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大将军的读书郎 上(291)

作者:初吻江湖 时间:2023-07-19 11:50 标签:穿越 家长里短

  如今正是缺人的时候,就不要那么挑剔啦。
  上头的人都这么说了,王珺还能说什么?他也没资格反对。
  只是点头道:“那么小的就恭敬不如从命,以后这帅帐的小火房归我管理,这里的人吃饭我不管,只管三皇子,哦,还有皇子妃,嗯,还有小郡主和小皇孙的伙食。”
  三皇子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儿,一出生,就被皇帝封为郡主,取名兰花郡主,据说小郡主出生的时候,皇上精心养的一盆兰花正好盛开。
  而三皇子妃的庭院里,也有几盆兰花,随之盛开,十分新奇。
  故而小郡主就封号“兰花”,是君子之花呢。
  小皇孙一直不知道名字,但是大家都喊他小皇孙,谁让现在皇帝第三代里,只有他一个皇孙呢。
  还没见过皇爷爷。
  “行,你就负责他们一家四口的吃食。”江南大将军将此重担,交给了王珺。
  于是王珺在当天,就带着自己的家伙事儿,还有帐篷,搬到了中军帅帐周围安下了家,他的人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包括张三儿跟梁二在内。
  王珺只做七个人的饭菜:三皇子一家四口,以及他,张三儿和梁二。
  每次都是用一口大锅做饭,另一口大锅做菜,经常做的就是煲仔饭,因为这个饭菜一锅出。
  但也不能老是吃这个啊?
  所以大锅菜也要有,不管手艺咋样,先是能弄熟了,吃饱肚子即可。
  另外就是他们在当地打了一口深水井,就在王珺的帐篷里,除了他自己,只有梁二能进来挑水。
  每次做好了饭,第一个吃的就是王珺,其次是张三儿跟梁二,等他们三个吃过了,没什么问题,才会用他们三个用过的碗筷盘子,再给三皇子一家送去,虽然是吃的剩饭,可三皇子一家却甘之如饴。
  而且这里的柴火都是有专门人提供,但是王珺却直接去大营那里拿柴火,那里的柴火堆成了山,每日取用方便,而且地方大啊,谁都不知道他取哪里的柴火用。
  往帅帐里送东西依然很多,可这么多东西,不知道是谁在用,故而也无法定向下毒什么的,倒是彻底杜绝了一些麻烦。
  王珺这里紧锣密鼓的防备刺杀,温润在家折腾的弟弟们,不亦乐乎。
  结果清明节过去,天气渐热的时候,南宫易来了!
  这家伙不止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十几号人,拉着十辆大车过来,拖拖拉拉的跟长虫搬家似的,而且一来直奔老王家,找温润了:“弟弟唉,哥哥我来啦!”
  温润出门一看到他,就有些傻眼了:“你这是个什么打扮?”
  “这可是武举人的装扮!”南宫易特意转了一圈儿:“咋样?”
  这武举跟文举一样,每三年举行一次,与文科举并行。
  凡通过基层考试即获得武生资格,可以参加武乡试;通过乡试的即为武举人;之后在参加朝廷举办的会试和殿试中,最终选出三甲,授予官职。
  比起文试科举的千心万难,武试科举之后,待遇比文试高多了。
  本朝开国之初,明确规定,一甲进士(包括状元、榜眼、探花)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之武官职位,不用与文科一样观政,要知道,观政的时间可是三年,三年之后还要考庶吉士,考不过的就等着授官外放,不过应该没什么好地方可以当官,品级也不会太高。
  考过了的还要被挑选一轮,然后叫散馆,最后才是朝廷考虑授官的事情。
  武科就不同了,只要殿试,一甲一名(状元)授一等侍卫,二、三名(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三等侍卫及皇城侍卫,获得这些官衔后,再到兵部选实职官。
  可就算是如此,文科发展的还是比武科好。
  武科就有些弱势了,哪怕待遇好,也没什么人考。
  想要武举,一般都凑不够人数,所以这武举,有的时候考,有的时候还没得考呢,因为人数不够!
