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135)
被人捧到了极致,很少有人会拒绝和厌恶。
周兄醺醺然地说:“蒋老板若有所求,但凡是周某能坐到的,必不推辞。”
蒋光笑了笑:“我是钦慕周兄气节,周兄瞧我,又无家小,又无亲朋,忙活了大半辈子,风里来雨里去,挣了家财,自己却没空享受,就是家里的仆从,都比我过得好。”
周兄似乎也觉得有道理,叹气道:“谁说不是?我与蒋老板类似。”
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了如今粮食的产出,蒋光无意间透露:“先前说是天下将乱,蒋某收了不少粮食,就等着世道乱些好卖个好价钱,一等便忘了时候,粮变成了陈粮,若是低了卖,我舍不得,高了卖,百姓买不起,看来是得亏了……”
周兄眼睛一亮,但很快克制下来:“你那有多少粮?”
蒋光左右看看,似乎是害怕被人看到,也不敢说出来,只比了个手势。
周兄明白了,脸上的笑更真心实意了些:“蒋老板不要跟我见外,朋友之间本应互助,这些粮食我倒有路子给你解决了。”
蒋光看上去兴奋极了:“什么法子?不瞒周兄,为了这些粮食,我可是愁的一直没睡上个好觉。”
这位周兄一直怀疑蒋光接近自己别有用心,毕竟蒋光一直没有提要求,商人嘛,要的无非就那几样,想做生意,就要有人罩着,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但蒋光一直不提,他就一直装傻,反正好处是有的,家里的金银器,妻子女儿头上戴的珠宝都是蒋光送来,他反正不亏,白占便宜。
现在他知道了,蒋光不是无所求,他的那批粮食所要的钱财,比蒋光给自己的珠宝金银多得多,若是这笔生意做成了,蒋光这辈子都不用再出门做生意。
蒋光有所求,周兄反而放心了。
“三日后给你给答复。”周兄自己也不确定要不要收粮食。
他虽然是倪文俊的心腹,可倪文俊也不是事事都告诉他,他知道倪文俊有造反推翻徐寿辉的念头,却不知道倪文俊准备什么时候起事,粮草又有没有解决,他若是贸然答应了蒋光,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人活一世,脸面还是很重要的。
蒋光觉得这事已然十拿九稳。
他与周兄在酒楼门前分手,各自坐上马车,蒋光的老仆扶着蒋光上车,蒋光坐稳后马车才缓缓前行,老仆递给蒋光一碗醒酒汤,蒋光一饮而尽,甜水儿劲虽不大,却也不小。
老仆小声问:“大人谈成了?”
蒋光笑道:“这有什么?”
若是真谈成了,战事一开,他便给粮草掺上些药,有一种常见的草药,磨成粉掺进去,便能叫人拉得不知天昏地暗。
士兵们全都捂着肚子要拉,未必还能有什么一战之力?
不过只能在林渊打过来的时候掺。
倪文俊跟徐寿辉打的时候,粮还是得好好的。
蒋光脸上露出志满意得的笑容。
他是个商人,他要的很简单,就是利益,就是钱。
只要能挣钱,让他抛弃祖宗,改名换姓都行。
但这也是需要赌的,而蒋光觉得自己的赌运一直很好。
蒋光想把自己的粮送出去,林渊这边倒是收到了不少人送来的粮食,这些粮食会先抽样给畜生吃,若是畜生没事,自然就留下来充当军粮,若是畜生有事,那送来的人也会倒霉。
这些能在乱世手握大量粮草的都是富商,难以假冒,所以每批粮食是谁送来的,都有明确的记录,包括姓名和特征,以及年纪。
林渊扫了一眼,就在名单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沈富。
他少年时看过关于沈万三的电视剧,知道沈万三的本名就叫沈富,子仲荣。
万三只是社会对他的一种尊称。
此时的沈富虽然是富商,但算不上巨富,也做不到富可敌国。
林渊又看了看下头梁事官的批语,大意是沈富送来的粮食有粗有细,粗粮分量十足,细粮则全是新粮,总结一下就是这人十分大方,质量也很好。
于是林渊叫人把沈富带到了自己面前,他也想知道历史上最出名的首富长得什么样子,是肥头大耳,还是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
结果人一带上来,林渊就傻眼了。
这是一个老人,他保养的极好,穿着绫罗绸缎,但这些都掩饰不住他的老态,他看起来慈祥又温和,人虽然老了,但腰却打得很直,他看见林渊便跪下行礼,林渊发了几秒呆才叫他起来。
“老丈如今多大岁数了?”林渊觉得奇怪,他这样看着都快七十了,如果按照他所知的历史线索,那沈万三被流放的时候都该有一百多岁了,朱元璋会流放一个一百多岁的老人?不符合社会传统底线啊,毕竟从古至今,“尊老”这个传统一直都在。
沈富的声音很苍老,还有一些沙哑,他看上去已经是个迟暮的老人,有岁月赠与他的宽和,他说:“草民去岁才办了六十大寿。”
六十岁,已经算是长寿了,不管在哪儿都该被请为上宾。
林渊站起来,笑道:“老丈坐吧。”
关于沈富被朱元璋流放,到底是民间传说还是史书记载?林渊确定自己知道的应该是正史,史书上有记载,所朱元璋流放了一个一百多岁的老人?
