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道系知青(2)
老胡还没吃晚饭,他准备做饭。
江宁自告奋勇地去帮忙烧火,老胡的厨房就在棚屋外面的一个小棚子里,两个土灶,两口打了补丁的破锅,主食仍旧是玉米糊糊,菜是红薯叶。
老胡把叶子和梗分开,做了两道菜,一道凉拌红薯叶,一个炒红薯梗。
做好饭,他邀请江宁一起吃,江宁已经吃过了,他抱着好奇的心思品尝了两道青菜,红薯叶不太好吃,红薯梗倒还不错。
他们吃饭时,一条瘦骨嶙峋的老黄狗过来蹭饭,老胡把最后几口糊糊给它吃。老黄狗狼吞虎咽地吃完,还亲昵地舔了一下老胡的手。
晚饭后,江宁试着散了个步,他没走多远,只沿着棚屋四周慢慢走了一圈。
散完步,天已经全黑了,棚屋里没有通电,点灯又费油。他和老胡便坐在外面乘凉看星星。老黄狗也过来陪着他们。两人的话不多,沉默居多,好在谁也不觉得尴尬。
江宁又看到了童年记忆中的星空,他的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或许,这是上天对我的补偿。我失去的时间和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回归。
这一世,我不能再辜负美好的生命。就先当一个道系青年吧,让生活回归生活本身。
乘凉到10点左右,老胡说一句:“该睡觉了。”
江宁起身回屋,临睡前,他说了一句:“明天我回知青点把行李搬过来。”
老胡说:“随你。”
作者有话说:
这次写一个平平无奇的主角,一个道系青年,执着于自我追求,渴望过简朴逍遥的生活。这一点跟我最近的思考和感悟有关。
我写文大体上跟当时的状态有一定关系。我上进时,主角也上进;佛系时,主角也佛。
哪天主角修仙了,可能是我得道了。当然,如果主角变态了,那是我口味变了,跟作者没关系,作者一直是个老实端庄的好作者。
喜欢的收藏下,不喜欢的就算了,下个文再见。开文老规矩,30个红包,先到先得。
第二章 道系不代表好欺负
次日清晨,天光未亮,隔壁屋的老胡就窸窸窣窣起床了,江宁以前失眠严重,睡眠很轻,对方一动,他就醒了。
老胡有些歉意地道:“把你吵醒了,等我走了你再接着睡。”
江宁说:“我前几天睡多了,这是自然醒。”
江宁因为生病,方朝阳帮他请了假,他今天不用去上工。但他既然已经好了,就该准备上工了。毕竟他是要拿工分的,总不上工,年底分红时口粮都不够吃,家里也不给寄钱,他就得挨饿。
老胡穿好衣裳就离开了。江宁起床,先去洗把脸醒醒神,他没找到牙刷,就折了根柳树枝,戳破树皮,在嘴里蹭几下。柳树皮青涩中还带点苦味。
江宁洗漱完毕,抬眼望着晨雾中的远山近林,这里景色真不错。山川起伏,峰峦叠嶂,空气清新。这在他的那个时代,是风景优美的旅游圣地。但在这个时代,也意味着闭塞和落后。
江宁活动一下手脚,顺便把棚屋打扫一遍,棚屋虽破,但老胡收拾得还算干净,屋里也没什么杂乱的东西,正符合江宁的极简主义风格。不过,这年代是没有极简主义的,东西少基本就是穷。
打扫完房间,他又去房前屋后查看一圈,屋子前后的空地很大,地上种着一片稀稀拉拉的菜苗,因为天旱,浇水不及时,菜苗半死不活。
江宁看着心疼,就去缸里舀几瓢水,浅浅地把菜苗浇了一遍。
昨天喝水时,他就发现了,这里的水碱性太重,即便烧开了喝,也还是味道不好。
给水除碱是怎么除来着?一种是烧开,还有一种是用什么试剂过滤。不过,人吃的水能这么干,浇地的水就不行,量太大了。
江宁等了一会儿,算着大家伙都该起床了,便朝村里走去,他得回知青点收拾行李。
他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怎样给水除碱的事,他正想得入神,忽然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抬头一看,就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伯光着膀子,挑着两大桶粪水正朝他走来。
老伯看见江宁,大嘴一咧,露出一口黄牙,调侃道:“城里来的学生伢,受不了这味儿吧?”
