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上(312)

作者:媚骨 时间:2021-10-28 09:19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科举

  李问现在也不关心他自己会不会名留名青史这事,他现在比较关心朱广权刚才 说的蒲州襄州等地干旱的事。
  他们京城这里从三月开春到现在都九月了,这大半年的时间一直都没什么雨下
  早前李问就注意到今年的天没什么雨下,往北的一些地方的降雨可能会更少, 所以不知道襄州等地的灾情事到什么情况,想来最迟明日早朝上大家也会说这件事 了。
  一整个下午,翰林院的气压都有点低,大家的情绪都不高。
  李问在翰林院里和曹老翰林的关系一直都不错,因而曹振清邀请他到他家中去 喝酒,李问也就没有拒绝,就应下了。
  等下午翰林院下了衙后,他就跟着曹振清到他家中来。
  知道曹老翰林家中的情况,他也不好空着手到别人家去吃饭,所以路上让李童 拐去酒楼买两个肉菜送过来。
  “爷爷,你回来啦。”
  两小童见到爷爷回来,从屋里跑了出来。
  “欺。”曹振清摸着大孙儿的脑袋,又摸摸小孙儿的脑袋,眼中是对两个小孙 儿的爱怜,“你们看是谁来咱们家了,你还认得不?”
  两个小儿往他这里看过来,大小子曹杰轩点头,说记得,喊他一声“李哥哥。
  小的咬着手指头,眼里带着好奇的看着他,显然就不记得了。
  “轩轩真厉害,还记得哥哥啊。”李问并不是第一次到曹老翰林的家中来,之 前他到过曹老翰林家中送礼,见过他的嫁人,因而他是知道曹振清家中有两个孙子 在,大的约莫六七岁的年纪,小的只有两三岁大。
  这事他也是听曹老翰林说起才知道,原来他当年一心都扑在读书至仕的路上, 所以到了而立之年才与夫人高氏成的亲,两人只有一子,曹振清并没娶妾室。两人 之子曹彬,两年前调往外地去当官,当时考虑到两个孩子还小,就留在了家中给高 氏带,曹彬就只带着媳妇和两个家仆就到外地上任去了。
  见到站在两个小童后面的高氏,李问与妇人打了一个招呼。
  “老爷,李大人,到里面来坐。”高氏笑着请人到屋里去坐。
  曹老翰林家中的两个孙儿模样都长的好,十分的可爱。
  李问自己也有个小弟,他见到这种软萌的小生物莫名的就心软,正好他身上带 了糖,身上的糖其实是拿来哄他家小弟的,没想到这会儿正派上用场。他从口袋里 掏出一小袋糖,从袋子里面拿出两个,诱哄咬着手指看着他的小童喊他哥哥,“你 喊一声哥哥,我就给你一颗糖。”
  小童看了一眼爷爷,见到爷爷笑而不语,他想吃糖,就喊了一声“哥哥”。
  “哈哈,真棒。”李问把糖给了小儿,说道,“你下次要记得哥哥,哥哥来还 给你糖,可以不?”
  “好。”小童嘴里吃着甜滋滋的糖,点头点的比什么都快。
  袋子里还有剩余的糖,李问把袋子拿到哥哥的面前,问道,“这个糖你保管可 以吗?每天只能和弟弟一人吃一个,可以做到吗?”曹杰轩看了一眼爷爷,见爷爷 没有不许他拿别人的东西,才是点了点头,李问就把小袋子给哥哥了。
  起身见到曹老翰林看着他,李问笑着说道,“我家中也有个小弟,跟着我在京 城这里读书,比轩轩要大一两岁。”
  曹老翰林点点头,问起了李问家中小弟在哪里读书,李问说在一家小书院读。
  老仆人送了酒菜上来,一一摆在桌上,今日还是因为有客人来,还多炒了一碗
  猪肉。
  曹振清在翰林院当了十几年的官,却不是个撞于钻营的人,不然也不会一直都 呆在翰林院了。曹老翰林家中只有他每月拿朝廷发放的一点月俸,因而家中的曰子 清贫,一曰三餐能吃饱肚子,日子过的并不算是富裕。
  正好李童从酒楼那里炒了两个荤菜过来,添多了两道菜。
  高氏与两个小孙儿不上他们这桌吃饭,李问猜他们是把唯一的一碗肉都在这里 了,他拿还未用过干净的筷子夹了一碗肉,让李童给高氏那里送去,笑着对曹老翰 林说道,“我们这里这么多菜吃不完,给大娘和轩轩他们那里送点去,不然吃不完 就浪费了。”
  有他这个话,别人也不会觉得尴尬。
  “呵呵,也可。”曹振清倒是没有阻止,他见李问小小年纪,在人情世故方面 比他这个前辈还要懂。李问这种懂人情世故,并非是官场上的油滑,而是让人能感 觉到他的真诚与实在。
  整个翰林院的状元不少,六元却只有这么一个。
  而李问虽然是顶着六元的名头,在翰林院中对他们这些老前辈们都尊重,并且 是虚心学习,遇到不懂的都拿来问他们,这也是翰林院中的老翰林们在背后谈起李 六元,大家对他都是赞誉比较多的原因,实在是这个孩子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两个人的年纪虽然相差了几轮,坐下来却是能喝酒谈天说地,能聊的话题不少


