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青竹(197)

作者:寓风 时间:2024-12-17 08:18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轻松 布衣生活 市井生活 治愈

  沈青越反应了一会儿才想明白了,说的是他专门做的茶席!
  他好奇:“碎布能做吗?”
  梁玉兰:“拼一拼不就成了,费点儿针线的事儿。”
  沈青越也没再问,梁玉兰针线活是挺好的,而且手也巧。
  想着,他正好问:“四嫂,大嫂,你们知道村里哪家嫂子、婶子手巧会编帘子、席子吗?”
  梁玉兰一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瞬间就动了心思,“怎么,你们想找女人来干啊?”
  沈青越:“砍竹子、破篾之类的,找男的,编竹帘,只是编,活儿不算重,但比较繁琐,我觉得可能女人会更擅长点儿?”
  毕竟做女工也常常要编要绣的,她们从小就在和针线图案打交道,而且女性普遍更细腻些,擅长做细致工作。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梁玉兰高声道:“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小沈啊,做这个怎么算钱?”
  沈青越:“按天或者计件,先按天吧……”
  想计件也得看看大家普遍的工作效率再来定计件的单价。
  或者弄个保底工资另加奖金?
  他想了想:“一天……六十文吧,超过了……”
  超过了预定的工作内容,多做的另外加钱,分个档,每高一档加五文、十文、二十文。
  他还没说完,就被梁玉兰惊讶的声音打断了:“这么多?!”
  沈青越:“嗯?”
  他一想,哎呀,忘了,村里开荒一天才五十文呢。
  正想要不然回去再算算工价的事,只听梁玉兰声音突然温和起来了,“小沈啊,你可能不知道,嫂子我手艺也好着呢,我们家席子都是我编的,冬天那个灯笼,主要也是我弄的,不信你问问你四哥和竹子,他们都知道。那个帘子也不难,你看嫂子怎么样?要不然嫂子去山上给你们干活儿?”


