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气包假少爷求生指南(154)
“得去取票,这个票是临时定的。”牧枚说。
“我去吧。”白初贺出声,“你们带他去吃东西。”
“行。”大庆点点头,“那你先去。”
白皎有点踌躇,“初贺哥,你不去吃吗?”
白初贺微微笑了一下,“我不饿,你和大庆哥去吃吧。”
白皎点点头,看着白初贺走过斑马线,向火车站走去,背影越来越远。
他突然滋生出一种冲动,很想追上去,跟着白初贺一起去火车站。
就好像白初贺会一个人远行,再也不会回来。
“没事的皎儿,放心。”
头顶忽然被虎揉一把,白皎抬头,看见大庆笑眯眯的脸。
白皎心里那些奇怪的紧张感散去,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火车站外的街道一直都不缺各种小吃店和餐馆,他们背后不远处就有一家包子铺,招牌上印着店名,叫“南北包子铺”。
铺面前摆着半人高的保温桶,前面挂了个牌子,写着“桂花冰豆浆”。
白皎想到那些细小但香气馥郁的花,忽然嘴馋起来,“我们去吃包子吧,行吗?”
“行啊。”牧枚和大庆爽快答应,“正好,能垫垫又不占肚子。”
坐在店门口的老板早就注意到他们了,看见几人转身,赶紧伸手招揽生意。
白皎很少外食,更是没怎么去过这种小店面,心里跃跃欲试,抬脚就走了过去。
“早就看见您几位了。”老板是个很慈祥的阿婆,笑呵呵地引路。
白皎对没见过的东西都很新奇,对笑意满脸的老人家更是有种天然的亲近感,闻言应声,“真的啊?”
“嗯,特别是刚才跟你们一起的那个大男生,跟老婆子以前认识的一个男生像得很呐!”阿婆点点头,“吃点什么?”
白皎的耳朵竖了起来,装作很熟练的样子,拿起边缘泛了毛边的菜单看了看,“嗯,我想要桂花豆浆,然后一屉小笼包。”
“要什么馅的?”
白皎想了想,“鲜肉馅的。”
牧枚和大庆也要了几样吃的,没要太多。
阿婆转身,嗓门洪亮地对后厨喊了一嗓子,把白皎吓了一跳。
点完吃的,白皎忙不迭开口,“婆婆,你刚才说跟我们一起的哥哥很眼熟?”
包子铺晚上没什么生意,阿婆似乎很闲,干脆搬了个小板凳坐着聊聊闲话。
“对,我刚才瞄了几眼,跟一个以前在我这儿打零工的小男娃特别像。”
白皎对和白初贺有关的一切话题都很感兴趣,牧枚和大庆也饶有兴趣地听了起来。
“婆婆,是什么样的小男娃?”
阿婆想了想,似乎也想不出太多形容词,“就干瘦干瘦的,个子倒是挺高,长得也俊的,但是不爱招呼人呢。”
白皎心想,除了瘦巴巴,其他的倒是和白初贺挺像的。
阿婆继续说着。
“我这儿呢,是老店了,那时候南市坐飞机的人少呐,也还没有高铁,火车站生意好,我这儿也生意好,每天招揽客人都忙活不过来,就寻思招个人来帮忙。”
阿婆年纪大,但精神倒是很不错,记性比其他老人家好很多。
“那时候快年末了,人多得很呐,我记得是个大晴天,我刚贴出招人的单子呢,没过多久就有个小男娃过来,问我能不能收他。”
阿婆一看,顿时啼笑皆非。
“就一个小男娃,瘦巴巴的,个子倒是高,但怎么看都是个六七岁岁的小娃呐。”
小男娃穿的衣服也是半新不旧的,看着像二手衣服,但人倒是拾掇得干净,和同龄的男孩子比起来清爽得多。
“我当时就寻思这哪儿行呐,我一个大人都忙活不过来,更别说是个小娃了,要是十来岁的话我倒是考虑考虑,这肯定不行是不是。我当时就跟他说不行,他倒也没追着我再说什么,就点了点头。”
那时候生意很忙,店里只有阿婆和自家女儿忙活,也没时间管那么多,立刻又回厨房忙去了。