第五十九章 升官
  直到太阳落山,暮色初晚,李问才从曹老翰林家中出来,老翰林送他到院子的 门口。
  李问站在门口,对主人拱手说道,“前辈请留步,我与家仆回去便可。”
  “好,书房中的手稿有些乱,等晚些我整理好了再给你。”曹振清乐呵呵的说 道。
  “好的,这个事不着急,前辈你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整理给我就好。”李 问说道。
  “行行。”曹振清点头。
  拜别了主人,李问带着李童离去了,主仆二人走在回去的路上。
  这文稿的事,还要从刚才他们喝酒说起。李问知道曹振清是昭宗十年的榜眼, 才学自是必说的,非进士不入翰林,能进入翰林院的都是排在殿试一甲和二甲前几 名的人,所以能够进入翰林院的人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前曰他到书店去,回来之后李问就想过想要刊印一些新书售卖的事情,所以他 就想想着回头可以找翰林院中的前辈们讨要手稿,按照个人的诗文整理出发个人的 文集。他们整个翰林院这么多翰林学士,起码可以出一个系列的书,正好可以放到 店里去卖。
  碰巧今日曹振清请他喝酒,李问就提起了想出一本他文集的事,向他讨要手稿 。原本他还存了一肚子的腹稿如何去说服曹老翰林同意的话,没想到他一向对方讨 要文稿,曹振清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事情顺利的连他自己都有点难以置信。
  但是转而一想,李问很快的就明白为什么曹老翰林答应的这么爽快了。这个事 要从这些古人喜欢作诗一事说起,高兴要作诗,不高兴要作诗,聚会更是少不了要 作诗,往往一个人作了一首好诗,很快的就通过别人的口头相传出去,但是这些人 没什么版权意识,也没想过把自己的诗文整理出来拿去刊印出版。这也是为什么在 历史的长河里面,许多诗人文学家都没留下什么作品的原因,因为很少有人去收集 整理这些东西,在后面的流传中一些作品就渐渐的流失了。
  读书人五谷不分、不识世俗之物,一般的读书人根本就不会想到出刊印自己的 诗集出去赚钱这种事,似乎一提到钱就觉得钱脏了他们的手似的,殊不知人每曰吃 喝拉撒都离开一个“钱”字。
  李问自己也算是半个商人,他不能说他做这个事的目的很单纯,他的出发点其 实是为了自己的书店盈利赚钱,才想到了收集翰林院中的前辈们的作品去刊印出版 。当然,这件事要征得作者的同意,最好是能从作者本人的手中尽可能的拿到他所 写的诗文。
  等到时候文集刊印出来了,他再根据情况付别人稿费,李问也没想着白白拿别 人的作品去赚钱。若是前面出的文集卖的好的话,后面他还可以再找翰林院里其他 的翰林们要手稿,完了还可以给别人一点稿费和版权费什么的,算是帮翰林院中的 众人添加一点收入。若不然户部要是一直都拖欠他们的月薪发不下来,一些人家中 的日子想必并不是太好过。
  一路走回到家中,天已经黑了。
  第二天去上早朝,果不其然,这一天的早朝皇帝提起了襄州等地干旱的事。一 提到赈灾就意味着朝廷要出钱,问题是国库空的都可以跑马了,户部没钱,皇帝也 拿不出银两来贩灾。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