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科举文当皇帝(198)
顾明和吕贺。
他记得这两人算是方长鸣的师弟, 后来被他安排去了吴家家学,这两人也去官学中读过一年书,这些年两人的学识长了不少。
三年前还只能名落孙山,三年后竟然都在二甲之列了。
说来,春日的时候事情多,殿试他都没用多少心思。
他的学识一般,且皇帝也不需要看每个进士的卷子,前十名的考卷才会送到他的面前来。
他倒是没有注意到顾明和吕贺竟然考上了。
至于吴瑞卿成了进士,这是必然的。
吴瑞卿是吴家和方长鸣的人,他必定是要一步一步进入官场的。
说来吴瑞卿也成亲了,刘青黛的医术成为太医也绰绰有余。
他得想着跟东太后商量一下,是时候给刘青黛封一个正式的官职。
这后宫的零零总总,他还是没怎么关注,也不好立刻就给刘青黛很高的位置,不然那不是赏赐,根本就是立活靶子,就算是刘青黛如今有吴家撑腰,也危险些。
此事可以慢慢来,不着急。
不想,白明理还没有发现,如今仔仔细细地在心中顺一遍,他们办成的事,相处过的人,竟是也不少了。
好像,上辈子的记忆都褪色了许多。
“这么多年过去了。”白明理一时间竟然算计不出来他穿越过来多少年了。
宋河揣度着陛下的脸色说道:“顾大人和吕大人这些年奋发苦读,没有愧对陛下同方大人的看重。”
白明理微微颔首。
“是啊,很好。”白明理将朱笔一搁,懒懒散散地走到窗边看雨。
今日的雨真是不小。
这样的天气睡懒觉最合适了。
听着雨声最容易入睡,看着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
结果他这一日不过是在外头吹吹风看看雨,第二日朝上就有个老御史劝谏他要保重龙体。
吹了吹夏日雨中的风反而更精神了的白明理:“……”
真没意思,别以为他不知道,不就是最近抓的人太多吗?大臣要表示自己的不满。
走私还有理了!
白明理在心里说了好几遍,我不生气,我根本不生气,我一点都不生气!
他只是淡淡应了句,往后会注意。
然后当天他就去校场上溜达锻炼了好几个时辰。
第二日继续有大臣劝谏,他照常面部改色的听了,下午接着锻炼。
风吹啊,吹啊,吹!
我身体就是好着呢!!!
来来回回许多次,白明理越发精神奕奕,倒是那些个劝谏的老臣,被气得面色铁青,看起来身子颤颤巍巍的模样。
没过多久朝中的臣子都明白了,他们这位陛下,对他们是有几分尊敬,给他们几分面子的,也不把着所有权柄,但同样陛下也有自己的脾气。
说白了陛下看重能臣干吏,不爱那些阴谋诡计。
渐渐的,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折子都少了些。
这竟然还有意外收获呢!