  虽然武科的起点比较高,可大家一般都是文科生,武科这边是真的不好考。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哪个都想要“独占鳌头”,文科大不了重考,武科就算是重考,也容易受伤,有些人还被致残,甚至是死亡。
  武试的死亡率,可比文科高了好多倍。
  就算不死,致残也够呛啊!
  所以除非对自己的武艺有十足信心,否则是不会考武试的,另外武试需要花钱也是文科的数倍。
  故而考中武试的人,全都是家底丰厚之辈。
  也是,没有个好家底,这练武可比文科费钱多了。
  且武试也是要答卷的,也不比文科差多少,温润知道南宫易认识字儿,但是读书上就差了很多,不过他年前最喜欢待的地方,除了陆氏医馆,就是王珺的书房……反正王珺那个时候也没在家,书房里的东西,可比温润的书房少多了,他跟王珺一样,最讨厌看书了。
  但是他看兵书还是可以的,结果这就武举人了!
  “你考了武举的试?”温润太惊讶了。
  武试啊,不管是什么考试,那也是试。
  “武举基本上仿照文举办法,考试科目和内容也能够结合军中实际,先阅其骑射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这对哥哥我来说,小菜一碟啊!步射以九斗到一石三斗之弓力,马射以六斗至八斗之弓力,看参试者能否射中靶子;跷关、负重都轻巧的过了;另外再加上兵书和韬略也有了。武举的出身和任官也都仿照文举,基本差不多。”南宫易扬眉吐气的道:“咱现在也有了出身,正儿八经的武举人!而且还是个解元,高兴着呢。”
  跷关和负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举重和耐力测验。
  “大哥挺厉害的呀!”温润夸奖了一下这个义兄。
  “那是!”南宫易这个嘚瑟,就别提了。
  武举的确是少见。
  但不代表没有啊。
  他这么膨胀,温润干脆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我记得,明朝后期的著名大臣熊廷弼,本来是武举乡试第一名的解元,后来为了证实自己的才能、洗刷武举的名声,他又参加了文举并中了解元。所以,他的大堂上有”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的对联,大大地扬眉吐气了一番。”温润斜着眼睛看着南宫易:“大哥你这么能耐,不如也学一下这位熊大人啊?”
  “什么狗熊不狗熊的,老子考个举人就行了呗!”南宫易才不傻,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少在那里起哄架秧子,来你家有正事呢。”
  “说吧!”温润无奈的擦了把脸。
  其实,古代的军中,真正值得炫耀的出身,是行伍,是军功累计上来的位置。
  而不是走科举路线,这样的出身,只能是个混军伍上的,而不是武举这种形式。
  整个历史上,虽然武人们武艺高强,甚至是武艺过人,可可历史上真正武举出身的名将却是凤毛麟角,只有郭子仪、戚继光、熊廷弼三人。
  而且可笑的是,从武举出现开始,一直到被废黜,历史上的诸多名将,很少有人是通过武举起家的,基本上都是军伍起家。
  看来实战,才是最重要的啊!
  “你看我都这样了,是不是有资格去求亲了?”南宫易道:“我连聘礼都带来了。”
  “那你家里那边?”温润知道,这个时代主要是家人做主。
  婚事这种,哪怕是魔教圣女的闺女,也得听家里父母的安排。
  陆夫人对自己女儿的婚事可是很看重的,温润告诉南宫易:“陆氏医馆,也有那么几个提亲的人上门。”
  “什么?”南宫易顿时横眉冷对:“谁敢跟我抢陆大小姐?”
  这架势,像是要跟人拼命一般。
  “老倪家跟老程家,都去提过亲了,人家是六品的江南大营书记官。”温润呲了呲牙:“我这还有四个要学成的学生,马上就要出师了,他们秋天的时候,会去江南大营报道,给的官职是七品的采办,后勤营,安全上来说,比较好。”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