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 中(102)
但安远的报告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因吃了败仗被责罚。而最先来报讯,说前锋遇敌的两个人,早被灭了口。因为关口守军根本不打算救援安远的队伍。
这样没有大局观的人,怎么可能守得住防线?兵败也常理。很快,没有准备的守关军队就吃了一个大败仗。北戎人击破关口,入了关内,烧杀抢掠一番,又飞快退走。
那时天授帝在位,得知后雷霆震怒。
吃败仗,顺势惨重惹了帝怒,必须得有个背黑锅的,安远这一仗就被判定为前线溃败的主因,只说他兵败潜逃,根本没报讯。
关口守将有靠山,于是安远背定了黑锅,又遭了毒打,打得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以防他乱说话。再把他的名字送到御前,朱笔一勾就要人头落地。
安远没根基。队伍里又都是人家不肯要的刺头,那些刺头得罪的人也多,便没有人替他说话。便是有看不过眼的,因上头沆瀣一气,也不敢开口抱不平。
并且,刺头能够在军营里掀起风浪,作为世代军户的家里人难道会很温柔?因安远有口难言,刺头的家属也把仇恨集中到安远身上。
只恨不得安远快点被斩首,已正军法。
但别忘了,安远其实是有靠山的。
天授帝看前线吃紧,派定王坐镇,安远的命保下了。定王飞快查知真相,斩了无能守将,嘉奖了安远的两营牺牲者为烈士,发放抚恤。
谁知,抚恤金又按禁军潜规则,被克扣了许多,到手的只剩三四成。其实能有这些已经算多了,还是看在了定王的面子上。
可安远哪里肯?两个营都是他兄弟,没给活着带回来已经是愧疚了,本来抚恤就不多,现在被扣了七七八八,叫兄弟们的孤儿寡母怎么活下去?
安远愤怒了,一下子捅到了定王跟前,定王其实知道,但许多潜规则,他也不好轻动。可安远是当着大家的面说的,弄得群情激奋,定王没办法,只好去查。又斩了一连串的人头,才把抚恤金按实数发放。
安远这下也捅了马蜂窝,因为整个禁军系统,喝兵血是约定俗成的,只要不过分惹得哗变,或哗变也有本事镇压,上峰是不太过问的,因为上峰怀里揣着大头。
再说了,大幸朝泱泱大国,有得是军户,兵丁就是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再来一茬,军户割完了,随便查个大案,将一堆人贬做军户,又是生力军。
不怕没兵丁。
定王巩固了防线,要回京复命时,心知安远必然落不着好,就打算带他回家。谁知道安远还犯了倔,非要找到入侵的北戎人,替兄弟们报仇。
定王也没工夫在他身上花费太多时间,若不是女儿请托,他才不会理会这个刚直过头,“不懂事”的人。
说实话,定王带兵再厉害,禁军系统的一切潜规则,他也得绕开去,不然没法带兵。要知道整个禁军系统,关键还得是这些将军、指挥使们撑起架子来。
因为这年代,通讯基本靠吼,战场太吵吼也没用,打仗就只能靠事先的战斗计划,可队伍一撒出去,具体的对敌,便只能靠各军指挥使、校尉们临场发挥了。
指挥人才太难得,不是好培养的。与田里可以随便割的菜相比……
两权相害,取其轻。
再者,大幸禁军是终生制,本人要干到死,儿孙大了,也通通要上战场。所以,军户人家基本绝了其他的路。 收益不高,又做着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风险活儿,不想着升官发点小财,难道还跟你讲忠义?讲荣誉?
潜规则无法撼动,作为撬了一下的安远,结果当然不好,被上峰找个了送死任务,推出去了。也不知安远是不是运气,只是重伤致残,总算艰难活下来了。
定王被女儿给闹得没办法,在安远跛脚后报了个残疾让他退役。
……
沐慈坐着,认真在听,脸上没有丝毫怒气不平。
安远看惯了上位者对底下蝼蚁漠然的态度,看楚王不动声色,安远的心一点一点沉了底。
这个楚王,根基更不稳当,只怕也得倚仗禁军的大小将官,动不得什么潜规则。就算动了,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过后略松一松手,仍然一切照旧。
沐慈自然能看出安远的想法,他并不习惯做解释,说不如做,便没说什么,只让安远下去,留下了牟渔。
因着沐慈被刺杀,牟渔便要保证沐慈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吃穿住行都和沐慈在一块儿,连体婴也没他贴得紧。
牟渔现在只管着锦衣卫。西山大营整军事宜都交代给何秋军与戚风,让他们协助沐若松。 夜行卫那一摊子事,外联事宜都交给七夜星使,牟渔不到万不得已,并不离开沐慈半步。
顺便提一句,夜行卫七夜星使都可信,背叛者却是负责跟踪调查的天机的一个副手,连累天机也被责罚了。
沐慈便帮着牟渔,整顿了夜行卫,进行了若干改良,建立更加严密的各种制度。一番整肃后,又把忠义会正式合并成为夜行卫下属分支,使得夜行卫人数增多,更有效率,也更隐秘。