工作量减少的白明理突然有点理解方长鸣了,与人斗还真是有意思。
他将自己的所想所做都写了下来,让其走驿站寄给方长鸣。
这些个不是机密的事,总不好一直走镇北王府的渠道,季连惠好好一个镇北王世子,都快成了两人的专职信使了。
说来,季连惠早早就看出了他们之间的猫腻。
每次送信的时候,季连惠那想要说什么但又要强行压下去的小模样,看一次白明理就要笑一次。
季连惠倒是憋得不行。
他也是讲义气,明明这般憋闷还是老老实实给他们当了许久信使。
让他真有种欺负小孩的感觉。
再过段时间,方长鸣打通西北的商路后,他们连机密信件也不用走镇北王府的渠道了。
白明理笑着写了信,让苏硕将信寄出去。
十六日后,通过驿站的信件,终于到了,忙得回家都只能瘫在床上的方长鸣手中。
赵兴一句陛下来信了。
方长鸣一下子就从床榻上跳了起来。
赵兴:“……”
“公子,不必这般着急,信件又不会长了腿跑了,再说了陛下的信也没人会私自拆开啊。”真要是这么做了,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以往或许还有那些个大胆包天的,抓了一批人之后,这西北各州胆大的人都少了。
那是直接被吓破了胆。
“信件长腿?”方长鸣一边快速而小心地拆信,一边打了个寒颤,“赵兴,你这话说的我直起鸡皮疙瘩。”
方长鸣拆开信先是一目十行地看完信件。
然后才仔仔细细从头开始看。
看着白老师‘大战’众臣,方长鸣嘴角的笑容根本落不下来。
白老师变坏了啊。
不过我喜欢。
方长鸣仔仔细细地看了许多遍,这才提笔开始写回信。
赵兴赶紧默默地找出一把小剪刀,剪了剪油灯中的灯芯,让屋子中的光亮更盛一些,免得公子伤了眼睛。
第144章
吴珠娉骑着骏马, 头脸用细棉布裹着。
春日,西北这段时日风沙极大,她在马车中觉得闷得慌, 可真骑上马就发现外头也好不了多少。
“这几日风大,路途难行,夫人还是到马车里去吧。”健壮的李三妮倒是觉得还成,她骑马赶上夫人劝道。
“没事。”吴珠娉摆了摆手, 她懒得换来换去了。
李三妮没有说什么,往后退了一些。
望着大漠孤烟,李三妮只感觉天高海阔。
连带着风沙的气息都让人心旷神怡。
几年前, 她不过是带着几个孩子的寡妇,困于生计。
那日山上开文会, 自己鼓起勇气去挖了几株良种苗,之后她的生活便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先是被皇帝接见, 后来又跟了夫人走南闯北地做生意……
谁能想到不过是几年的功夫,她都要去国外做生意了呢!
刘家小姐和小翠似乎过得也不差。
这次去外头,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些新奇东西, 到时候可以带一些送给刘家小姐和小翠。
李三妮在心里细细盘算着, 越盘算越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到了凉州境内, 疲惫的吴珠娉在驿站中见到了方长鸣。
她有些惊奇,周身的疲惫似乎都轻了许多。
“方大人,您这是?”总不是来这儿守着她, 迎接她的吧,吴珠娉自觉自己没有这脸面。
方长鸣笑了笑说道:“当然是来迎吴家十二娘。”
“呦, 这可不到一年,方大人都学会油嘴滑舌了?”吴珠娉虽是知道方长鸣说的不可能是真话, 可也觉得心中熨帖。
方长鸣侧身,迎着吴珠娉进入驿站:“我啊,是来突击检查来往的行商的,你也知晓这凉州来往商户极多。我来了有几日了。今日听闻吴夫人来了,我便到驿站里等了一等,没想到真遇上了。”
吴珠娉一听这才点头:“嗯,这听着倒是实话。”
赵兴带着几个护卫帮吴珠娉的商队收拾了行李。
“容我洗漱一下头脸,这里实在是太干了些。”吴珠娉穿着十分轻便,甚至有些像是灰色短打了,发髻也只是用发带固定好,即便是如此在风吹日晒下,此时吴珠娉看起来还是十分狼狈。
方长鸣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自己则是退出去,同商队的人聊天,记录一下他们对于先修的几条路的看法。
方长鸣并没有拿出水泥这样的利器。
有句话叫做过犹不及,他们若将边境的路修得太方便了,不仅方便了自己,同样方便敌人。
边境的城防还没有大修完毕,先修路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说来城防修补本来并不是方长鸣的差事,可这事事都有联系,想要确保安全,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修好长城和堡垒,同时辅以地势。
幸亏镇北王跟他想到了一块去,这件事倒是不用他出头。
方长鸣倒是拿出了一种三合土的做法,如今条件还不足以支撑将建筑用水泥修一遍,不过他也在让熟练制作三合土的工匠钻研其他材料了,自己再时不时地去启发一下他们,相信水泥就能被制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