德为证盟剃发本师。”
李逸照此朗声三请三拜,才算在佛前请了了尘为其剃度师。
因平安再三保证不闹了,寺中的僧人才允他从殿后入内,堪堪赶上,做了唯一的观礼人。
了尘方丈此刻法杖持身,肩披八宝金线袈裟,宝相圣严道:“汝今殷勤三请,愿为汝作证盟剃度本师。
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汝能依教奉行否?”
李逸慎重誓词:“能依教奉行。”
了尘颔首,起座拈香。
大殿内庄严肃穆,仙云缭绕,梵音袅袅犹如天籁。
方丈以香花万分虔诚依次奉请诸佛、菩萨。
紧随其后是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主者、土地龙神、护法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神祗等等,俱为剃度的证明人和监坛护卫使者。
这番恳请做罢,了尘面露欣慰向李逸示意。
李逸这才起身,向山门外望了一眼,无奈雾霭太浓,山林天然凡俗人世,诸象皆不得见。
不见也好。
李逸回首收心,先拜四方,天地。再辞君王、父母、师长。于李逸,君王亦是父母亲长,又别有一番滋味心头。
俗礼毕,李逸开始以出家礼顶礼十方常住三宝,先九拜,再顶礼住持,三拜,最后合掌长跪。
“故于今日,生大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唯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待李逸忏悔偈念尽,了尘手持净瓶至其面前,将瓶中甘露遍洒李逸头顶三回。
维那师在旁唱立:“心地清凉,烦恼不侵。”
待灌顶之后,侍者递上原本供在桌上的戒刀,至此终于到了典礼最关键处。
李逸只见寒光在眼前闪过。
了尘持刀在手,嘱咐道:“今以戒刀,断汝之发,令汝尘情永灭,梵行增长……”
殷殷叮嘱完,方丈举刀剃发。
李逸但见青丝缓缓飘下第一缕,心下有说不出的寂灭究竟。
了尘却又忽然停手,喝问道:“汝今决志出家后,无悔退否?”
李逸被问莫名落泪,心中却不觉悲伤,只毅然道:“决志出家,后无悔退!”
整整三问三答,连殿中梵乐都已悄然停奏,了尘终道:“愿汝至此,爱缠永绝!福慧日增。”
话音刚落,方丈持剃刀的手尚未能再度举起,迷雾中冲将出一队人马,杀入大殿!
为首者甲衣在身,昂坐于白玉骢上。
兴隆寺方丈作为监坛护者,如怒目金刚,跃至殿前道:“来者何人?!诸天神佛在此!何事为衅?!”
李逸浑身血液逆流,只见地狱叠显于宝殿之上,来者直接从噩梦而出,翻身下马,一步步朝他逼来。
他听赵渊声如临渊,语调却平静得不能再平静。
“除非本王身死之日,李逸断无出家之时。”
作者有话要说: 檀越,即施主,梵文音译,意义上则取檀舍(布施)而越贫穷困苦之意
第二十一章
赵渊带人闯入,报恩寺大殿之上,众人皆惊诧不已。
正值双方僵持之际,身为监坛护者的兴隆寺方丈侧身看向了尘,了尘则转身去寻李逸。
只见李逸正身姿僵硬自蒲团上立起身,两颊血色尽失,望向来人时不自知地往后退却了半步。
了尘心中方生疑惑,赵喜已当着殿上诸人,朗声道:“当朝摄政王肃王殿下在此,莫不见礼!”
众人听闻,皆先望肃王,再看了尘,众僧等着了尘发话,肃王的人马则等着了尘识相行动。
监坛护者兴隆寺方丈亦在静候了尘,他此刻身姿恰似佛前韦陀护法,孤身隔开两班人马,其势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彼时诸天神佛已至,剃度大典宝光临照之下,哪怕此刻是人间帝王亲临,监坛护者身负重任,亦不会退却一步。
了尘既已知来者何人,又见李逸神魂不守,至此尚未回归本心,又想起他之前言及赵渊之事,心下已作出决断。
他目露坚毅之色,朝监坛护者微微点了点头。
护者既得令,向前踏出一步。
赵渊明甲金龙立在当地,不仅将李逸的神色丝毫不遗收入眼中,殿上诸人的反应亦逃不过他的所觉。
了尘与兴隆寺方丈这厢才刚议定,肃王身后便有参将要动,赵渊几乎与监坛护者同时踏前一步,举左手缓至空中,食指微抬。
那意思再明晰不过,无令勿动。
大殿九间十八门此时尽开,所有出入之处已被肃王人马全占。
山中大风起兮,浓雾涣散作薄纱。
赵渊卸甲解剑,露出里头一身五彩云龙纹,众人只见他迈步如踏云端,身姿若风朝着兴隆寺方丈而去。
监坛护者乍看赵渊身动,就知来者绝非等闲。
“喝!”
狻猊断吼过后,监坛护者一把挥去身上袈裟,双目圆睁,精光所至摄获众人,只见其虎背上肌肉纠结,彷如佛前力士,金刚化身。
这等雄美身形哪里还有之前的半点老僧影子,莫说是已知天命之人,而立之年者亦不如其众多。
报恩寺众人面露喜色,肃王身后则屏息无声鸦雀不闻。
见赵喜因此微微皱眉,周义还嫌他不够愁的,凑过去悄声道:“这一个,要是双拳赤手的我可打不过。”
赵渊说话间已至方丈面前十余步处,他无波无澜看了眼着青布僧袍的李逸,才对监坛护者道:“大德是不准备让本王过了?”
护者合十先礼,“阿弥陀佛,虽刹那之念,若此时妨碍向佛之因,他日成果,恐恶报无边。
檀越,回头是岸!”
赵渊恍若未闻,不言不停步,长驱直入。
李逸眼见他一个错手,已格退监坛护者半步。
交手间,殿上诸人清晰可闻,仿佛赵渊直诉耳边。
“我自入地狱。”
五字声劲绵长,俱是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