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开荒致富指南[种田](46)
魏承听到他叫自己的名字,扭过头来望着他。
晏宁问:“阿姐,你老实告诉我,阿承今年到底几岁了?”
雯娘不假思索道:“他是十月生的,今年十月就满七岁了。”
晏宁点点头,说:“寻常人家的小孩,七八岁的时候应该在学堂里读书识字了。”
“我自然知道……”雯娘叹了心酸气。她何尝不想让阿承进学堂里去读书识字,可之前她们娘俩连温饱都成问题,哪来的钱送他去学堂啊。
晏宁也想到了这一点,又说:“先前咱没那个条件,但现在不同了,我挣了钱,能让他进学堂去读书。”
“读书?读甚么书?”魏承小脸蛋皱成一团,“我不要去读书。”
晏宁:“你小小年纪不读书能做甚?你不读书以后大字不识一个,到时候被人骗了还替人家数钱。”
“我和你一起种地养鸭子挣钱啊!”魏承反应激烈,大声反驳:“读书能挣钱吃饱饭吗?能挣钱买新衣裳买米糕吃吗?屁咧,你看城里那几个读书人,他们挣的钱还没你多咧!”
完犊子了,晏宁心想,这小崽子的三观什么时候歪成这样了?
读书无用?谁教他歪理。
“我不与你争论。”晏宁板起脸,拿出作为一家之主的威严,“等入了秋,学堂开学之后我就送你去读书。”
“我不去!我就不去!”魏承往地上一躺,撒泼打滚嚎啕大哭起来,“呜呜呜……我不要去学堂,我不要去读书……阿宁你是不是不想要我了呜呜呜……”
小孩子哪懂什么大道理,他只知道跟着晏宁能过上好日子,能吃饱饭能穿上新衣服,晏宁把他送去学堂就是不想要他了,到时候他又得回去过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了……
“我没有不想要你,你想什么呢……”晏宁哭笑不得,又有些心酸,招招手示意他过来,“叫你去读书还不是为了你好,你总不能跟我种一辈子的地啊……”
“呜呜呜……我就跟你种地……我不去读书……”魏承哭得稀里哗啦一脸泪,“我以后一定乖乖听你的话,你不要赶我走呜呜呜……”
“谁说我要赶你走了。”晏宁无奈,起身去把他抱过来。
唔,小崽子,重死了。
晏宁:“到时候我跟你一起进城,不会让你一个人去的。”
哭声戛然而止。
魏承顿住。
“真、真的?”他泪眼汪汪地望着晏宁。
“真的,我到时候也去城里。”晏宁擦掉他脸上的泪,心软得一塌糊涂,“我还有一件事儿没说呢,你怎么不听完再哭?”
魏承打了个泪嗝,哽咽道:“好罢、那你先说。”
“第二件事儿,是关于我们所有人的。”
晏宁道:“我决定进城租一间铺子,开食肆。”
众人一听,都怔住了。
“开食肆?”雯娘回过神来,问道:“你为何忽然有这念头?”
“当然是想挣更多的钱,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晏宁说:“不过能不能开起来,还得靠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出谋划策。”
魏承第一个赞同:“我觉得行!阿宁做菜可好吃了,开食肆肯定能红火!” 管他开甚么食肆还是酒肆,只要能跟阿宁在一起就行。
“就你贪吃。”晏宁捏捏他的鼻子,笑道:“要是真开了食肆可不能让你去,不然煮的菜还不够你吃的。”
“才不会哩,我可听话了。”魏承抱着他的腰表忠心:“你叫我做甚我就做甚,我能干好多活儿。”
“真的,保证不偷懒?”