沈富面对林渊也不慌忙,他先是说了自己的来意:“为南菩萨分忧。”
然后又抛出自己的儿子:“草民有一子,名荣,虽无才,却也老实肯干,一应活计不嫌辛苦。”
最后表明立场:“但为南菩萨鞍前马后,略尽绵力。”
林渊冲他笑道:“老丈的心意渊明白,老丈既来了,也不必急着走,先在此处住下,汝宁距苏州路途遥远,车马劳顿,不知老丈那儿子可跟着来了?”
沈富留着花白胡子,他也冲林渊笑:“自然来了,我那儿子是个天生的傻人,只知道听话做事,从没有自己的主意,我若留他一人在家,怕是要惹出不少麻烦。”
此时的沈富还不是苏州首富,只能算是三巨头之一。
他现在就是在给自己找一颗遮风挡雨的大树,挣下更多的财富。
“既如此,明日便见一见。”林渊问道,“老丈觉得如何?”
沈富低下头,恭敬地行礼:“全听南菩萨吩咐。”
等下人领了沈富走,林渊才翻开名单继续看,示好的人不少,但是大多数给的粮食其实不算多,只是粮食都不是陈粮,足以见他们对林渊的重视,但这重视还到不了倾尽全力的地步。
与他们相比,沈富确实是大手笔,沈富与那些人不同,他对自己是有自信的,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选择。
所以他带来了能拿出手的所有粮食,也带来了自己的儿子,只留下了自己的心腹和孙子在家。
林渊正想说什么,却见陈柏松一脸喜意,这股喜意实在是太过明显,叫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心情。
林渊好心情的打趣他:“这么?这是捡着钱了?”
陈柏松抿着唇,眉梢却上挑,他笑道:“前些日子才说军粮告紧,李从戎那厮找我借粮,借了又不还,我派人去找他要,他总说果断时日就还,我这边也告紧了,这回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林渊想起李从戎军营对粮食的消耗,也有些头大。
李从戎是个没成算的,军师也拗不过他,有粮就跟着兵一起大吃大喝,没粮就一起挨饿。
几个将军就没有没被他借过粮的。
林渊:“下回别给他借,你告诉他,若是做不好,就让他回来给我当个磨墨小厮,我不嫌弃。”
这人就是欠揍。
第111 111
军需物资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搜集齐了, 如今林渊手里人的执行力空前强大,人人都相信林渊会带着他们奔向更美好的生活,粮食还有武器充足,不仅如此,武器都堪称精良。
林渊在每个城市都设有武器库和工厂,铁匠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造武器,武器质量越好,他们能拿到的月饷就越多, 品质代表着提成,所以铁匠们哪怕不吃不喝, 也在想怎么把武器锻造的更锋利, 更有韧性, 不容易折断。
看着眼前的这些长刀,林渊想起了几场战役中收缴的敌军的武器,乱世之前, 和平年代,武器的数量几乎是确定的,没人会有事没事去打几把弓箭或是长刀,如果真有,那捕快估计就要去他家问候他了。
于是到了乱世的时候,打开兵器库, 武器大多数都生锈了, 因为技术限制,还有许多长刀虽然锋利, 但是一折就断。
就更现代的美工刀似的,要是哪儿不锋利了,就用石头砸掉那段,继续用。
武器的消耗和磨损是巨大的,所要投入的成本也一样。
林渊有时候都后悔自己学的不是理工科,他实在不知道怎么炼钢。
现在除了林渊以外,几支义军的兵器都不怎么样,打造兵器的本钱太高,对他们来说还不如多打几场仗,多缴获一些,方便又便宜。
反正仗是肯定会打的,能有收获就是意外之喜了。
林渊检查过抽查的这批武器之后就让陈柏松叫人抬下去。
这些刀依旧会碎,但是比以前好多了,其实有时候林渊觉得人们在某些方面是退化的,比如青铜器时期的锻造工艺,现代出土的青铜剑的韧性甚至可以比肩现代工艺制造的武器,领先欧洲中世纪不止一星半点。
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所用的剑,许多都是直接用的生铁,稍微用力就会断。
这种情况维持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然而青铜器的锻造技术并没有流传下来,武器锻造陷入了瓶颈。
林渊拿起铁匠们精心给他打造的长剑——剑在战场上是不怎么实用的,容易折断,也不便于使用,是有操作难度的,所以剑一般都是身份的象征,算是古代男性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