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末世] 下(112)
不耐烦的翻了个身,祝炎嘟囔一句:“大早上抽什么风……”
“你不饿吗?”
昨天下午实在太累了,二人折腾一番只把桌子上的水果吃了就睡了。现在项骆的肚子直响,他不信祝炎不饿。
祝炎打了个哈欠:“那你下去买去吧。”
项骆揉了揉祝炎的脸蛋:“那你记住了,我是下楼买东西去了。”
祝炎眼睛睁了睁,用一双死鱼眼看着项骆:“你当我白痴吗?”
项骆只道:“我怕你睁开眼睛看不见我,抱着被子哭。”
祝炎抬腿就是一脚过去:“滚蛋。”
项骆这才下楼买早餐,祝炎翻身用被子包住自己,想想刚才祝炎的这份细心,笑一笑,用脸蹭了蹭被子再小睡一会儿。
早上项骆将窗户打开了,风吹进室内一点都不热。这样冷热适宜的温度,让人早起简直就是折磨人。
项骆下楼问餐厅位置,这边有个比较方便的小厨房,不过价格是大众厨房的价格三倍不止。价钱高,里面的食材却跟大众食堂没什么区别。
项骆也不舍近求远,左右钱是罗父送的。看看菜单,发现新鲜蔬菜这里已经可以正常供应了。虽说不至于不限量,但想吃的话,价格也只是比肉贵一点。
虽说菜肉都很珍贵,但正常工作的人家都吃得起。
这世道,能填饱肚子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能吃的好一些更加重要。在吃饱之余,再能攒下来一笔备用金就更好了。
买了六个包子和一碗粥。可惜没瞧见豆浆。又买了个铁皮包装的咸菜罐头。
榨菜放到现在多数都过期了,不过铁皮包装的暂时还不同担心。就算过了保质期,只要保存得当,理论上讲里面的东西就不会过期。
早餐二人就是馒头粥就咸菜吃了。
这差不多是二人这二年一来,吃的最像样的一顿早餐了。
原因无他,二人都不会包包子。
吃完早餐祝炎也不急着下楼,而是坐在那里发呆。项骆就知道他又在看系统里面的东西了。
过了一会儿,祝炎还有些不满叹口气。
“价格太贵?”项骆猜到了他是在从系统里搜索包子的价格。
祝炎嘴一撇:“一个包子的价格,够在这里买上百个了。”
“噗,”贵很正常,可归道上百倍就夸张了。
系统里给出的价格,是参考商品对当前这个世界的价格而定的。
也就是说,一个包子在这样的世道下,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市场上就值这个价格。由此可见,这京城内的人,能够以这样低廉的价格吃到包子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全国还有多久能人人都吃上包子呢?
想要到达那一天,至少要先让这片土地种满小麦。
昨天已经看过了末世前耳熟能详的地方,累了一整天,今天不如就去本地的商业街看一看,这边有什么新鲜的。
宣传小册上有给出地址,二人别的没带,只带了存卡直接出发。
京城里大部分商业街道都改成了居民区了。就算以后经纪恢复的时候,当下也是先用来应急。好歹让人先有住的地方。
而当前还在经营的,也就东西两条街。城市里公交车已经投入使用了,半小时一次,虽说不是特别方便,可比较偏僻地方的人想要去逛街是没什么问题的,直接刷手环就可以了。里面是有一定的免费额度。如果超过了这个额度就需要自己付费了。
项骆车子开得很慢,能够感觉到道路两边的人从稀稀拉拉到后面的人声鼎沸。当道路开始人挤人的时候就知道这边是有生意人家了。
也许是因为道路上车辆少,当前监控使用范围没有过去那么频繁。横穿马路的人非常多,约到人群密集的时候,项骆开车就必须慢。
“这边没有市场吗?”项骆探头看一看,前面是一个大广场,周围一圈都是各色店面,瞧着一座座高楼,看的出里面各种各样的店面百花齐放。
