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 上(178)
还是那一套程序,考完之后归家等消息。
放榜之后,赵仁河依然高居榜首。
又过了十天,府试也考完了,众人“考”的都快要熟了,这三个考试可是过了。
回头默写出文章来,孙应嘉看过之后点头道:“肯定能过,但是名次不好说,你们学的都一样,只是小河比你们眼界宽一些。”
能不开阔么?赵仁河可是穿越过来的,他那个时代,一个网络就能沟通全世界。
现在可倒好,通讯基本靠吼,赶路基本靠走。
别说动车了,连个最原始的火车都没有一挂。
其他人纷纷点头承认:“三爷是比我们强多了,我们都是他的学生。”
孙应嘉这才知道,这帮人识字的启蒙之人,竟然是赵仁河。
“那我收他为徒,收你们为徒孙,正好!”孙应嘉一拍巴掌:“就这么办了。”
“不行啊师爷爷,我舅舅是您女婿,亲女婿。”赵仁河赶紧提醒他:“您大孙子是我表弟,亲表弟啊!”
孙应嘉瘪嘴:“好吧,那就还叫师爷爷。”
“别人都是师爷,您老是师爷爷么,高兴点,辈分比他们都大。”何大根在一边鼓吹:“是吧?师爷爷……。”
那声音甜的啊,让赵仁河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但是随后,他也跟何大根一样,对着孙应嘉一顿拍马屁,众人一哄而上,把个孙应嘉的毛儿顺的,无比的舒坦。
等到放榜的那一日,所有人都去了,连刚出了月子的孙兰,都抱着孩子坐在家里等消息。
放榜出来那一日,也有不少人去看榜,其实第一次考试,就已经刷下去一半的人了。
一连考了五场的试,不少人都扛不住这个考试的压力,何况考试的内容也很广泛,赵仁河都没法儿押题。
所以县试几千人,到了院试就剩下三千人了。
过了院试就剩下一千五百来人。
等到过了府试,成为秀才的也才五百人,三分之一而已,加上越龄了的一百多人,剩下能考举人的也就三百多号。
而赵仁河,力压群雄,他考了个第一!!
“少爷是小三元!”何大根高兴地都要疯了:“案首啊!”
第184章 王府的反应
众人哗然,案首,肯定是红案。
但是案首,不一定是小三元。
现在出了一个,那这个人的学识肯定不一般。
倒是没人觉得是因为赵仁河的出身,因为前二十名的考卷,是要公示在衙门门口的八字墙上的,供众学子们学习的,没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只是众人好奇,高门华府里出个才子都不容易,何况是王府里的?
但是赵仁河的卷子贴了出来,所有人都服气了。
那卷子卷面整洁,笔体沉稳大气,字体优美,加上思路清晰,竟然没有一个错别字。
就连第二名的卷子,字体虽然也不错,但是思路就没有第一名案首的那么宽广,但是比自己的可要强多了。
“案首啊!”赵仁河摸了摸下巴:“小三元唉!”
“现在回家,准备礼物去,还有,估计有官差去王府报信了。”孙应嘉站起身来:“你准备好了红包没有?”
“准备好了。”赵仁河道:“不止是我的,所有人的都准备了。”
他不是一个人考试,而是带着所有的男性小伙伴们一起考试,所以他们都中了秀才,喜枫早在去年就挑好了布料,做了一大堆的红包,里头都装了二两银锞子。
在他们看来钱不多,但是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赏钱已经很丰厚了。
尤其是他们给的银子都是新的银锞子,闪闪发光的那种,含银量也很高,乃是正儿八经的好官银。
不是那种民间私铸的钱。
“让他们都回自己的那个村子里去,做戏做全套,我已经安排了一些人住进了新手村,有村长,有邻居,这才是个村子,还有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也被那里的人收养了,这样一个村落就形成了,免得让人看出破绽。”孙应嘉道:“你放心,那些人都很可靠。”
“谢谢师爷爷。”赵仁河知道自己想的不那么周全,但是有了孙应嘉的收尾,就完美多了。
“那附近的田地也都挂在他们名下,是个挺富裕的小村庄。”孙应嘉笑了:“他们回去自己的家里等待报喜的人吧。”
“好!”赵仁河点头。
“可是我们回去了,谁伺候三爷?”宋大千道:“而且我们不跟在三爷身边,府里头说不过去。”
“就说你们留在这里看家,让张三李四,跟何大根一起送他回去,再带上几个女娃子,就行了。”孙应嘉早就安排好了:“你们安顿好了之后,还要去府学上课,别忘了,以后你们就是秀才了。”
“有这个必要吗?府学里的先生,未必有师爷爷的学问大。”丁大力挠了挠头:“何况我们如果考了举人,是不是要拜别的座师之类的?”
“前朝是如此,但是本朝不用,因为前朝的党派,就是在科举的时候,就以师生关系结为同盟,一个座师,在地方上形成势力,在科举上拉帮结派,最终导致前朝政治糜烂,所以本朝的科举,取消了座师这一潜规则下的名份,谁敢那么做,谁就是故意拉帮结派,想挑起党争!”孙应嘉道:“而且有了秀才名分,方可游历天下,穿州过府,行动便利。”
“原来如此!”众人这才知道,有了功名的人,可以到处流蹿。
于是一哄而散,他们一起走,剩下两位武师父跟一个奶兄弟,带了几个丫鬟,驾车慢悠悠的回了平南王府。
他们到家第二天,报喜的差役就到了平南王府。
当然,他们还不敢随便冲进平南王府的大门,即便是报喜,也走的是侧门,这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平时都走的是旁边的小门,那里专供人出入,不供车子出入。
这来的七八个差役,能走侧门,顿时荣耀的跟什么似的,待到了前头的七号院那里,便敲起了响锣,报了名号跟喜报。
赵仁河早有准备,一人给了一个荷包,领头的那个班头,得了个装了五两银子的荷包。
却已经是惊动了王爷,派人来询问,一听说是庶出儿子的庶子,考了个小三元,摸着胡子笑了:“倒是个聪慧的好孩子。”
遂吩咐人给厚赏,来报喜的差役们又各自得了个中等封的赏赐,一人赚了十两银子的赏赐,各个眉开眼笑的走了。
而赵仁河这里,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外面又有王爷的人送来了赏赐,这次可重视了,赏给赵仁河的东西也多。
各色笔墨纸砚就不用提了,还有各种布料以及各色饰品,挑好的来不受,还有整整一百两的金锞子,一千两的银锞子,以及一万枚崭崭新的铜钱。
赵仁河故意扭捏了一下:“祖父给的太多了,还给了这些钱……。”
来送东西的是沈云,他也是看了半天,确定这位三爷还是那个好孩子,就笑着道:“王爷说了,三爷在外面也是个有功名的人了,花销上可不能束手束脚,让人说我们王府的爷们儿不局气,您在外面考了个小三元出来,听说卷面非常受人推崇。”
其实是听来报喜的差役们说的,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赵仁河去考试的事情,如何能知道他的卷面精彩?
不过是闲带了一句夸奖而已。
赵仁河也不在意这个:“只是大家恭维,恭维。”
得了赏赐就得去谢恩,别人的可以不去,但是王爷祖父的不得不去。
去了之后,在王爷祖父的书房里聊了聊,被鼓励了几句,就放了回去,一个庶子的庶子,平南王即便是看重,也不会越过嫡出子嗣去的,只是这孩子考了个小三元,平南王府还没有子弟有这样的殊荣,略微隆重了一些,也是可以的,但是太隆重了就不好了。
虽然他觉得不隆重,可后院却炸了锅。
首当其中的就是三房的三太太这里的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