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说> 同人耽美>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85)

作者:觉三千里 时间:2020-08-17 08:38 标签:强强  天之骄子  七五  历史衍生  

  那天蒋平说,包御史现在陷入了一个大.麻烦中,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公孙策当然听说过包御史的大名。
  他刚出仕就参倒了一位宰相,解了扬州茶难之困,出任侍御史知杂事后,又慷慨直言,请太后还政。前些日子枢密副使夏竦以母丧不守去职,也是包拯在朝堂上进谏,才叫此人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的。
  公孙策十分钦佩包拯。
  若不是他没有功名在身,不得结交官员,一定会主动与包拯结识,做一对知己良朋的。
  因此,蒋平说包拯需要他,他就随着蒋平到了这里。
  蒋平说,在把他引荐给包拯之前,需要让他见一个人。因为包拯现在做的事情乃是绝密,只有这个人同意了,他才可以去帮助包拯。
  如果这个人不同意,就要把这几天的所有事情都忘掉。
  公孙策耐心地等待着。
  他不想忘掉自己曾有机会与包拯共事。
  他有一种预感,蒋平说的那个人,一定会同意的。
  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公孙策坐在椅子上,推测着脚步声的远近。
  一步,两步,三步,上了台阶,门被推开了。
  他站起身,向着门打开的方向迎了过去。
  “在下公孙策,见过诸位。”
  赵受益打量了一下面前站着的这个年轻书生。
  穿一身粗布长衫,衣裳洗得发白,肘后有两个补丁。
  个头比刘恩还要高一些,即使俯身施礼,也不卑不亢,通身的书卷气。
  竹未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去也无心。
  赵受益笑道:“请起。”
  公孙策。
  展昭已经跟在包拯身边了,公孙策也来了,铁三角终于齐聚开封府。
  赵受益回头看蒋平:“这就是你要给朕举荐的贤才?”
  听他自称为朕,公孙策呼吸一滞,赵受益赶在他行礼之前伸出手:“不必跪。”
  公孙策深深一揖:“学生见过官家。”
  赵受益笑道:“原来你有功名在身?”
  蒋平道:“他不止有功名在身,他还是晏校长的高徒。”
  赵受益惊讶:“你是晏殊的徒弟?”
  公孙策是晏殊的徒弟,这世界也太小了吧。
  公孙策道:“承蒙老师厚爱,收了学生在座下。”
  蒋平道:“晏校长新出的象数篇就是公孙兄推演出的。”
  象数?
  赵受益心里一动。
  象数篇的内容主要是历法星象,这两者涉及天文学,都是需要大量演算的。
  如今应天府赈灾不利,包拯要去彻查此事底细,主要是查朝廷拨去的钱粮究竟用到哪里了。
  包拯到了应天府,就是客场作战,对方肯定准备好了一整套的假账等他查看。想要从这浩如烟海的账目中查清赈灾银的去向,那么,一定需要一个好会计。
  赵受益看了一眼公孙策的打扮。
  好吧,好账房。
  他笑了笑,对蒋平说:“我就算不信你,也该信晏殊。他收做弟子的人,不会是作奸犯科之徒。”
  “大冷天的,好歹给人家换身衣服。”
  这是已经同意公孙策参与彻查应天府赈灾一案了。
  蒋平与公孙策喜道:“谢官家。”
  赵受益道:“天色不早了,朕该回宫了。”
  看着公孙策:“不过你们手脚要快。”
  公孙策道:“学生自当竭尽所能。”
  赵受益转头对蒋平道:“西边战事快要平定了,这一摊子事必须在那位回来之前了结,不可给人以任何可乘之机。”
  那位,就是寇准。
  面对寇准的时候,赵受益必须全力以赴,不能被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拖住了手脚。
  寇准就算已经烧成了一堆死灰,赵受益也得往上浇一缸冷水,防止他死灰复燃。
  蒋平垂头:“臣明白。”
  送走了皇帝,蒋平送了口气,对公孙策笑了笑:“走,咱们找包大人去!”
  包拯正在家中核对最近以工代赈的款项,一长串的数字晃得他眼花缭乱,但还是得硬着头皮算下去。
  只要此处走上了正轨,他就可以抽身去应天府了。
  昨日支出,米共一百八十石六斗二升四合,银共一千七百八十一两七分四厘……
  这时,展昭从房檐上跳了下来:“蒋平来了!还带了一个书生!”
  包拯疑惑:“蒋义士来找我做什么?”
  展昭耸肩:“不知道,横竖总不会来找你借钱。”
  包拯失笑,站在门前等待蒋平。不多时,蒋平果然带着一个布衣书生登门求见。
  包拯见那书生清朗肃举,心中已先高看一眼。待蒋平介绍说这位是晏校长的高徒,皇帝特派来协助调查应天府赈灾一案的时候,包拯忙道:“失礼了,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公孙策深施一礼:“学生公孙策,见过大人。”
  包拯将他扶起来,蒋平笑道:“官家要咱们手脚快些,可不敢再客套来客套去了。包大人,你就快将此案的底细透给公孙兄吧。”
  包拯于是将应天府赈灾不利,赈灾款项不知去向,且可能牵涉皇亲的细节都说与了公孙策。
  听完了这一番解说,公孙策笑了:“我道是何事,原来是叫我去查他们侵吞银两的罪证。这却不难,只要他们拿得出账本,我就能查出漏洞来。”
  包拯笑了:“我平生最怕算账。有了先生在身侧,包某可高枕无忧矣。”
  公孙策道:“学生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那应天府中满是皇亲,若是仗势压人,连账都不让我们查,那该如何是好呢?”
  包拯道:“此事我也曾考虑过。那应天府的皇亲里面,唯有一人与官家亲缘最近,地位最尊崇。我们只需请陛下出一道旨意,叫此人协助我们调查账册,其余以他为首的皇亲,必定不敢再造次。即使不幸此案与他有关,碍于圣旨,他也不得不配合。”
  公孙策道:“此人是谁?”
  包拯道:“此人就是太宗皇帝幼子,今上的亲叔叔,襄阳王,赵爵。”


