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120)
第二天清晨,还没等鸡鸣,军营里已经敲锣打鼓,所有人都起床,整装待发,准备正午时分的面圣。
说是面圣,其实只是一次阅军。皇帝本人站在城楼上,远远地看一眼列队齐整的军队,再表演一下献俘环节,利用完李元昊的剩余价值,就可以该杀杀该关关了。
寇准站在中军帐前,看着忙忙碌碌的军营,想到,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身为军队统帅站在这里了。
显而易见,皇帝不会再容许他身为枢密使却掌握着军营的控制权。
军权这一块,皇帝已经为他选好了接班人,应该就是狄青。这个人选不错,他也很满意。
枢密使这个位置,狄青是武人,当不得,应该会找个德高望重的文人来当。皇帝向来颇属意范仲淹,应该就是他来当枢密使。
也好,也好。
寇准想。
他年纪大了,这辈子打了三场大仗,也算是有那么一两场拿得出手。
这就够了。
以后,就好好地当他的莱国公,寇相公,宰相掌兵这种事,其实也挺犯忌讳。
而且,他还是皇子的外公。
只是皇帝迟迟不提立储之事,也叫人挺着急的。
他这么想着,爬上了狄青牵来的马,骑着马出发,往城门处走。
虽然是个文人,但阅兵献囚的时候,坐车坐轿的煞风景,还是骑马好看。
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穿过乡间,一路向汴梁城门前进。
走了一上午,终于走到了城门口。此时将要阅兵的人已经在城门上聚齐了,寇准手搭凉棚,遥遥望去,忽然皱了眉头,问身边的狄青。
“你看那处,是不是太后的华盖?”
第75章 可不要被那些大姑娘小媳……
狄青的眼力比寇准好些, 此时不仅看清了太后的华盖, 还看清了华盖之下端坐的太后本人。
他们离京之前太后就病了, 病得颇重, 连皇帝大婚这样大的喜事都没让太后的病情稍有起色。
皇帝长成了,太后也老了, 得了这样的病也正常, 之前先帝不就是一病不起,最后安安静静地驾崩了的么。
但没想到的是,太后的病居然还有好起来的一天。
皇帝果然是个大孝子,孝感动天,真是难得啊。
此时的太后不仅病好了,气色也健康饱满。
狄青远远望去, 太后的朝服上金线织就的华藻在春夏之交的烈阳下跃动着璀璨的金光。
他点了点头:“确实是太后无疑。”
寇准点头:“果然是太后的病好了。”
果然,皇帝来者不善, 看来真是要对他下手了, 甚至不惜将太后这柄绝世神兵再搬出来。
只不过,太后可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娃娃,皇帝难道不怕养虎为患吗?
他并非没经历过太后把持朝政的恐怖,为什么还敢让太后回到前朝呢?
……一定是有什么地方被他忽视了。
一定有什么至关重要的地方……
他强压下心中乱麻一般的思绪,驱马向前。
皇帝要在城门楼上检阅得胜之师, 提前一天就将城门外一方约有十多顷的空地清好了场, 不许闲杂人等靠近,还安排了一队身着黑衣的卫士巡逻,以防有好事者闯入场内, 惊扰圣驾,破坏仪式。
这些黑衣卫士身前身后都绣着大大的“警察”二字,小腿用布条缠得紧紧的,精神干练,手持短棍,三人一组绕场巡逻,口衔铁哨,发现有试图靠近的无关人士,立刻吹响哨子:“圣驾在此,回避!”
“警察又是什么?”
汴梁城里什么时候出现了这样的一帮人?
狄青在一旁低声道:“是开封尹范大人新进训练的一批衙役,专门维持京城治安。”
寇准瞥了他一眼:“你果然知道得很多。”
狄青闭口不言。
他和莱国公同时离京,莱国公不知道的事,他也理应不知道才对。
但皇帝视他为心腹,时常与他通信交流,汴梁城里大大小小的变化,他基本上是了如指掌的。
比如正在四处巡逻的警察,比如他们将要踏上的这片广场上铺着的水泥……
“那又是什么?”
