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61)
“东家说了,让老刘跟着你。一心堂在临州有一处房子,借给你住,东家已经派人安排好了。”
“……这未免太过了。”
张副掌柜不以为意:“我们在青川县做生意,每到考前,都会赞助考生。”
这是历年来的惯例。
只不过往些年赞助考生的方式与别的生意人一样,只是给程仪,今年不同罢了。
“只是借住而已,你若是拒绝了,东家反倒是会不高兴。”
“举手之劳罢了。”
宁颂最终还是没有拒绝一心堂的善意,一是双方合作已久,建立起了信任,早已经过了斤斤计较的时候。
二,无论是他还是私塾的其他学子,都需要地方落脚。在短期之内,他难以找到同样的地方。
“你们尽管住,打扫卫生和做饭的都安排好了。”
听到宁颂提出想要收留同窗的要求,张副掌柜看起来更高兴了。
宁颂也明白对方的立场,在小处与读书人结缘,只有开心的份儿。
“一心堂的分店在临州,到时候有事尽管去找。”
张副掌柜怕宁颂客气,讲话说得更为直白:“东家很看重你,若不是最近朝堂变动,他恐怕是要亲自去临州陪你的。”
对于东家来说,这比日常的业务还要重要。
“我明白。”
宁颂领这个情。
解决完出行与到达之后住宿的问题,临到离开时,宁淼与宁木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
昔日,宁颂出门一两日,这两个小家伙就跟着刘大娘一起生活。
可这一回他去府城,先不说一来一去时间得半个月,就说刘大郎也不在家,也自个儿也觉得不安全。
“我来替你带吧。”周秀才提议道。
“郑墨也放我这里。”
与周秀才不同,郑夫子今年还打算考一考乡试,试图更进一步。到时候,也是要与宁颂一起去临州。
如此一来,郑墨就是一个需要寄养的儿童。
“一个孩子也是带,几个孩子也是带,有什么区别?”
按照周秀才的说法,按照宁颂的人际关系,若是不将宁淼与宁木寄养在周秀才这里,就得去麻烦张家。
“我那亲家倒是挺愿意的。”
张老爷子恨不得立刻让宁淼与宁木改姓成张。
宁颂先到这里,打了个寒颤,立刻同意了周秀才的提议。
回到家里,刘大娘对于他这个选择也没有意见:“周老爷子是让人放心的。”
到了这时候,宁颂才知道,原来刘大娘与周秀才的夫人昔日是闺中好友。
“这感情好,你们走了,也让我们几个老的放松放松。”
话虽如此,在宁颂离开时,仍然不甚放心,交给了刘大娘二十两银子。
“客气的话我不说了,家里就拜托您了。”
“若是有事,去找一心堂。”比起张家,在宁颂心中,一心堂仍然是最高优先级。
“安心。”刘大娘摆摆手,将满心忧虑的宁颂赶走,“谁不知道两个小的是你弟弟妹妹,现在谁敢欺负他们?”
谁不知道张家对宁颂的看重?
交代完这一切,宁颂总算踏上了远行的道路。
临走前,宁淼与宁木追着他,送了很远。
“回去吧。”宁颂同他们招手。
“哥哥,哥哥!”宁淼仍然跟着车跑。
刘大娘抱住了宁淼,将她抱了起来:“他会很快回来的。”
宁淼眼睁睁地看着牛车离开,将脑袋埋在了刘大娘的肩窝里。
“你哥给你留了礼物。”
刘大娘拉着宁淼与宁木回家,将宁颂前一天交给她的东西拿出来;“一天练一页大字,等到写完,你哥哥就回来了。”
宁淼伸手摸了摸崭新的纸和笔,点点头。
拿着路引,宁颂一行人走得颇为顺利。
路上吃饭不容易,宁颂临走前刘大娘帮忙做了不少饼,配合着宁颂照搬现代的自制调料包,都囫囵地凑合了过去。
“这已经很好了!”
郑夫子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出门,相比之下,这一回已经是再舒适不过了。
到了临州,宁颂还未来得及感慨这府城的繁荣,就听到储玉说要离开。
“干什么去?”
由于一心堂的赞助,再加上有刘大郎这个擅长行路的前货郎,私塾里这一回参加府试的考生都选择同宁颂一起出发。
一起出发,自然住在一起。
储玉自然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他一路上沉默寡言,到了府城,忽然提出了要离开。
“你有落脚的地方么?”宁颂将人拉到一旁,问。
“……有。”
储玉犹豫片刻,才道。
宁颂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反倒是皱了皱眉,问:“你家又出什么事了?”
县试结束放榜,储玉考了第三名,那时候不光是郑夫子,储玉本人也很开心。
谁知道回了一趟家,就开始神游天外,闷闷不乐。
能让储玉郁闷的还有什么?用脚趾想都能想出来。
“我才知道以前的一些情况。”储玉神情复杂地看着宁颂,仿佛也在犹豫自家的“家丑”该不该说。
最终,他选择了沉默。
“我家在府城有一门亲戚。”
“行。”宁颂点点头,塞给了储玉五两银子,“别耽误了考试就行。”
塞完银子,宁颂就转头走了。
储玉只是同窗,不是自家晚辈,宁颂当然没必要将对方从头管到脚。
剩下储玉一个人拿着银子,懵懵地站在原地,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情更复杂了。
“记得还钱,和之前的一起。”走了几步,宁颂转头来,说道。
“……好。”
储玉被这个回头搞蒙了,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的郁结却莫名地消散了。
他弯了弯嘴角,拿着自己的包袱,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离开。
对于队伍里少了一个人这件事,其他人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有郑夫子好奇地问了一句,在得知储玉亲戚在府城之后,也就没有多问了。
不一会儿,一心堂的人来了。
从刘大郎手中接过马车,得知这一群人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府城,便热情地给他们介绍。
“这临州不但是府城,还是咱们这一片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四面八方的,要往各出去,都要经过咱们临州。”
“除了热闹,咱们省的巡抚衙门、布政司同其他两司,都在临州。”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宁颂懂。
“当然,临州最惹不得的,还不是这些官老爷。”引路人故意卖关子,引起学子们的好奇。
“那是谁?”
在进行这番讨论时,他们的车刚刚走过了闹市区,来到一块相对安静的区域。
“喏,你们看。”
随着引路人的手势官方,学子们下意识朝着东边看去。只见长长的围墙,围住了一片区域。
眺望而去,是一片繁复的建筑群。
无论是影影重重的雕梁画壁,还是伸出墙外的绿枝,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什么?”
“临王府。”引路人很满意学子们的配合,干脆揭晓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