“嗯,保证不偷懒!我若是偷懒,那你就罚我不许吃饭。”
晏宁乐:“唔,大伙都听到了,这可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有逼他。”
众人纷纷笑了笑,雯娘一个妇人家也拿不定什么大主意,便道:“阿姐全听你的,你想做就做。”
王阿平和王老头也表态道:“我们也听你的。”
得到众人的一致同意后,晏宁一锤定音,拍板道:“好,那就这样说定了。”
饭馆开张前的筹备工作十分繁琐,再加上他们手头并不是特别宽裕,所以该省得还是尽量得省。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几人初步决定了各自的分工。
店内的桌椅、板凳等物件交由王老头子负责制作、锅碗瓢盆等小物件由雯娘负责筹备、各种食材则由晏宁全部包揽、养鸭子的重任交到了王阿平和魏承头上。
第36章 香喷喷的爆米花
有了方向和目标, 众人的思绪也变得明朗起来, 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第二日下午,晏宁将挑回来的黄土块打碎成细泥,又去地里挖了两桶黏土倒进去,慢慢加水不停搅和, 最后终于和成了一堆粘稠的泥巴。
没有哪个小孩能抵挡得住玩泥巴的诱惑, 魏承当然也不例外。他兴致勃勃地学着晏宁将泥巴倒入模具里,用小木铲刮来刮去将泥巴铲平, 玩得那叫一个认真投入。
用来砌火炉的泥砖不用太大,有一块普通砖头的三分之一体积就合适了。而装泥巴的模具是用竹片编的,王老头早上只花了一个时辰就编了四五十个。
倒模完成的泥砖被整齐摆在地上列成一排, 晏宁用木板遮住太阳光, 避免砖体遭太阳暴晒而开裂。
“要晾多久它才能变硬呀?”魏承好奇地问。
“慢慢等吧, 我也不清楚。”晏宁答。
这一等就是三天。
三天后不但泥砖晾干脱模了, 地里的玉米也长出了嫩芽。
破土而出的玉米芽一天一个样,转眼间就长出了嫩绿的叶片, 生机盎然。
临近七月,天气愈发炎热。清晨朦胧的雾色中, 一轮灿烂的红日喷薄而出。
日复一日, 朝阳又起。
晏宁今天要进城物色店铺, 于是早早就出门了。黏人精魏承小朋友也跟他一块去。
陎州城城内的结构布局十分简洁明了,两条主干道将其划分成东西南北四块,最“繁华”的街道则是从城门入口处直通市集的主干道——春华路。
春华路全长约有四里, 街道两边皆是各种作坊、商铺、和摆地摊的摊位。
在陎州城开铺子做生意的基本以当地人为主, 他们祖祖辈辈居住此地, 在城里有一处安居立命之所, 靠开铺子做点生意养家糊口。
从头一路逛下来, 晏宁看中了两间空闲的铺子。一间挨着酒肆,人来人往。另一间独门独户,铺子前有棵一人高的小树。
挨着酒肆那间看着面积小一些,铺面也很陈旧,但胜在有人流量。来喝酒的人不免要吃饭或点两盘下酒菜,无形中能给他的饭馆带来一部分食客。
独门独户那间面积大得多,铺面两边哪儿都不挨着,场地很宽敞。不过相对的,租金可能会高出许多。
“我觉着这地方好。”小朋友什么都喜欢大的,魏承背靠着紧闭的铺门,说:“你瞧这地儿那么宽敞,又干净……”
“嗯……”晏宁也觉着这间铺子可以,看了眼门上贴的官府封条。
缘由尚且不知,不过但凡贴有官府封条或明显官府标记的地方都是属于官府的,例如云涧溪的那两块玉米地,竖了块“官府征用地”的木牌子,那就是官府的地了。
别问,问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走罢。”晏宁牵起魏承的小手,说:“咱去官府打听打听情况。”
两人去往官府衙门。
当值的衙差是老面孔了,远远瞧见两人,不等晏宁开口招呼,他倒先热络地问了起来。
“哟,来找钱三爷是罢?”
一来二往的,晏宁得知他名叫赵九,是去年才来府里当差的。
赵九笑道:“你来得可正巧,钱三爷今早上才回来的。”
晏宁本不是来找钱三的,但听他这么一说,顺嘴问道:“钱官爷出差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