寇准指着脚下的土地。
此时他们已经从乡间小路踏上了通往广场内部的道路,有警察过来接引他们。
他们只需跟着走到御前,象征性地举行献俘礼,将李元昊移交给皇帝直属的皇城司或者随便什么机构,再接受皇帝赏赐的官位财物,等皇帝太后回宫之后,就可以从城门入京,浩浩荡荡地穿越京城,享受全京城所有百姓的夹道欢迎之后,就可以回到禁军营地,彻底结束几乎长达两年的异乡征战。
这片将要举行阅兵仪式的广场,也分外的与众不同。
不同于随处可见的黄土路面,这片广场是雪白而又坚硬的,马蹄踏上去会发出嗒嗒的清脆响声。
寇准喃喃道:“可曾有这样质地的石头?即使是有,又是从何处寻来这么大、这么平整的石板的呢?”
没错,狄青暗道,若不是他曾在皇帝的书信里读道过关于水泥的内容的话,他一定会以为,这片雪白、坚硬的地面是用一块块半亩大小的规则方形石块拼接起来的。
细细看去,这地面也不算□□无缝,每隔半米,都有一道缝隙。春夏多雨,草木旺盛,有青草从缝隙中悄悄探头,为雪白的水泥地增添了一抹俏皮的亮色。
为了等待身后行动缓慢的几万步行的大军,也为了压住队伍阵脚不至于发生踩踏事件,寇准和狄青的战马行进的速度极慢,眼看着离皇帝所在的城门楼还有不少的距离,狄青也就放心地和寇准交头接耳:“这是汴梁一位商人琢磨出来的东西,名叫水泥,用石灰烧成,掺上水和碎石砂子和成黏土状,可以任意塑性,凝固后就成了坚硬的石头。去年国家四处发大水,就是有了这个水泥,才能在一冬之内将全国各地的堤坝都补全了。”
寇准听了,笑道:“我果然是孤陋寡闻了,连这等好东西都没听说过。”
又道:“若此物当真有这么神奇,户部那边也就不用提心吊胆,年年惦记哪里的堤坝又要拨款重修了。这个商人,也算是与国有功了。官家如何奖赏他了?”
狄青道:“官家奖赏他可以在禁军军营附近继续办厂。”
“那不就是晏殊隔壁了么,”寇准漫不经心地道:“晏殊那个学校办得如何了?”
狄青道:“甚好。”
“甚好就好,”寇准道:“等什么时候他教出了两个状元,官复原职也就指日可待了。”
狄青默然。
十几顷的土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算再放慢脚步,一会儿的功夫也走完了。
寇准和狄青的战马停在了离城门最近的地方,数万大军排列在他们身后。
得亏这些军人都是久经训练的新军,又去战场上磨砺了一场回来,否则就是这一番行军,都容易排不好队形。
饶是如此,队伍在广场上站定后,狄青也费了一刻钟的功夫四下里维持队形,好叫皇帝和太后在高处看上去像个样子。
他也在高台上检阅过军队,深知高处一览无余的厉害。平地上看着不觉得如何的一点小歪扭,在高处看来都扎眼无比。
此时在高台上的不只有皇帝太后,还有五品以上的所有京官,凡是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今天都来了。
这是他们得胜而归之后第一次在汴梁城里亮相,不能出一点差错,务必要将最好的面貌展现出来。
将队伍整理好后,城门上响起一阵悠远昂扬的鼓声。
狄青会意,知道这是仪式开始的信号,于是也远远对李元昊的囚车那边打了个手势,人群纷纷散开,囚车驶向了队伍最前方,在城门下徘徊了三个来回,确保城门上每个人都看清了这位乱臣贼子的面容后,由一个太监打扮的人引着走了,大概是从角门进城,然后被关押进那个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吧。
看清了那太监是皇帝身边的刘公公之后,狄青收回视线,和寇准一同下马,趋向城门前,聆听封赏的圣谕。
- 共210页:
- 上一页
- 第120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上一篇:在横滨当守护神的日子
下一篇:武侦绫小路的工具人指南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