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144)
是战场厮杀刀剑无眼,还是中了敌人的阴谋暗算,抑或者袁术翻脸无情……?
包括兄弟倪墙这种极小极小的可能性,他甚至都想到了,目光不禁在孙权身上淡淡掠过……应该是自己想多了吧?
“哈哈,吾弟有大帝之姿!”
孙策倒是心大,对尚未出现的危机毫无畏惧,反而将年少的弟弟高高举起,殊不知这几日其部下人心惶惶,几员忠心老将更是大半夜守在他门外。
突然被高高举起的孙权很是无奈,总觉得自己似乎被兄长当成了玉玺之类的皇帝象征,他出声提醒:“大兄你日后须得注重自身安危,不要再这般莽撞了……”
与此同时,水镜中的画面变得阴森森,背景音乐也变得低沉,莫名惊悚。
“衣带诏”这一特殊事件的密谋过程,与最终黯然落幕的结果,都呈现在众人面前。
汉光武帝刘秀沉沉叹口气,惋惜道:“大汉落到如此地步,非一般人可挽回。刘协能有此魄力,已胜过许多亡国之君。若生在太平之时,不失为守成之主。”
反正和之前看过的朱祁镇对比,这位后辈子孙的表现已经让汉光武帝刘秀知足了。
——至少没有让他这祖宗面上无光啊。
而秦始皇嬴政则是忍不住想起同样颇有魄力,诛杀赵高,却因大势难挽而投降刘邦,最后又被项羽所杀的秦王子婴,让他一时感慨万千:“设若某些亡国之君早些年出生,境况或许都有不同。”
譬如这刘协,倘若在汉灵帝刘宏还未败坏东汉最后一点家底的时候登基,也许大汉不会这么快完,谁让他在刘宏的后面呢?
大秦又何尝不是如此?若是将子婴放在胡亥的位置上,即便最终天下倾覆,但恢复战国格局,保住秦国本土应该不成问题。
一想到这些事,就忍不住想揍儿子。秦始皇嬴政在内心默念三遍太医所传秘诀“平心静气,养生长寿”,这才平复了心情。
与此同时,许多人也注意到盘点的主角刘备在“衣带诏”这一事件之中的牵涉——董承等人企图在许都发动叛变之时,刘备被曹操派出去攻打袁术,恰逢袁术战死,早就想脱离曹操,并且参与衣带诏密谋的刘备干脆杀死徐州刺史车胄,重返小沛!
与此同时,仙人的旁白响起——
【尽管曹操对刘备十分赏识,一心兴复汉室的刘备又岂会屈居“汉贼”曹操之下?趁着讨伐袁术这个机会脱身而出的他重返小沛后,各郡县之人纷纷叛曹来归,人数达数万人,于是刘备与袁绍结盟,共抗曹操。】
【此时官渡之战在即,袁绍与曹操之间的战火一点即着,刘备本以为曹操当全神贯注应付强敌袁绍,谁知曹操竟亲自率军来攻,令刘备遭遇人生至今最大的惨败——好不容易聚集的部队全部被曹操收编,妻儿都被曹操俘虏,麾下大将关羽也被活捉。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的他狼狈逃到青州,在袁绍之子袁谭的接应下前去与袁绍相会。】
【而被活捉的关羽也不顾曹操的器重挽留,重归刘备麾下,令刘备不胜欢喜。】
【好景不长,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创造了华夏历史上新的传奇,刘备只能再次落跑,投奔荆州牧刘表。】
看到这里,饶是乐观心大的汉高祖刘邦都忍不住想为这位后世子孙鞠一把泪。
——这也未免太惨了点吧?
他实在忍不住吐槽:“乃公瞧着这实在不像是开国之主的气象,割据一方都不行……谁见过打仗败多胜少、四处逃亡的诸侯?”
看到现在,这刘备有几场像样的胜仗吗?而且一块稳定的地盘都没有,在天下间不断流浪,形同流亡,能有什么希望?!
