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99)
经过方才的道士,商户们都小心了许多,仔细衡量利弊后,做出了谨慎的选择。不过第一桌的大佬们却都没有出手,也许是看不上这些小打小闹。
待到末期,走进来个黑不溜秋十几岁的小少年,见到这种场面极为紧张,操着一口乡音磕磕绊绊的做自我介绍。
叶安原本昏昏欲睡,结果刚听到他说的东西,一下子就精神了。
那少年说他们村里的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煤炭开采技术。
在场之人一片寂静,要知道如今大宋没有战事,最要命的事情就是“柴荒”,老百姓们冬天没有柴,连皇陵的树都给砍了。煤炭烧得慢,温度又高,甚至更加明亮,如果不是挖起来人力成本过高,国家早就大加发展了。
申师孟率先问道:“按你说的这种方法,一天能挖多少煤。”
少年犹豫了一会儿,保守的给出了个数字。
商户们倒抽一口凉气,议论纷纷。最后还是申师孟先冷静下来,“你说的这个,我们必须得亲眼验证。不过嘛,就当他是真的,我们可以先谈价钱。”于是开出个令人咋舌的价格。
李老爷冷冷一笑,跟着加价。同一桌上的人也不甘示弱,你一言我一语,眼看场面逐渐失控。
这里时候叶安重重咳了一声:“诸位,要不这样吧吗,此事我们先暂且搁置,慢慢再谈。全大宋这么多人,哪怕就是这一个汴梁城,怕是也没谁能独自吞下。还是先让后面的人赶快说完吧。”
“既然老弟都开口,那我就给你这个面子,不过方才可没见你出价啊。”李老爷眯起眼睛试探道。
“害,我这光手头上的生意都忙不过来,又是个才来开封没几年的乡下小子,这份买卖,还是由你们来吧。”叶安苦笑摆手。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信他的话才怪,但又不明白为何这小子有钱不赚,难不成他心知后面还有更大的买卖?商户心下一凛,连忙打起精神。
但奇怪的是,在此之后都是些不怎么靠谱的,直到最后一个。
澄晖拿着介绍信犹豫了一下,“江宁知县苏颂苏大人到。”
底下之人不敢置信的互相看了看,谁能想到他们这小打小闹的,还能吸引来个官?虽然是个小小的县令,但毕竟也是读书人。
等这位年轻俊美的苏颂苏大人进屋之后,大家方才恍然大悟,一身素稿,原来是在丁忧期间啊。
苏颂倒不以为意,顶着旁人异样的眼光走上台,开始阐述自己的项目。
随着苏颂的讲述,众人的表情逐渐由O.O变为=。=
倒不是说苏颂的东西不好,老实说,他的设计堪称今天整场会议里最复杂、最精巧的了。复杂到全场人都听不懂那种。
他所将的,是由其亲手设计的依靠漏刻水力驱动,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报时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
宋朝的读书人许多都有这方面的嗜好,喜欢搞些奇淫技巧,大家也都见怪不怪。问题是,这东西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一点用处。
苏颂看着沉默的人群,内心叹息,他今日也就是来碰碰运气,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正当场面陷入尴尬之时,叶安轻轻举起手,表情云淡风轻。
“这项目,我投了。”
第73章
“我投了”叶安喊了一声, 接着审视了一下苏颂递上来的申请书。估计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东西很难弄到钱,所以仅仅要了一万贯, 只打算在东京洛阳以及几个大城市建造五个水运仪象台。
叶安微微皱眉,这怎么行,这是开启民智的大事儿,五个也太少了,于是开口道:“一万贯嘛,不能批,我给你五万贯,水运仪象台追加到二十个。剩下的钱去找国子监印书,将此物的原理、作用都写下来, 销往全国。”不管赚不赚钱, 多培养几个天文机械方面的人才也好。
屋内一下子陷入诡异的沉默,不光是苏颂愣住了, 就连其他商户也都是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 但无奈叶安之前的战绩太过光荣,死局都能让其盘活了。于是众人开始琢磨, 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其他发财的说道。
最后申师孟咬咬牙, 开口道:“既然叶郎君有次雅兴, 那我也跟投五万贯!二十个哪够, 再多建一点!”