“有,不过那算是早市或者农贸市场,时间一般比较短。这边也一样。”祝炎精神了些准备下楼。
祝炎看了半晌也想不起来这里究竟末世前的哪里,毕竟他从来没来过。
“这里是哪儿?怎么一个招牌都看不见。”项骆瞧着哪怕是广场最中间的建筑也没有任何标志。也许是已经摘掉了。
“管他是什么?有的逛就行。”
其实祝炎并不是一个多爱逛街的人,只是在村里头憋了两年,既然有机会,当然要逛个痛快。
第218章 第 218 章
就算出了这里, 最后都到过哪儿都想不起来也没关系,至少来过。
祝炎拉了一把项骆直奔一家周围最大的商场进去。然后走马观花的从楼下一楼一楼的走上去。这里有独立的发电机,所以里面末世前使用中的光照、电梯等全部都在运行。
不过抬头看就会发现, 照明的灯明显大半都被拆卸下去了,差不多五六个位置才有一个灯。
不过这样的照明也刚好能够看见每个地方, 不会太刺眼,也不会太暗。
里面是有空调的, 只是空调开得不是很低, 并不会多么凉爽, 但比外面的炎热好太多。
这里头绝大部分的商铺都在招标之中,每一层都跟末世前一样有不同的主题种类,而且每一层都有一名穿警服或是军装的人带着一队穿着保安制服的人来回巡逻, 里头虽然算不上人声鼎沸,却也热闹非凡。
项骆道:“咱们那边,我记得以前也没这么多人。还是说因为这边是京城,所以这么热闹。”
祝炎道:“倒退十年咱们那边一样热闹。还不是网商给降维打击了。如果咱们那边也开放了这样的地方, 不会比这边差太多, 最多是花样少一点。参考市场,现在市场不就比过去多了吗?”
就像网商打击了线下,外卖打击了泡面一样。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不用面对商家。不用因为脸皮薄而被当羊宰, 更不用担心瑕疵品退换货带来的纠纷维权问题。是个人都会选择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
只是显然, 显然网商一时半会儿的崛起不起来了。
这里虽说是店面,其实比摊子好不了多少。最多是环境更加干净卫生且优美了,货物也更加齐全了。第一层没看见什么喜欢的,多半都是女士用品。虽说有心给村里处的好的或是亲戚买点什么,可他们到底不懂, 也不着急现在就买。只是瞧着其中好几家做缝补生意的,门口还放了几张修复过的照片。破掉的衣服经过他们的修补几乎看不出什么来,远比在自己家打个补丁瞧着要体面太多。
也许正是戳中到了大家的需求,这类商店人还不少。
祝炎贴近项骆道:“我听说老北京之前有个行当就叫补穷。一般就是路边给穷人家缝补衣裳。价格便宜,而且补的人家基本都是专做破烂的普通人。”
现在又兴起了类似的产业,自然是时光的一种倒退。
“不是特别一样。以前回去找人缝补的,基本都是家里没女人做针线活。或是上工离家远需要尽快修补的。现在的话……多半是几乎没人会使针线活了,自己凑合着弄又挺难看,所以才有人找到商机。”
“现在以前的衣服应该还有吧。”至少老家那边市场上最不好卖的就是以前的衣服,因为太多了,就算有人买,在那么多的服装面前也是卖的比买的多。在吃饱肚子都相对困难的时候,根本没人会在意自己穿什么。真破了,打个补丁就好了。日子都困难,谁也别嫌弃谁。
项骆只道:“谁知道是不是把以前的衣服集中起来做别的了。或是干脆就是当前节俭的人太多。毕竟不是哪儿的人都像咱们那边讲究穿什么。”
东北可能是重工业发展的比较早,人们条件在当年提升的较快。所以在穿着方面是很讲究的。一直穿到现在,上一辈依旧觉得人宁可吃糠咽菜,也要有一身能见贵客的好衣服。这既是自身的体面,也是对对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