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被美食淹没(111)
谈物价,杜玉芳只会说一句:今天的青菜供应又少了,价格还涨了一分钱,以后可这么办啊!
余老爷子会说上几句,但说的都是什么供求、生产、运输、调控之类她连听都听不懂的东西,连话都接不上。
杜玉芳感到了深深的自卑,因为余焚佩那么小的孩子,也能对着那个政策说上一通侃侃而谈的模样让她羡慕极了,她甚至要开始害怕他们谈话。不说话,她觉得自己像个外人,说话吧,她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尤其害怕公公问他,那些书啊字啊她一个都不认识,真要叫她看叫她学,她的腿肚子都要哆嗦起来了。
杜玉芳怀过两次孕,一次生的是女儿,还不到满月就没了。第二次怀的不知道是男是女,月份还小就没了,没得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
杜玉芳开始害怕,害怕自己生不出儿子。公公婆婆和丈夫虽然都没怪过她都没骂过她,但杜玉芳很害怕。那个当公公婆婆当丈夫的不想要孩子的?他们明面上不说,背地里又是怎么看她的呢?她没有显赫的娘家,甚至连娘家都没有,被舍弃掉的话,只要很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工作,被赶出去的话甚至连自己都养不活。
而且、而且……
杜玉芳被自己的想象给吓到了,疯狂地想要孩子。
终于,杜玉芳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在吃了好多偏方后,杜玉芳在余焚佩嫁出去的前两年有了儿子。
儿子很可爱,是从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她后半辈子的依靠!
杜玉芳开始为儿子谋算,让她看不顺眼的,首当其冲就是余焚佩。
余焚佩很受宠,她既是老来女,又是在余家小孙子出生前十多年来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就是被爱浇灌大的。
杜玉芳一直都觉得二老偏心,在儿子出生后,这种想法就变得更加明显了,余老爷子很早就说过他的遗嘱已经立好了,二老死后家产是余望和余焚佩平分的,谁也不亏待。
余望不在乎这个,他自己有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这种满足的充实感,是其他什么也给不了的,再多的钱都给不了。所以余老爷子给不给他、给他多少,他都无所谓,因为他早就能靠自己给妻子儿女足够的生活了。
余焚佩也不在乎,她自小没受过什么哭,钱对她来说没有太大的概念,而且她自认为以后不会比爸爸妈妈和哥哥差,即便不用老两口给钱,她照样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兄妹俩见面相处的时间很少,但思想却是出奇的一致。余家未来的财产分割,就在一两句话的随意中过去了,还没比余焚佩向余老太太撒娇着想做套新衣服来得重要。
但杜玉芳的心底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在她看来,东西哪能平分啊!这都是要给以后儿子的!公公婆婆这样,难免太过偏心!但是她又不敢提。钱这东西是个敏感字眼,亲兄弟都能未这字打得眼红流血,更别说她一个“外人”提了。
哪怕是余家二老平时待她宽和慈爱,但这又有什么呢,代表不了什么的。
杜玉芳心里惶惶不安,内心的怀疑也越来越深。
她说想自己带孩子,二老就放心把孩子交给她带了,二老继续围着余焚佩转,要吃的给吃的,要穿的就给买,每天也不知道干什么,三人能在书房待上一整天。
这让杜玉芳心里很不舒服。当公公婆婆的,对待孙子的态度怎么还不如对待闺女的!
杜玉芳心里怄得要死,怀疑也越来越重。虽然是遗嘱上是写了,遗产平分,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她可是听说了余家以前有钱着呢!金陵那地方,三条大街都是余家的!沿海那边哪里没有余家的产业?!说是在建国初期,余老爷子就把东西全上交给国家了,但人真能那么无私?真能什么也不给自己留?!就算不给自己留,也得给子孙后代留一点吧!?
瞧着余家平时的天天又肉月月有新衣服的用度,杜玉芳认定了余老爷子背地里不知道藏着多少东西呢。人总是更相信自己想到的,杜玉芳认定了之后,对余焚佩也越发的不满了起来,觉得二老肯定在背后偷偷给她补贴!
尤其是路远之出生后,这种愤怒、自卑、嫉妒和不满的心情到达了一个顶峰。
余焚佩嫁出去之后,余家二老给添了一些嫁妆,而后把小洋楼给了余望夫妻。杜玉芳不用和二老住一起了,但她每天依然往四合院这边跑,因为路远之是二老带着的。
杜玉芳感到了深深的偏心,明明那时候孙子都不怎么带的,对外孙倒是好!什么都一手包揽了。
越看,杜玉芳越觉得路远之讨厌,温顺的外表下,不知道是每天怎样的诅咒。
但她对路远之的诅咒没能灵验,反而是余望出事了。
余望的工作保密性很高,跟谁都不能说,哪怕是枕边人。杜玉芳不知道余望的工作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的工资很高,一个月的工资到手,省着点用,高得能让她和儿子用一年。但她也没多想,只觉得自己丈夫能干。
余望是她的天,她的希望,她下半辈子的依靠,她能忍受一切的动力。
她并不相信这个事实,只是一个劲儿地闹,要讨一个说法,要让人说明白余望是怎么回事,一个劲儿地吵着要去见余望。
余老爷子和余老太太像是一夜之间老了很多,但大概是经历的事情多了,还能经得住。余老爷子先让人把杜玉芳带回房间,不准她出来,又把孙子带走让老太太看着,然后便开始处理余望的后事。
杜玉芳恨上了余老爷子,恨上了路老太太,更恨上了余焚佩,觉得都怪她!肯定都是她搞了什么鬼!给自己给自己儿子谋钱谋利益还不算,非得把余望也给铲除了才罢休!怪她怪她都怪她!
