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上(126)
今天他准备煮面条吃,李问蹲在炉子前把炭火点燃,然后把小锅架上去。等到 水下了,把猪肉片下下去,然后放白菜干,等到煮的差不多了,下一把面条下去。
隔壁还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的考生是在一阵食物的香味中醒来的,这一天不少 的考生都被冻的面色发青,鼻子下面挂着两条鼻涕。闻着别人煮的食物的香味,自 己可怜的咬着干粮。
“真棒! ”面条煮好了,撒一点盐下去,味道就非常的香了。
李问找了一个碗装了一大碗出来,里面的汤底放着等中午还可以继续下面,他 端了一碗面上到桌子上去吃。
和四面那一位咬着干粮看着他吃面的仁兄来了个四目相对,李问看到对方的手 里拿着干粮在咬,他一点都没有觉得良心过意不去,大口吃他的面条。
嗯,真香!
就是来考试也不能亏待了自己不是?这可是要考三天才能出去的,吃不好睡不 好要怎么考试!所以李问是该吃的时候就吃,该睡的时候就睡,答题的时候就认真 的答题。
等吃饱了肚子,天色也亮了一些,可以开始答卷了。
李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手上戴着露指的手套,他搓了搓手,摊开卷子就开始 做题。对面那一位仁兄昨儿夜里被冻了一夜,今天起来人都面色发青,开始流鼻涕 了,李问看到对方找了被子裹在身上,一边做题还在一边发抖。
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在今天要把前面的这些题都答完,好把明天的时间留出 来写文章。
过了秋分之后,昼短夜长,白天的时间就短了,再加上天色不好,下午怕是没 多久就会天黑了。上午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李问就打算尽可能的在上午的时间答多 一些题,这样下午的时间就比较轻松一点了。
打定了主意之后,李问就渐渐的进入了做题的状态,他发现自己到了第二天, 这种答题的状态是越来越好。
上午比自己预算的时间还要早的完成了任务,剩下的还有一点题目,下午的时 间是足够可以完成了。
李问把卷子收了起来,举手示意,跟着来领他的士兵去上了一趟茅厕。
出来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沈子敬,对方并没有注意到他。
在这里考试他连水都不大敢喝,就是为了避免不停的跑茅房,不过多少还是会 喝一点润润喉^
从外面回来之后,李问就开始往炉子里面添了几块炭,把锅里的那点汤烧开了 ,好一会下面条去煮。肉片还有多,可以多下一点下去煮。
在这个天里能吃一口热乎乎的,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这个天气又冷,人要是饿着肚子考试,就会觉得更冷了。食物是保持身体热量 和体力的东西,所以一定是要吃饱肚子才有力气考试,在这一点上,李问一点都不
亏待自己。
看到墙角的炭,剩余的置足够明天用,李问也不用担心炭不够用。
在考场里面考试的不少考生,在这寒风中冻的脸色发青,也不懂得怎么点了炭 火取暖,所以说这些少爷们除了会读几个书,基本的生活技能为零。
只有少数的几个考生,还想起角落里有炉子和炭,懂得去点了炭来取暖。 吃了午饭之后,李问照例的爬进去被窝里面去睡了一个午觉,醒来外面在下雨 ,这个天就更冷了。
“呼……真的好冷!”
李问从被窝里爬出去,穿衣服,围巾帽子手套一件都不能少,全部穿好之后才 坐到位置上去答卷子。这可不是坐在有暖气的房间里考试,而是他们几乎等于是坐 在露天的棚子里考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同志,革命还未胜利,继续努力吧!
