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172)
蒋老板的工厂离着大营颇近,他们之前也总打那附近走过,也知道那里招工的要求——会喘气的都有活儿能干,蒋老板的活儿干不完。
他们虽不是精兵,到底是个四肢健全的男人,虽然这么些年的米虫生活过下来已经基本丧失了自理能力,但被逼急了还是能干活儿的。
更何况蒋老板的工厂发的工钱真正不少,可能比禁军的薪俸都不差什么。
禁军的薪俸还会被长官克扣,工厂里的工钱可是实打实地发到自己手里的。
这么一想,失去禁军铁饭碗的心情也就没那么难过了。
新军可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劲旅,手里的刀枪的当真杀过人的,站在那里就是冲天的杀气,震慑一群很可能连鸡都没杀过的所谓“禁军”还是轻而易举的。
见第一晚上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狄青就放下了心。
谅这群禁军们也做不出什么谋定而后动的事情,他先前担心的也只是他们骤然听说要裁军,自己失去了生计来源,一怒之下,热血上涌,凭着一股不平之气,纠结成队来冲击营帐,或者更可怕的,冲击汴梁都城。
既然他们第一晚上已经忍下来了,想必这个气已经是消散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有了这一口不平气,想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闹事,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放下了这颗心,狄青也就可以打点行装,准备去北边检阅驻军了。
而且,此次出行,他还得带着一个包拯。
皇帝要他带着包拯出行,保证他的安全,却又不告诉他包拯出京的目的是什么。
狄青漫不经心地想。
是什么呢?
第109章
御史府里,包拯看着忙忙碌碌地清点行李的夫人李氏,劝道:“夫人,歇一会儿吧,这些活计交给包兴他们去做就行了。”
李氏数了数箱子里十几套的冬衣——现在虽还未入冬,但此时出京的话,很难在年节之前回京城来。
她虽不知道包拯此行究竟是去做什么的,但无外乎是奉皇命出京办差,即使赶上年关,也半点马虎不得。
“不行,”她摇头道:“包兴太毛糙了。我不放心他,还是我自己来收拾的好。这些是你们几个今年入冬的厚衣服,这个箱子重,就压在行李车的最底下,路上不要轻易开,等下雪之后再拿出来换上。秋天轻便些的衣服我放在了那个藤箱里……”
包拯道:“知道了。”
李氏又嘱咐他:“盘缠都在那个碎花包袱里,你叫包兴务必随身带好,不得轻易示人。横竖就是这些家当,路上若是丢了,不好周转。”
又道:“还有些零碎的小东西……”
包拯忽然道:“夫人,你带着父母兄嫂回老家吧。”
李氏疑惑:“什么?”
包拯道:“今天晚上,你也收拾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带着父母兄嫂回老家吧。”
包拯的父母年纪大了,他又是个孝子,不忍抛家舍业地宦游远方。
当年他金榜题名之后,太后与莱国公授予他江南知县的美差,他毫不犹豫地辞官了,想要回家奉养父母。
此举理所应当地触怒了莱国公与太后。
后来还是范仲淹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明白忠孝可以两全,皇帝会将他的父母兄嫂都接到汴梁,让他为朝廷出力之余,也还可以抽空回家侍奉父母。
不过由于皇帝那时候囊中略有些羞涩,为他父母购置的宅院不甚宽阔。于是包拯并未与父母同住,而是另行租住了一方小院。
到如今他官拜侍御史知杂事,按理说也是个不小的官了,可以负担得起一座大宅,将父母接到身边颐养天年。
然他父母年事已高,不宜挪动惊扰,于是这家也一直没搬,就这么分居到了现在。
李氏不解:“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带父母回老家?同在京城住着,时常还能有所照料,难道不好么?”
包拯叹道:“长安居,大不易。京城并非善地,还是将父母送回老家避一避吧。”
又道:“将父母安顿好后,你也不必回来了。都在老家住着吧。”
李氏愣了一愣,听明白他话中的深意之后,怒道:“这是从何说起?什么叫我也不必回来了?夫妻本是一体,你在哪里,我也应该在哪里。哪有两地分居的道理?难道大人打算着辞官不做了,往后要归隐田园,与我一同过男耕女织的日子不成?”
包拯道:“非也。正是因为我还要做这个官,所以你们必须回家。都在京城,实在是太危险了。”
皇帝要他做一件极其容易粉身碎骨的事情。粉身碎骨他是不怕的,可他的家人……
包拯暗叹。
父母年迈,妻子青春,这叫他如何能够放心得下。
他为了皇帝口中的朗朗乾坤而死,心甘情愿。
但是他不能让自己的家人也跟着自己一道踏入这个火坑。
李氏冷笑:“大人这话说得好没有道理。什么叫你要做这个官,所以我们必须回老家?难道我们在京城安分守己地住着,竟然耽误大人做官了不成?朝廷上下,从范相公到城门郎,没听说过哪位官员巴巴地要将家人都送回老家的。”
包拯道:“情况特殊,官家密旨叫我办差,我不好明说,泄露机宜。总之……”
李氏将手中的衣服一摔:“我是你的妻子,什么机宜,什么秘密,你难道不能与我说清楚吗?”
她眼眶微红,语气哽咽:“好好的,忽然就让我带着父母还乡,忽然就不让我待在你身边了。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你也总该与我说清楚了!”
包拯道:“此事说不清楚,总之你就……”
李氏坐在凳子上:“不与我说清楚,我就不走了!”
包拯急道:“你何必在这个时候倔强起来,一招不慎,可是会有杀身之祸……”
李氏道:“我是个安善良民,好端端的,哪会有杀身之祸降在我头上?”
包拯正要说什么,却听窗外咯吱一声响,却是展昭推窗进来了。
见他来了,包拯喜道:“雄飞,你……”
展昭向着他和李氏扬了扬手中的包袱:“东西到了。”
包拯道:“太好了,这下我们总算可以……”
李氏问道:“雄飞,这包袱里是什么?”
展昭道:“回夫人的话,这包袱里……”
包拯高声道:“不许说!”
“……是我托江湖朋友造的假路引。这样大人就可以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出京了。”
包拯怒瞪展昭,却见他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何必对夫人有所隐瞒呢,反正她早晚也会知道。
“假路引?”李氏惊道:“这是怎么回事?”
她转头看向包拯:“不是说官家亲下皇命,叫你出京办差吗?奉旨出京,怎么还需要假路引?”
她是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后来又嫁了个官员做夫人。这一辈子,别说是用假路引,连听都不曾听说过路引居然还能造假呀!
包拯握拳,轻咳道:“这不是,奉的密旨嘛。官家亲命我们隐秘行事,不得惊动他人。用假路引,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李氏忽然道:“公孙先生知不知道此事?”
展昭嘻嘻笑道:“哎呀,他如何不知道呢,连这路引上的字都是他亲笔写的。”
他打开包裹,取出卷成一个卷轴的路引,展开来,向李氏展示道:“夫人瞧,这字迹,咱们的人里面也就只有公孙能写得出来了。”
只见路引上的字迹,工整端正,乏味平板,一看就是官样的字体。
包拯虽然也是个文人,但却是走高端路线的文人,对于胥吏书体一向无有研究。
也就只有公孙策这种和底层打交道比较多的文人,才能掌握这种叫人看了就昏昏欲睡的字体。
李氏叹道:“连公孙先生都跟着你们胡闹。”
- 共210页:
- 上一页
- 第172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上一篇:在横滨当守护神的日子
下一篇:武侦绫小路的工具人指南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