余家没一个好东西!没一个好东西。
石逢春便是这时候找上杜玉芳的,他对杜玉芳说,余望是余老爷子害死的,是他以前害了别人全家,所以余望被那家人活下来的人给杀死了,都怪余老爷子,要不是他把人逼得无路可走,别人也不会来杀余望。
杜玉芳信了。资本家是怎样的黑心,她知道。因为她家以前就是被资本家嚯嚯的,家里穷得没办法了,才把她卖掉。余老爷子以前是资本家,肯定也是这样的黑心。
石逢春说,余老爷子现在还有和外国的势力勾结在一起,只要她去举报,不用她动手,余家就会被抓起来了。
杜玉芳不敢。她对余家虽然有成见,对余家虽然有恨,但余家是余望的家,是她儿子的家,也是她的家,她不能这样!
于是石逢春又说,余老爷子手里有一笔钱,一箱子的大黄鱼,以后是要给焚佩的,他根本没把你们几个人当一家,他那个人贼得很精得很,得给他一点颜色瞧瞧才好!
杜玉芳又信了,她心里的愤怒又被勾了起来,悲伤又被燃烧得更加旺盛。
石逢春便说,这不会伤到余家的根基,只是把余老爷子和余老太太抓起来询问一下,余老爷子势力大得很,不会怎么样的。相反,这时候是你可以表现的好机会,展现一下自己的贤惠,你还为余家生了个儿子,只要余家的外孙瘸了或是瞎了哑了,那以后你儿子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了,他们只能靠着你的儿子,所有的都是你儿子的!
杜玉芳心动了。
于是那份“大义灭亲”的信交出去后,余家乱了、散了。
杜玉芳很害怕,不是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吗?不是说不会造成什么的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杜玉芳不明白,但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告诉她,要快逃,要快点逃!
在余家彻底乱起来之前,杜玉芳偷了余老太太的存折,抱了孩子就跑了,她不知道自己要跑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她只是、只是有些害怕。
第124章
路老太太对路振宁的失望是在长年累月里积攒起来的,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有时候是一件很难说得清的东西。恨他的是恨不得他去死,但冷静过后,或是什么时候回忆一闪而过,愤怒平息过后的愧疚的心软又一齐涌了上来。
路振宁不学好,路老太太知道,她对路振宁恨铁不成钢,但有时候也怪自己。她年轻的时候要强,什么都要争一口气,每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和路老爷子怄气,能真正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路振宁已经改不掉了。
所以她怪路振宁不争气,气他不学好,但当时有多怪他多气后,冷静下来对自己就有多恨,对他就有多愧疚。
大儿子那么优秀,如果她当初多花一点时间多给小儿子一点关心的话,小儿子是不是就不再是这副样子了?
再加上大儿子走后,小儿子就成了她的唯一寄托。丈夫不是唯一的,儿媳妇有比她更重要的家人,身边还有那么多不是她亲生的孩子,她只能去把自己的信念挂到路振宁身上了。
路远之也知道,奶奶疼他,愿意把命都换给他,但路振宁却是可以让她舍弃一切的人。
所以路远之不会让老太太为难。
他之所以准备把路振宁送进国外的监狱,为的就是斩断路老太太做选择的路。
路老太太宠孩子,但她是个明事理的人,路振宁犯法被抓,她可能会心疼会痛苦但也仅限于此了。没教出一个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用的孩子,那是她的错,她能接受。也会去期待,期待路振宁能接着这个机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监狱里什么样她又不是不知道,国外不是讲人权吗?说不定比国内的监狱都要好,不会把人怎么样的,除了让她丢点脸,还帮她教孩子了呢!
所以她不会去找关系把路振宁弄出来。
路老爷子也是,他当了一辈子的军人,错的就是错的,让他去托关系把路振宁弄出来,那是在否定他这一辈子。
而且路振宁这次是被抓国外的警察抓起来了,路老爷子就不是后悔了,而是震怒。在国内丢人还不够,这下都把脸丢到国外去了,路老爷子简直要气死了!
路家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路振宁卖厂子那件事把他们气都气死了,这会儿听到他被抓了,不出去买串鞭炮回来放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