“呵呵, 申老弟啊申老弟, 这么多年还是改不了你爱跟风的毛病, 老夫加个十万贯!不为别的, 就想与叶老弟和苏大人交个朋友!以后仪象台的事全权由你们负责,我绝对不会插手!”李老爷跟着追加,顺便还不忘嘲讽下申师孟。
“我也投两万贯!”
“还有我!”
场面异常火爆, 对于他们这群巨富来说,这点钱其实也不算什么,假如真的赚到了,那就是天上掉馅饼,所以都有赌的心态。
“……”叶安一脸懵逼的看着陷入癫狂的众人,这是在干嘛?自己就是想做点好事推动一下北宋数理化的发展,怎么都开始跟他抢了?
而台上的苏颂则是激动的眼泪都要飙出来了,这么多年,他的爱好始终不被理解赏识,没想到今日却能获得如此支持。当然了,他也明白,能成功都是靠第一排的那个小少年。
最后,会议就在一片热闹中结束了,来参加这次圆满基金会的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收获。哪怕没有心仪的项目,也拓展了人脉,可谓宾主尽欢。叶安顺便给会议拔高了一个层次,表示他们这次基金会,为的是大宋更加繁荣富强,为的是替官家尽忠,严格来讲,在场所有人称得上皇商!
商户们感动的眼泛泪花,发誓要多多投资,为国纳税!叶安松了口气,经过此事,自己应该不会那么显眼了。
等要分开之时,李老爷深情而郑重的拉着叶安的手:“我活了这么些年,从未见过如你一般的商业奇才,不仅如此,听说还在国子监念书,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其实,还有一件事我很好奇。”
“您尽管说,”叶安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站直了示意自己洗耳恭听。
“你可曾婚配,实不相瞒,我家中有一嫡孙女,二八年华,待字闺中,长得也算小有姿色。倘若不嫌弃,我就将其许配给你!”
——老不要脸!众人在心中疯狂吐槽。申师孟忍不住了,站出来嘲讽道:“李老爷,你之前还一口一个老弟的叫着,如今这样不是差辈了吗。”
“哎,不过是叫法而已,有什么的,大不了以后不叫了。”李老爷不愧是老油条,任尔风吹雨打,他自佁然不动。
叶安尴尬的笑了笑,表示自己年纪尚小,长辈又不在身边,还是等以后再论,说完迅速告辞。
待到出门后顺了顺气,没想到在这儿还能遇到拉媒保线的,真是防不胜防啊。刚要没抬腿,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抬头一看,发现苏颂站在远处,面带感激之情。
看到他,叶安突然间想起件事,笑道:“宋大人还认识其他对星象之类感兴趣的同僚吗?”
“自然认识。”苏颂点点头,北宋的理工男还是不少的。
叶安沉思了片刻,开口道:“想来只印些星象知识太过浪费。叶某不才,对算学也有些见解,不如干脆办个旬刊之类的,让对此有研究的人能一起讨论。”
这个时代已有报纸,但大多为刊载官方文件、官场动态和宫廷消息为主,像这样纯知识报还很少。
苏颂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但是还有疑虑:“如今民间禁止私报,朝廷哪里……”
叶安大手一挥,信誓旦旦道:“这你不用担心,我自然会解决。最近一段时间就麻烦苏大人些,将此事通知给对此感兴趣并有一定见解的人。”
苏颂应下,二人就此分别。
……
回到家里,叶安始终在思考之前说的事,其实他也很清楚报纸做出来不一定有人看,但这颗种子还是要播撒出去。
办民报什么的,风险太大,听闻当年辽国就有根据民报来知晓我朝行军路线,从而大获全胜。但学术期刊就不一样了,有投稿,有审核,还有许多士大夫的支持,他去跟仁宗说一说,估计不难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