第二十三章 考完出来
第二天的下午,李问提前把前面划分出来的题目都做完了,考的算法对一个学 过现代奥数的他来说,并不会太难。律法他平日也会翻看,对大成的律法条例都是 记在脑子里,虽然算法和律法所占的比重不是太多,但是也是要考的。
今天的天气是越来越冷,在冻了一个黑夜和一个白天之后,考场里面已经有考 生熬不住倒了下来,被人抬了出去。
考场内的考生几乎都是处在青壮年的年纪,年轻人的身子骨还算好,勉强还能 杠杠冻。年纪稍大一些的,就是这里面倒下去的头一批人了。
连卷子都没有答完的考生,几乎是可以肯定没有机会考过的了。
三年又三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科举这条路上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过。但是 即便是如此,后面还是会有更多的人在科考这条路上前仆后继,在相对和平和稳定 的年代里面,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多,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科举的考试。
这个天气李问也觉得冷,但是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连他都倒下,这 个考棚里可能都没什么人还能坐在这里考试了。
把卷子装进去袋子里,为了避免有什么意外,李问都是把袋子挂在睡觉的床头 。天气冷他就不想做饭了,晚上照常是烤的馒头夹肉酱吃,一连是吃了三四个才停 止,喝了一点水,肚子就饱了。
和许多考生一样,天一黑李问就上床睡觉,一觉醒来是第二天了。
这是乡试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的考试,等考完今天就能出去了。一想到考 完今天就能出去了,李问的内心是有一团热火在烧,早早的醒来他就开始烧饭了。
在考场内的考生们是天天一早就在饭香味中被熏醒。
一到吃饭的时候就有香味飘过来,他们只能拿着难以下咽的干粮在吃,一边吃 一边在心里诅咒那个来考试都天天烧东西吃的家伙,问题是他们许多人还不知道是 谁在考场内烧饭。
吃了一顿饱饱的腊肉饭,李问就开始坐下来答题。
他前面的题目都已经做完了,只剩下后面的策问没有做。
策问即议论,学生根据考试出的题目发表见解,提出对策,按照现代的作文要 求,就是写一篇议论文。策问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从政治、文化、教育等等各 方面去考虑,可议论性比较强,但是相对的想写出一篇出彩的文章难度也比较大
在过去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傅院长是天天训练他写文章他这段时间也能在 一天之内就写一篇文章出来。
想上辈子的语文考试,是两个半钟的时间就要做一篇卷子了,其中不到一个钟 的时间来写一篇文章还不是那么的过来了。对李问来说,写文章并不是太难的事 ,想想当年宋女士让他写的检讨书,还要有文章、引经据典,写作文这事儿真的是 太简单了!
第一天拿到卷子的时候,当时李问看到这个题目心里就有了一点想法。此次策 问所出的题,要说和南边水灾的事无关,也多少的沾一点边,策问问的是和国计民 生相关的问题,这对李问一个现代人来说,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并不算是一个太难 回答的问题。
负责他们这一次监考的主考人是陆长平陆大人,从傅院长那里拿到关于陆长平 这个人的文章书信,李问回去有详细的读过,对这个人也做了一番分析。
从陆长平这人的政绩来看,早年的陆长平还是比较有想法的一个人,到了中晚 年后人就渐渐的沉淀了下来,政绩上也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做事比较稳固,这和一 个人的年纪和阅历有关。
从各方面了解了之后,李问猜测这一位陆大人是一个可以接受新想法和新事物 的人。若是他一个十几岁的考生写的文章老气横秋,也不见得那一位陆大人会欣赏 了,综合他所有对陆大人的分析,因而他可以在文章上表现出一点新的想法,怡当 的表现出一个年轻人做事的冲劲和想法。
在确定了方向之后,李问就开始落笔,渐渐的进入状态之后,思绪如潮水般不 断的从脑子里涌现出来。李问发现自己越到后面,思路就越清晰,手上的落笔就越 快。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李问就把文章的腹稿打出来了。
在专心答题的李问并不知道,这一个上午又有好几名的考生被人抬出去了。
和他一起同坐在臭号旁边的考生等于是放弃了此次的科考,对面的那一位仁兄 已经被臭味熏的晕倒了,被人抬出去了。沈子敬拼了一条老命,熬的两眼通红,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