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开书坊 下(57)
不知不觉间,日头走到了正南方向的天空,司天监内的报时钟发出鸟鸣流水声。
“吃饭么?”陈燧问道,一边凑过来看宋凌霄在纸上写了什么,发现他已经抄满了五页纸之后,不由得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怎么样,厉害吧!”宋凌霄得意地弹了弹纸,抄书的本事,他绝不逊于那些文书先生!而且他的工具更好使,比毛笔写的快多了,也不需要蘸墨水,直接上就是。
“不错啊,不过你这错别字有点多。”陈燧还真的认真看起来。
“这不是错别字!”宋凌霄说,“这是简体字……嗯,应该说是异体字。”
简体字不是凭空而来的,几乎所有简体字都能在古籍中找到对应的异体字,所以就算古代读书人穿越到现代,也不至于不认识简体字,如果真的不认识,只能怪他读书少。
而这些简体字,也是古代人在抄书过程中,化繁为简的智慧结晶。
两人正在讨论着宋凌霄抄书的结果,门前忽然传来脚步声,宋凌霄吓了一跳,赶紧把桌上的纸全都搂到袖子里,传送到虚拟仓库。
这司天监本来就没什么人,藏书处更是少人来,陈燧带着宋凌霄大摇大摆进来抄书,宋凌霄本来还挺紧张,想着是不是要遮掩一下,结果进来之后发现根本没人,便也放松起来。
而现在!却突然有人来了!
宋凌霄抬头看去,只见是个穿着监事常服的肥胖男子,长着一头黑色小卷毛,头顶微微有些秃,鼻梁高挺,眼眸深邃,轮廓立体——竟然是个老外!
陈燧站了起来,迎上去,同那老外打招呼。
老外彬彬有礼地双手合十,冲陈燧行了一礼,用一口标准流利的中文说道:“王爷,恭喜您凯旋而归,外面已经传遍了您捉住鬼方王的好消息,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回来了。”
陈燧也回了礼,回过头,冲宋凌霄一招手。
宋凌霄走上前,也学着老外的姿势跟他行了一礼,老外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是我的内侍,小凌子。”陈燧顿了顿,现编了一个名字,“这位是司天监的季利安监事,主管天文,他是西方来的天主教传教士,以后你来抄书,遇到什么困难,找他就行。”
显然,陈燧事先已经跟季利安打过招呼了。
宋凌霄也从突然见到一个老外的惊讶中回过神来,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天主教传教士在司天监担任监事,比如有名的汤若望,南怀仁等等。
所以,这个架空的王朝大兆,其实并不是一个割裂于世界史的国度啊。
宋凌霄已经开始思考从阿拉伯运点咖啡回来喝喝的可行性了。
“小凌子,你好。”季利安友好地伸出手。
咦,这是要握手吗?
陈燧发现宋凌霄愣了一下,本来想提示他这是西方的礼数,没想到宋凌霄反应迅速地把手伸了出去,和季利安默契地握手。
季利安有几分喜出望外,这个小凌子真是人如其名,很灵啊。
宋凌霄心下也是十分开心,突然在这习惯行叉手礼、拱手礼的古代,跟一个老外握手,实在是神奇的体验。
他现在就很想拉着季利安问问他从哪儿来的,欧洲现在是什么局势,法国大革命开始了吗,七国大混战怎么样了,英国有没有开始大航海……
等等,如果真的相当于明代的话,现在开始发展工业和海运,说不定就可以迎来大兆日不落帝国的新时代,改写历史,统一地球……
中午,陈燧带着宋凌霄在司天监的食堂解决午饭问题。
为了满足季利安还有其他几名外国人公务员的饮食习惯,司天监的食堂提供奶制品、煎蛋和一些稀糊糊的豆子。看得出来,食堂大师傅有些手足无措,这些食物吃到嘴里还是炒菜的味道。
“没错,这是每个明穿人的奋斗目标!”宋凌霄坚决地说道。
“什么?”陈燧发现他从见到了季利安之后就有点神神道道的。
“啊……但是太累了……”宋凌霄伸了个懒腰,“光是抄个书都能把累死,我还是适合当咸鱼。”
“你想吃咸鱼吗?”陈燧皱眉,不知道那种腌制品有什么好吃的。
“不想,咸鱼那么可怜,为什么要吃咸鱼?”宋凌霄扒拉了几口稀糊糊的豆子,突然想起来什么,嘴巴鼓囊囊地,抬起头来,含糊不清地问陈燧,“你……怎么想的……小凌子……是什么鬼!”
“事急从权,还是你想叫小霄子?”
“我还……大孝子呢。”宋凌霄把豆子咽下去,喝了口奶,这嘴里的味儿更串了,还是喜欢正经炒菜,“算了,那就小凌子吧,就是我不太喜欢这个‘零’字!”
“真麻烦,”陈燧把自己拿的清炒时蔬推到宋凌霄面前,“食不言寝不语,吃完了再说话。”
就你事儿多,宋凌霄扒拉了两口菜,一边想道。
……
陈燧带着宋凌霄去了一次司天监,宋凌霄收获颇多,将《天象目录提要》中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抄写下来,拿回去让文书先生誊录一份,然后叫云澜转给作者,看作者需要参考哪部分的资料,他再去有针对性地抄书。
抄了一天下来,宋凌霄只觉得自己的手要断了,为什么别人的外挂都有“过目不忘”,目光扫描电子档,或者是直接给你一个手机,你想看啥上面都有……之类的功能,他的外挂却只有一个检索功能!
云澜像得了宝一样捧着《天象目录提要》,望着宋凌霄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敬佩,也就是在这种时候,宋凌霄的内心才稍稍感受到了一丝付出劳动后获得报酬的满足感。
不管怎么说,只要韩知微能写出牛逼的故事,付出一些努力,是值得的。
接下来几天,宋凌霄屡屡去码头上送南方老板们,老板们分批返回,载着一船一船的《连载小说月刊》回去,宋凌霄望着码头上沉甸甸的货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凌霄书坊发展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快,这样看来,不出两年时间,他就可以把期刊这个连载平台搭建起来,然后,有平台在,培养起新作者,孵化新作品,就容易得多了。
十二月初一,又到了置办年货的时候。
西南市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市场上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南北客商带着他们的货物聚集于此,当然,凌霄书坊的销售渠道也早早铺上了,这样大流量的时机,精明如梁庆一定不会错过。
梁庆回想起一年前他在西南市场八个销售点卖《金樽雪》的时候,不由得唏嘘,短短一年时间,销售形势已经颠倒过来了,现在不是他求着别人搭上年货一切卖,而是别人求着他让他授权捆绑销售,现在的年货没有一册《连载小说月刊》作为搭头,都不够时髦了。
梁庆穿着一身羊皮袄,登着一双羊皮靴,头上戴着孔雀翎翻毛小帽,俨然一个富家公子,他不疾不徐地走过街道,随时关注着街两边商铺的情况。
这时,他突然看见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猛一眼扫过去,他心里咯噔了一下,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没想明白是哪里不对。
待他走出一丈地,方才一捶手心,立刻反身回去。
走到一处卖包子的铺子前头,从铺子旁边拿起一册装帧简陋、素面题字的书,高高举起,问那包子铺的老板:“诶,老板,这书是哪里来的?”
这一册书,它好巧不巧,就叫《连载小说月刊》!
“从书商那进的,嘿嘿,这位客人,一看您就是外地来的富商吧?您可知道这书是什么来头?”包子铺老板津津有味地说起来,“这书是咱们京州城现在最火的一种刊物,比清流书坊的举业书,建阳书坊的通俗小说,都要火!而且只有京州才有,您可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