“我帮我女儿上屉,在厨房里呆了一会儿,突然感觉催菜声不像之前那么急了,我正奇怪呢,出来一看,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阿婆说得很生动形象,白皎听着她的声音,仿佛这家岁月悠久的小店重回过去,而这些就发生在他眼前。
“我一掀开厨房的帘子,哎,看见刚才那个瘦巴巴的小娃没走,端着店里免费茶水的大壶到处给人家倒茶。有人催包子怎么还没上来,他就提着壶哈腰低头给人家道歉,说马上就来。”
旁边有客人看见阿婆出来了,笑呵呵地问阿婆,这是你家孙子啊,挺懂事的呢。
阿婆的女儿就在旁边,挺着大肚子,和阿婆一样转不过来弯,傻眼对望了一下。
“我一看,哟,还是个犟种呢,小娃还怪有意思的。”
阿婆和自家女儿手上还端大托盘,小男孩看到了,就主动过来接,帮着阿婆和自家女儿一起给客人们端上桌。
当时是大早上,包子铺本来就主打早点,正是一天最忙的时候,结果突然冒出个小孩,倒是让阿婆和自家女儿轻松了不少。
“我女儿正纳闷呢,那个小孩就走过来,也不说什么,就问还有没有没上的客人。哎哟,我这一看,心想可以啊,又会来事,手脚又麻利,干活也踏实,这也不是不行啊。”
就是小孩脸上不爱笑,给人弯腰道歉的时候表情都是硬邦邦的,不如阿婆和自家女儿那么亲和自然。
那是好多年前了,还没人管什么童工之类的事,阿婆一开始没松口,冷眼看着小孩帮忙了一天,什么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除了脸上表情太生硬之外,倒还挺机灵麻利。
“我一琢磨,这也不是不行,我就问他你在我这儿干的话,我给你付多少呢?”
小孩当时想了很久,似乎下定了决心,说你只要同意收我,就给我一半就行。
阿婆也不是那种黑心肝的人,年纪大了本来就心软,又是这么个小孩,自然不会真的只给一半,还是按着自己手写的招聘启事上的价格给,一个月给八百块钱。
不多,但比那时候的工资标准还高五十块。
阿婆心疼小孩,三餐也让小孩在自家店里吃。
“那小孩就这么在我店里干下去了,相处久了,闲的时候我就打听啊,我说你家是哪儿的呢,平常不用上学吗?他也不跟我说,就摇头。”
时间长了,阿婆也就猜出来了。
那个年头,义务教育虽然普及了,但适龄没去上学的小孩比比皆是,小学初中就辍学打工的孩子不是没有,火车站这片尤其多。
阿婆看他平常也没什么人管,到点就来,关店了就走,也不说去哪里。
她和自家女儿女婿商量了一下,有点担心,有天就偷偷跟着小孩,看小孩到底是回哪儿。
结果发现小孩的住处是本地一家福利院。
“我一下就明白了,怕惹这小娃伤心,也没再问过他什么,不过我猜他可能也不是孤儿,估计还是有家里人的。”
白皎听得入了迷,连忙问,“为什么啊?”
阿婆若有所思地开口,“那个小娃在我铺子里呆了三个月我女儿就生了,我这儿人少,女婿在外面也有工作,我女儿坐了个小月子就继续在店里忙活,我孙儿又还小,她就只能带到店里来,边带孩子边跟我忙生意。”
阿婆的孙儿那时都还没满月,正是最愁人的时候,自家女儿两头忙来忙去,一天下来比牲口还累。
“我心疼啊,正愁怎么办呢,有一天我女儿拉着我,跟我说那小娃在她忙的时候偷偷帮她带孩子呢!”
阿婆的声音带了点惊奇,半晌后又笑着摇摇头。
“我就说那阵儿怎么有时候忙着忙着看到他没影了,还以为他在偷懒,想想按他以前的性格也不应该,结果是在悄悄帮我女儿看孩子。你们说说,这小娃,帮了忙也不吱一声,累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