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84)
“喜讯!我校大四的赵毅同学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
“喜讯!我校大四的孙珥同学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
“喜讯!我校大二的季知行同学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明明可以在一条站内短信说完的消息,非要分成四条来发,可见学校有多得意多骄傲了。当然,一下子有四篇论文上稿国际顶级期刊,也确实是非常振奋人心值得骄傲的好消息!
要知道,即使是燕大、水木大,能成功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的论文平均一年也只有16篇而已。而好一点的985大学一年能发个四五篇就算很不错了,排名靠后的985大学更是往往两三年也只有一篇。
比如广陵大学,近五年总共就只有1篇《Science》和1篇《Nature》,如今一口气上了4篇!还都是正刊!
校长收到消息的时候差点激动得脑溢血,立刻要求办公室群发站内短信和全体学生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还要定制一批大红条幅挂起来!
彭佑等三个舍友瞪大了眼睛看着颜久昇:“你真的上了《Science》?!”
颜久昇盯着手机里的站短还在发愣,这说的真的是他吗?他上周才刚投稿啊,一般不得一两个月才能知道结果吗?
听见彭佑的问话,他直愣愣地抬起头:“我也不知道……”
“你……”彭佑绝倒,干脆自己搜索《Science》官网,打开一看,官网今天刚更新了本周刊物的封面与目录,颜久昇和季知行的大名赫然在列!
彭佑瞪大了眼睛,把手机糊到颜久昇脸上:“看!你真的中了,季知行也是!”
另一边,赵毅和孙珥也在《Nature》官网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二人激动之余也有些疑惑,怎么会这么快就过稿了?切换页面查看投稿状态,真的已经变成了「Pleted Accept」!
杜吉看着手机里的站内短信,久久不肯抬头,不可能!不可能!
他颤抖着手打开《Nature》官网……极不甘心地看到了赵毅、孙珥的名字,而且通讯作者都是阎安瑾。
所以,研究生生涯还未正式开始,他就已经又被赵毅、孙珥压了一头了吗……
一家店里同时有三个学生上稿顶级期刊,来烤吧的老板也出来表示祝贺,给两个桌子都免了单。
杜吉没脸再待下去,心里愤愤不平地咒骂着离开了。
学校里,季知行刚考完理论力学,才出考场就被团团围住表示祝贺。他这才知道,原来已经过稿了。
对于投稿状态,颜久昇是没信心不敢看,赵毅和孙珥是忙着期末考,而季知行是知道审稿周期长不必急着看,所以四个人竟然都是从别人口中才得知成功上稿的消息的。
当天,校长就迫不及待地召集阎安瑾和四个学生来个大合照,这是广陵大学校史上光辉的一笔!而且算算时间,差不多到了今年的高考生填志愿的时候了,这是多么优秀的招生素材啊!
季知行看着那五朵大红花,在心里吐槽校长的审美,这也太劝退了!
校长乐呵呵地捧起硕大的一朵,想给阎安瑾绑上,被阎安瑾平静地看了一眼就「哦呵呵」尬笑着跳过他,绑到颜久昇身上去了。季知行等人还没练出阎教授暗藏杀机的眼力,只得认命地被大红花劈头盖脸地绑住。
大洋彼岸,《Science》和《Nature》的主编在看到对家的本周期刊后,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本来都以为本刊收到了唯二的防护凝胶相关论文,为了保证本刊在这个新兴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紧赶慢赶着跳过常规流程直接插队发到本周期刊上。没想到,竟然还有漏网之鱼……
广陵大学同一时间在顶刊《Science》和《Nature》发表了4篇论文的消息自然也上了媒体新闻,很多人都还记得季知行的名字,所以相关新闻点击量骤升,很快就上了热搜。
“哈哈哈,第一眼没看到季知行,先看到四朵大红花,还挺喜庆。”
“我怎么记得他才大二啊,这就发论文了?”
“人家去年就能搞定连博士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了,发论文有什么稀奇的。”
“看到标题还以为发论文的是教授呢,没想到竟然是四个学生,广陵大学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强了?”
“咦,这四个人的论文都是同一个选题的啊,防护凝胶是什么?没听过啊。”
“通讯作者都是「阎安瑾」,他们四个应该都是这个导师的学生,那防护凝胶应该就是这个导师的项目了。”
“门下4个学生同时间在顶刊发文章,这个导师的学术水平简直逆天啊!”
“他是硕导吧?不知道主要是什么方向的,明年打算考研了,想报他。”
网上围绕论文选题讨论了一会儿,热度就降下去了。然而,从这一天起,「防护凝胶」四个字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所有媒体渠道。
《华夏自主研发高性能新材料防护凝胶》
《未来10年,这种新型材料必将颠覆我们的生活!》
《世界前沿技术,大学教授带领4人团队,造就逆天新型材料!》
《又一项黑科技!经典物理和高分子化学理念完美结合,防护凝胶横空出世!》
《超级神奇的防护凝胶,让你重新认识科学》
《惊!世界最大军火商向华夏派出60人团队竟是为了这种材料》
……
各种传统媒体、新媒体都在争相报道同一种新型材料,这样的盛况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妈呀,点开这条是防护凝胶,点开那条也是防护凝胶,这玩意儿就那么厉害?”
“昨晚的《联播新闻》特地花了8分钟来报道这种材料,你说厉不厉害?”
“哈哈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联播新闻》播放那么不严肃的画面,锤子砸西瓜,飞箭射气球,还扔鸡蛋……”
“这也是为了证明防护凝胶的防护性能有多优越嘛,不过,西瓜、气球、鸡蛋都安然无恙还是惊到我了,果然黑科技啊!”
“要是新闻没有夸张的话,那这简直就是保命神器啊!”
“我觉得即使不能保护我一口气跳5楼不送命,但至少也能帮忙把伤害降到最低。”
“快点生产防护服吧,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挑战各种极限运动了!”
“如果有这种软铠甲,很多家长应该都能放手让小孩子去尽情活动了,不用过分地担心受伤。”
“如果能推广普及人手一件的话,那以后碰到摔倒的老人就比较不用怕扶出事来了。”
“我只希望各大手机厂商快点跟进,把手机外壳都换成这种材料!”
“没人注意到新闻最后提到的马丁公司吗?那可是世界最大的军火商之一啊!”
“看到是看到了,就是不知道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
“不管什么样,这种材料握在我国手里,对我们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广陵大学的学生们在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时,除了与广大网友有相同的感叹外,更有一种别样的与有荣焉——研发出这种材料的可完全是他们学校的教授和学生啊!
季知行本来就是广陵大学的风云人物,这些新闻无非就是让他变得更加闪闪发光。而阎安瑾的名声则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不怎么称他为「阎王」了,而是规规矩矩地改称一声「阎教授」。
不过,在考完《数学物理方法》后,物院大部分学生的想法立刻倒退,一致觉得还是「阎王」这个称号更适合他。
很多人从出考场就一直在控诉这门考试的难度,一走到宿舍楼楼下,就迫不及待地把下学期不用再学的《数学物理方法》书扔到垃圾桶里了。
“我一出考场就想扔它,要不是怕阎王看见,我何至于多忍它这10分钟!”
“呔!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这玩意儿了!”
“我再多看一眼封面就要吐了,扔掉扔掉!”
不过十几分钟,宿舍楼下的大垃圾桶里就堆满了蓝绿色封面的《数学物理方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