第136章 标准(二更)
  家蕙也道:“小叔, 我也可以去么?”
  吕香梅:“要是行,那我去呀。”
  姜竹几个堂哥也跟着起哄, 弄得沈青越哭笑不得。
  晚上回家沈青越和姜竹仔细盘算了下。
  决定还是就按六十文一天的工钱给,多的钱做奖金,年节给大家发发福利也行,省得一下定太高,不能来干活儿的人家有怨气。
  “开荒那边,也提到六十文一天吧?”
  “嗯。”现在他们手头有钱了, 可以给大家发,沈青越说编竹帘工钱每月一结,姜竹:“开荒那边也每月一结吧?”
  “行。”
  “按四十文给,还是六十文?”
  沈青越算了算, 如果按照平均一天有五十人在开荒,六十文就是……
  一百一十多两。
  沈青越眼前一黑。
  顿时觉得他那堆银票轻飘飘了。
  “还是先按四十文给吧, 等赚到了钱再补。”
  “嗯, 行。”沈青越喝了口茶压压惊, 又有给张叔阳画封面的动力了。
  不过想想山下那么大片的梯田都是他们家的, 他又平衡了。
  前些天他们又搞了一次抽签, 只有十几亩, 不过位置靠近溪水, 可以蓄水种稻子, 赶在春耕前租出去了。
  这回姜家俊没能抽到, 江顺子家一下抽中两亩, 高兴坏了。
  想到秋天就能吃自家梯田长出来的大米, 沈青越也挺高兴的。
  “先按四十文,明年争取给大家发六十文。”
  姜竹笑,“嗯。竹帘也会像扇子一样, 有人模仿吗?”
  沈青越:“短时间不用担心。”
  他们的纹理是他先画出来,再比着画来编的,没有实物比照着,不是那么好模仿的。
  做好后,他们直接卖给刘三,不会在宝峰县流通,别人想学他们的图案不会像扇子那么容易,编别的图案,则没有他们借《长腿鸟》的东风这么好卖。
  而且竹帘做起来麻烦,只是师徒那种小作坊,一个月也做不成几个,其实根本谈不上竞争。
  万一有人模仿他们分工细化,把价钱压低了,那也不怕。
  竹帘的成本造价摆在那儿呢。
  和扇子一样,也不是没人编花纹,他能比别人价钱高,优势在图案,而别人能比他们有优势的,无非是把工钱压得更低。
  六十文在宝峰县已经算是高价了,但是再低,干一天手工,起码也得给四十文,他们图案的优势,不怕这二十文的差价竞争。
  大不了哪个图开始泛滥了他就画个新的,反正笔在他手里,他们家编什么图案他说了算。
  模仿是一定会被模仿的,不过这些都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眼下他们只需要趁着市场没有,物以稀为贵的时候多赚点儿。
  最好能在《长腿鸟》第二本印出来开始卖的同时,他们的竹帘也跟着一起卖。
  那个时间一定是最好卖的。
  所以他们还真没什么时间先修房子。
  房子缓一缓,赚到了钱再说不迟。
  沈青越叹气:“就先来山上吧,至少先把人都教会了再说,赚到钱咱们再挪下去。”
  刚开始他们俩一直跟着也好,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谁弄错了也好及时改。
  他们俩又商量起了招人。
  招人也得有个标准。
  决定产量的关键在竹篾上,他们得先去问问村里能劈篾的愿不愿意上山,确定他们的人数,才能对应着招帮忙砍竹子、刮篾的和编帘子的人手。
  他们村里除了姜竹有这手艺的一共就三个人,年纪最大的今年都六十了,也不知道愿不愿意爬山。
  姜竹:“明天我去问问,如果他不好上山,在家里做,我每天下山拿一次也行。”
  沈青越:“嗯,最好还是能一起,万一要调整什么,大家能商量着来。”
  姜竹:“嗯。”
  沈青越:“咱们去年去镇上交税时候遇到那个大爷,就是说手艺比你爹还好那个,他是哪个村的来着?”
  姜竹想起来了,“刘家村。”
  沈青越:“也去问问他愿不愿意来,他要是嫌远,咱们可以十天半月过去拿一趟竹篾。”
  反正他做这个主要是为了消耗竹子、带着村里的人一起赚点儿钱,多弄点儿竹篾,他们还能多雇几个人呢。
  姜竹:“嗯。”
  说到这儿,沈青越道:“编和染,就只雇女的吧?”
  这年代男的怎么都比女的更好赚钱。
  而且无论是种地,还是打猎,男的都比女的有先天的体力优势,村里穷些的人家,有些真的就是因为男人少,缺少能赚钱的劳动力。
  姜竹“嗯”一声补充道:“不要小孩儿。”
  “嗯?”沈青越愣了下,马上反应过来了。
  编竹帘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小孩也能干,但如果他们也要小孩儿,说不定很多人都会把半大的孩子送来干活儿,哪怕工钱少些。
  但村里的小孩儿好不容易读上书了,他们不收束脩,起码在读书上无论贫富,大家是公平的。
  一旦他们招童工,那家里条件差的小孩儿,尤其是女孩儿,说不定就要丢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说来村里的女孩如今都能读书,还是因为去年底村里一个叫田杏的姑娘和邻镇一个耕读人家的孩子定了亲的缘故。
  那家算不上什么大户人家,但家里有百十来亩的田,在他们镇上也算富裕。那家只有一个独子,是个读书郎,他爹前几年不在了,就剩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
  做母亲的生怕万一她有一天也出了什么意外,想给性格单纯的儿子找个踏实能干的姑娘,而读书的男孩,想要找一个能读书识字,和他聊得来的姑娘。
  然而这年代能读书的姑娘都是有钱人家孩子,镇上县里会给女儿请先生的人家,还真瞧不上他们家条件。
  就这么挑来挑去,媒婆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恰好田家出嫁的大姑娘听说了,硬要把妹妹介绍去相看。
  两人见了一面,那家读书郎很喜欢文静的田杏,知道她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不能到村里书院读书,只是跟着一起玩儿的小姐妹学了些字和算数,还想以后他教她读书识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