江宁淡淡一笑:“受得了,庄稼一枝花,全靠它当家。”
老伯诧异地挑挑眉毛,哈哈一笑:“哟,你这娃生一场病,觉悟都提高了。”
江宁再次微笑,“大伯辛苦了,等我病好就赶紧复工,也帮你们分担一些。”
老伯很满意地点点头,瞥了一眼江宁的小身板,说道:“没事,现在活不太多,你可以再休息两天。”
江宁继续往前走去,等到了知青点,他发现大家伙刚起床,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正在刷牙洗脸闲聊。
江宁一进去,说笑声戛然而止,大家抬起头来,一齐看向他。
江宁怔了一下,温和地笑着招呼:“大家早上好。”
回答他的是尴尬的沉默。
这时,有个圆脸短发女生端着搪瓷缸子从屋里出来,一看到江宁,眼睛一亮,关切地问道:“小江,你好了?”
江宁猜测这姑娘可能就是高雪华,他冲她点头:“好了,我今天来收拾行李。”
高雪华昨天已经听方朝阳说过了,江宁要搬到棚屋去住,她其实是不赞成的。
她想了想,劝道:“小江,我不建议你搬到那边去,一是那儿住的人跟咱们的阶级成分差距太大,对你以后的发展不太好;二是棚屋夏凉冬也凉,你的身体会承受不住的。”
高雪华的声音一落,院子里就有个身材矮胖、带着眼镜的男子开了口,“雪华,你别劝了。你没看人家宁愿跟专政对象住一起,也不愿意跟我们住一起嘛。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跟那些臭老九和劳改犯臭味相投。”
大家虽然不喜欢江宁,但也觉得这话有些严重了。
高雪华红着脸反击道:“袁国兴,你这样说不合适吧?江宁可是货真价实的工人子弟。”
江宁记住了袁国兴这个名字,他虽然打算过道系生活,但不代表要过窝囊生活。该反击就得反击,否则以后永无宁日。
他先感激地看了高雪华一眼,冲她点头致意。之后再盯着袁国兴,用严肃的语气说道:“袁国兴,我以前以为你只是看不惯我,我以为我们之间只是人民内部矛盾。我没想到你竟是这么想我的。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想污蔑我,挑动人民内部战争?还是说你有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袁国兴惊讶地看了江宁一眼,他没料到这家伙反应那么快,以前这人一到吵架辩论就急得说不出话来,吵完后,他又耿耿于怀,几次之后,大家都不喜欢他,觉得一个男生却那么小心眼,还记仇,一点都不大气。
江宁不给袁国兴反驳的机会,清清嗓子,义正词严地说道:“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来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棚屋的那些人是来接受劳动改造的,我们知识青年,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老乡们监督改造这些人。我经过这两天的考察,发现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可以改造好的。所以,我思索再三,决定搬过去,近距离地改造他们,影响他们。让他们早日走上正道。”
袁国兴嗤笑一声,讥讽道:“江宁,以你的觉悟,还轮不到你去影响他们。”
江宁似笑非笑地看着袁国兴:“哦,你的意思是我觉悟低,轮不到我。那你觉悟高,能轮到你,你愿意去吗?”
袁国兴:“……”
江宁步步紧逼:“袁国兴同志,请你回答我,你愿意去吗?”
袁国兴觉得不回答是不行了,他支支吾吾道:“不是我不愿意,是因为我觉得没这个必要。”
江宁抓住这个机会,对大家说道:“你们听听,这就是袁国兴同志的觉悟,别人去干事,他讥讽人家觉悟不够;人家请他去,他觉得没必要。什么是他觉得有必要的,那就是污蔑打击自己的同志。我病了三天,他不闻不问,我不在意,因为我觉得你们大家都忙着上工,可能是没时间;但我一回来就被他猛烈攻击,这就有些让人心寒了。这是趁我病,要我命啊。说好的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呢?他这是秋风扫落叶般的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