其中变化最大的,便是制定了详尽的各种规章制度与保密条例。一是确定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各自工作、责任范围;二是分级别定下了各种详细的保密条例;三是定下功过赏罚的制度,更加细致具体、衡量也尽量数据化,公开明确。
并承诺,由星魁、星钺领导的刑堂,按照制度、条例,做监察,处罚。任何人,甚至包括牟渔大统领,他这个主人,也没有随意处置任何人的权力。
沐慈一再重申:不允许用人过后以“保密”为由取人性命,在全国各地建立多个安保措施严密的“安全村”,但凡需要保护的家人,或是知道某些机密的退休者,可入安全村生活。
这使得夜行卫上下人等个个拍手称快,因为安心,不用担心过河拆桥,工作起来也更卖命了。
虽然各种规矩,保密条例,光背下来都要费好些功夫,但大家都知道,这些规矩,其实是自家主子的仁爱,是为了保护他们这群下属。
……
牟渔其实从夜行卫改革中,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
果然,沐慈问:“阿兄,给侍卫六军发饷是谁在管。”
牟渔是从头到尾听了安远讲述的,闻言他眼皮跳了跳,回复:“是兵部的功业司统计,交由户部拨款。”
“叫兵部、户部整理了相关的资料,送到我这里来,还有历来发放饷银抚恤的流程,都是从谁手里发到谁手里的,越详细越好。”
牟渔一早知道沐慈有整顿军务的心思,之前他还以为只是改良训练、作战方法呢。
禁军的潜规则真是不好动的,当然,以沐慈的本事,不是不能动,只是沐慈现在立足还不稳,不用太着急。
牟渔便想劝一劝,不过沐慈是不会听什么“明哲保身”的道理的,他暂时没有想到更好的理由。
牟渔压下心思,给沐慈把事情办好。
因石秩胡乱杀人,把在楚王府打探消息的人,大部分都杀掉了,兵部并不敢派人盯着楚王府,但自从楚王说只要退役禁军冲抵楚王府人手,兵部尚书杨业就一直在猜楚王下一步的动作。
沐慈行事,很少避人。他选了安远做门卫官指挥使的事,却不是什么机密,杨业很快就知道了。这个兵部尚书有点能力,立即翻了安远的兵籍履历……
有些事,看一角就能窥全貌,又听锦衣卫来人,说楚王要看拿发饷的资料。
杨业就知道大祸要临头,废太子那会儿,他本家的杨太尉虽说是站错队才全家倒霉,但先帝整治他的罪名就是克扣军饷引发兵乱,甚至上升到影响京畿安全的高度。
其实因克扣军饷导致哗变,被镇压这种事,在他们这些老将眼里,都不算个事儿。
杨业唯一担心就是——楚王太年轻,年轻人,气盛!
到时咬住了这个潜规则不放,军伍系统中,西北军左元帅常山王,是天授帝留给楚王的嫡系;定王又受了楚王多次大恩,御前六军必不会太反对他;楚王自己控制的兵力也不少,据说西山大营正操练地热火朝天;只剩下西北军中的四大军事家族——镇北公、兴国公、威远候、永宁侯。但可以推测,四大家族不论什么态度,必不会和楚王硬碰。
到时候,为了给楚王一个交代,就一定要找人来背这个黑锅哒。
自己的下场只怕不会太妙。
楚王,该不会是想把我撤了,换嫡系上台吧?我是不是现在就表表态?投诚楚王算了呢?
第256章 潜规则·英烈祠
杨业自己觉得危机感甚大,当然不会让别人舒服了,便把楚王想要动潜规则的消息,悄悄漏了出去。
大家虽不会立即和楚王硬碰,但也不是软柿子任人揉捏。不仅整个兵部,禁军的西北边军的将军们,连枢密院一贯做个吉祥物的朱熙都动了。
大家避开卫终这个楚王眼线,头头脑脑私下暗会,商量怎么应对楚王发难。
他们商定抱成团,谁也别出卖谁,便不害怕了,法不责众,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就连天授帝那么强硬铁血都对潜规则没办法,不敢得罪全体军将,没道理一个立足不稳的楚王就能跟整个禁军系统作对。
不过,现在风声紧,收敛点。若真逼不过就推几个看不顺眼的倒霉鬼去背黑锅,哄哄这个少年气盛的小王爷,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这种业务,大家做得十分手熟。便是真有谁落了把柄在楚王手里,也不能攀咬大家,大家便会照顾其家人。反正现在连谋逆大罪都不搞株连——大家想起这也是楚王的功德,虽有点脸红,可事涉切身利益,便只好对不住了。
……
卫终和牟渔无需调查,便十分清楚平静表相下的暗流涌动,最近他们两个被人送孝敬,数额比从前多多了,但他们都推拒了。
水至清则无鱼,卫终和牟渔之前也收,手头不干净,但他们收的都是天授帝知道的,默许的。主子要整治的人的银子,他们绝不敢收。
所以,他们两个收不收银子便成了一种风向,肯收就没事,有钱都送不出去,才叫要糟糕。现在看来,楚王要动真格。
当然,这些人在这种敏感时期顶风送银子也有另一层意思——提醒他们两个收了不少孝敬,本就是潜规则的一环,大家出事,你们两别想摘干净。
……
大家提心吊胆,不知道楚王到底想怎么做?就是天天跟在沐慈身边的牟渔,心里也没底。
沐若松十月初一这天轮休,便回了楚王府陪沐慈。
他把休假制度搬入军中,因世代军户制,军人从军可不是论个人的,而是一人投军,整户入籍,全家在军田屯田。因家就在旁边,所以也适合放假。不过却不能逢五逢十,而是每月一次,且为轮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