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104)
就如很多人在网购时,一开始可能对某样东西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一旦发现这样东西下架了,反而会百爪挠心地想要购买。
季知行此时的心态约等于此,原先他还抱着末学后进的谦虚之心等着学术编辑及外审专家斧正,如今被极其干脆地拒稿后,反而激起一股傲气——我还没大学毕业怎么了?我出身华夏又怎么了?我非得叫所有人对这篇论文心服口服不可!
阎安瑾看出季知行的窝火,知道这时候不能再火上浇油,安抚道:“规避学术歧视的事我来帮你想办法,你自己再看看如何将论文修改得更严谨。”
他当然知道季知行论文可能存在的「不严谨」完全是因为受版面所限,但这是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几乎是无法规避的。所以,季知行只能继续斟酌提炼推导过程,以便让学术编辑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理解这篇论文的价值。
不过,季知行已经有了新的想法:“老师,您觉得如果我把论文的内容拆开来分别投稿,这样可行吗?”
379页的推导过程压缩到短短5页,再怎么提炼,丢失大部分细节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很多细节还很关键,但他只能选择保留更关键的细节。
可是,就如黎曼在《论小于给定数值的素数个数》这篇论文里留下一句「证明从略」,是因为他认为这段性质证明属于可以删去的部分。但事实上,自他英年早逝至今,仍然没有数学家能完全推导出这一句「证明从略」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所以,即使他再一次斟酌提炼推导过程,也仍然可能面对学术编辑对论文某部分细节空缺的逻辑质疑。
为了规避这种制约因素,季知行觉得可以把过于丰富的内容拆解开来,分成几篇论文来发。
阎安瑾肯定地点头:“这样也好,也便于学术编辑与外审专家理解。”
季知行反复推敲了几天后,决定把论文拆成七个选题:
“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物理现实的联系”
“证明NS方程解的光滑性”
“应用NS方程对物理漩涡湍流普遍性质的计算方法与验证”
“NS方程的二维情形即时模拟”
“NS方程的三维整体光滑解构建”
“微观下NS方程的精确解与应用研究”
“NS方程的通解算法研究”
这七个选题有的侧重物理实际,有的侧重数学思维,可以分别选择物理与数学方向的期刊来投稿。
确定好选题后,季知行一天写一篇,只用了7天就都写好了——这可比压缩推导过程要容易多了!
把论文交给阎教授指点过后,师生俩一起筛选合适的投稿期刊,最后选定了物理方向的《现代物理评论》(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和《物理报道》(Physics Reports),这两家都是物理方向的顶刊,影响因子20多。
另外,数学方向自然是选择数学四大顶刊中除《数学新进展》以外的三家。再加上综合性非人文类科学期刊《Science》和《Nature》,总共七家期刊。
就影响力而言,《Science》和《Nature》其实是最大的,季知行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就发表在《Science》上。这回第一次投稿之所以没有选择《Science》或《Nature》,是因为他觉得NS方程的相关论文更适合发在数学专门类的期刊上。
不过,现实证明,数学专门类的期刊编辑未必更慧眼识珠。
阎安瑾将期刊目录又斟酌了一遍才说道:“就这七家吧,等到哪一家期刊先登出你的稿件,你再把那份初稿投递到那家去。”这样是最稳妥的方法。
期刊筛选好了,季知行先是松了口气,可看着这一溜的英文又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国内不乏科学期刊,但目前,无论是科研人员、高校还是科研机构,写出有价值的论文后都会优先向国外期刊投稿。就如同在燕大与哈佛之间,九成九的人都会选择哈佛。
这是受到现实因素影响的。
根据现行的条条框框与评价指标,在国外期刊发论文确实在应聘、评级、评奖、晋升、立项、经费申报等各方面都更有好处,因为论文质量是通过影响因子来计算的。
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如今是69.504,其51本子刊中,影响因子最低的也有8.089;数学四大顶刊中,影响因子最低的《美国数学会杂志》也有4.405。
而在国内,数学领域最好的期刊《华夏科学:数学》影响因子只有0.956。客观存在的现实差距让国内的科研人员不得不舍近求远,而季知行现在也在做这样无可奈何的事。
师生俩都沉默了很久,最后,阎安瑾拍了拍季知行的肩膀,鼓励道:“努力吧!”
虽然没有说努力什么,但季知行明白阎教授的意思。仅仅伤感于客观存在的差距是无济于事的,要改变这种苦涩的现实,必须要一代代人付诸努力与实践。
季知行慢慢收拾好论文,目光落在叠在最上面的论文初稿上。这份论文集中证明了NS方程的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并求出其通解,如果之前能顺利在《数学新进展》发表,必然能引起整个学术界的轰动,而《数学新进展》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他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老师,您觉得我把这篇论文投稿到《华夏科学》怎么样?”
阎安瑾一愣,然后脸上绽放出他这辈子最灿烂的笑容:“很好!非常好!”
他没有说什么影响因子、什么学术声誉,现在跟季知行提这些是侮辱了他那颗炽热的心。
本来按原先的计划,那份初稿要慢一步投递的,现在也不必等了。季知行打开各大期刊的网站,把七篇分论文与一篇集大成论文一口气都投递出去。
干完一件大事,季知行心里的石头暂时落地,他跟阎教授道别,打算回宿舍休息休息,这些天连着写7篇论文确实耗费了不少精神。
阎安瑾看着季知行离开后,拿起手机翻开通讯录,在几个姓名之间犹豫了半晌,最后选定了一个号码拨出去。
高霄看到手机上的来电显示时,眼睛差点脱眶而出。他迅速揪过来一个学生,指着手机问道:“这两字怎么念?”
学生不明所以地看了一下,念道:“阎王?”
高霄大叫:“妈呀!我真的没看错!”
把用完的学生丢到一边,他赶紧接起电话:“我的天啊!天上下红雨啊!太阳打西边出来啦!你竟然也有主动给我打电话的一天啊!”
自老阎离京至今这么多年,从来都是他单方面主动联系,就是大过年的也不见这厮主动发个拜年短信什么的。
阎安瑾将手机拿得离耳朵远远的,若是往常高霄在电话里这么聒噪,他早就挂断了。不过如今有求于人,也只好忍耐片刻。
高霄见电话还通着,更印证了心中的猜测。以他对老阎的了解,老阎主动给他打电话绝对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觉得过去深深慢待了他这个知交。肯定是有什么相当为难的事需要他帮忙,以至于有此反常之举。所以,他这么一通咋咋呼呼也是为了不叫老阎觉得尴尬。
他尽情地抒发了一通惊诧之情,这才拍着胸脯说道:“有事你说!你说我办!”
阎安瑾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向人请托的事,张了张口,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舌头:“我……想请你写一封推荐信。”
他记得高霄和《数学年刊》的主编有私交,不过请高霄写推荐信并不是为了叫期刊编辑放宽审稿标准,只是希望季知行的论文更受重视一些,不要再遭遇什么莫名其妙的学术歧视。
高霄顺手拽过旁边学生正在做记录的本子,又抢过笔:“你说!我现在就写!”
高霄的干脆叫阎安瑾松了口气,再开口就顺畅多了:“我的学生、就是季知行,他破解了NS方程,向《数学新进展》投稿时,大概率遇到了不负责任的编辑,直接被退稿了。”
听到这里,高霄手中的笔都握不住了,哪怕他再诚心地想要帮忙,这也不是能轻易答应的事啊。倒不是他不相信老阎,但是一个学生,他记得才大三吧,破解了两百年未解的千禧难题NS方程,这有几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