丞相萧何敏锐地点出了问题所在:“这位昭烈帝身边,缺乏一位指点江山之人。”
如今刘备身边出场最多的就是关羽张飞赵云这类武将,却不见规划未来的谋主。殊不知汉高祖刘邦在韩信之外还有萧何、张良,有汉初三杰共同辅佐,这才定鼎天下。
可刘备却完全是瘸腿在走路,走都走不稳,又何谈奔跑如飞?
不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继续沉沦。
熊熊大火在镜中燃烧,刘备至今难得的一场大胜——博望坡之战出现在众人眼前。
而这仿佛只是一时的辉煌璀璨。
在这之后的画面中,再无如此酣畅淋漓的胜利,也再难见到意气风发的刘备。
【寄居荆州的刘备过得并不如意,刘表用他驻扎新野、抵抗曹操的同时,也对仁义之名无双、豪杰义士相投的刘备十分防备。】
【时光如水,一年又一年过去,刘备已经年过四十,仍是壮志未酬,寄人篱下。】
云雾变幻,镜中现出一方宽敞的大殿。
殿中宾客列席而坐,刘备在其中并不起眼。不多时,他起身离席,前往如厕,再回来时慨然流涕,令刘表十分不悦——好端端的宴会,你搁这哭丧着脸干嘛呢?
“我从前日日不离马背,大腿肉都消了。而今许久不曾骑马上战场,大腿肉又重新生了出来……”
面对刘表的责问,刘备抬起犹带泪痕的脸,发出痛苦的长叹。这一声痛苦的叹息,仿佛击中了水镜之前每个人的心,让李广等老将都发出了感同身受的叹息。
他们望着镜中的刘备,仿佛看到了自己。
“……日月飞驰,我就要老了。却至今还未建功立业,正是因此而悲伤啊!”
【——这就是“髀肉复生”的典故。】
【此时的刘备毫无疑问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前途一片黑暗,不见半分光明。】
【不过没有关系,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就要到来,一个就连名字里都散发着明亮光辉的男人,将为刘备照亮他的前路!】
【而现在,这个人正耕读于隆中,默默坐观天下大势,等待他心中的明主到来。】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时年47岁的刘备三顾茅庐,与27岁的诸葛亮相会于隆中,终于赢得这位“卧龙”的青睐。】
【名传千古的“隆中对”新鲜出炉,驱散了刘备的茫然,为他指明了未来之路!】
第93章 赤壁之战
随着盘点一路播放,水镜前的众人仿佛追随着刘备的视角一同经历了他郁郁不得志的前半生,看着他在公孙瓒、曹操、袁绍、陶谦等人之间不断流浪,漂泊半生依旧是无兵无城,除了名望,一无所有。
再听他感慨那一声“髀肉复生”,某些共情能力强、感情丰富的人都差点落下泪来。
惨,太惨了。
并非他在物质上有多么贫瘠,而是无论如何努力始终无法实现目标、苦苦挣扎半生依旧徘徊无路,对于任何一个心怀大志的人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
尽管刘备的经历是否坎坷与他们无关,但就算追小说都会有人因为过于虐主而感到憋屈呢,更何况如今是追真人版故事——某种意义上大家也算是“看着”刘备长大的,当然更想看到他乘风破浪的传奇。
直到诸葛亮的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
听完一篇洋洋洒洒的隆中对,许多人已经痴了:“高屋建瓴,此人真是大才!”
天下局势和刘备的处境就在诸葛亮三言两语间被剖析得明明白白,让人瞬间就明白了之后的路该如何走,难怪刘备忍不住发出感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萧何、霍光这些顶流大佬第一时间给出了高度评价,而大汉的历代明君同样通过这一篇《隆中对》见识到了诸葛亮的才华。
一个个只恨不能把人扒到自己的碗里来。
刚才还在感叹刘备缺乏一位统筹规划型人才的萧何不禁露出一个微笑:“看来人选已经出现,昭烈帝不必再彷徨无措了。”
至于一般人,虽然听不出《隆中对》的精妙,但从仙人对诸葛亮的盛赞中也大概明白过来,这必然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大才,或许他之于刘备便如萧何于汉高祖一般。
情绪压抑许久的众人不禁露出惊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