第53章 那咱们就一年一年的算……
  “襄阳王赵爵?”公孙策讶然:“原来是他!这可真是……”
  这可真是个大.麻烦啊!
  襄阳王赵爵, 乃太宗皇帝幼子, 先帝的幼弟。
  先帝子嗣艰难, 继位多年未有太子, 当时襄阳王尚在京城,聪敏自持, 笃爱书礼。于是就有一种议论, 说不如效太.祖太宗兄终弟及故事,以襄阳王为储君,继承大统。
  先帝当时没说什么,只是以宋州乃龙兴之地为由,改为应天府,又在应天府兴建了祖庙宫殿。
  宫殿建成之后, 马上迁了一大批的宗室子弟去应天府居住。
  美其名曰,宗室生齿日繁, 汴梁城宫殿不堪居住, 不如迁去应天府,房子大,住得更舒坦。
  迁往应天府的宗室子弟们,大多是太.祖皇帝与魏王延美之后,和先帝之间隔了一层, 不是亲兄弟, 关系生疏。
  唯一一个太宗一系的宗室,就是襄阳王赵爵。
  先帝把自己的亲弟弟远远打发到了应天府,这么些年从不许他回京,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什么兄终弟及,朕就要父死子继。尔等一世为臣,休想打朕皇位的主意。
  把襄阳王打发到应天之后,刘娥与李妃先后有孕,真宗皇帝终于有后,喜得大赦天下。襄阳王想要回京庆贺,被宋真宗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皇弟啊,好好在应天呆着吧,别总想着回朝结交大臣沽名钓誉了。
  结果没过几年,太子薨了。真宗大病一场,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朝中又有大臣进言,不如将襄阳王召回京城,以备后事。
  宋真宗是万万没有想到,都搬到应天府了,他皇弟在朝廷上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啥事都有人惦记着他。于是连病都顾不得病了,立刻挣扎起来收养八贤王之子入宫,就是当今皇帝。
  比起襄阳王,宋真宗对八贤王的好感度可就高得多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