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理工学院(18)
李承乾走了出来,“突厥使臣,你该不会以为两个江湖人的把戏就想难道我大唐吧?”
李承乾嘴角有点抽,因为徐长生信上就是这么说的,就差将这两道题放在地上踩,要多不屑有多不屑。
李承乾说话的时候不免也被信上的语气带偏了。
百官眼神古怪的看向李承乾,如此不屑的称两道难题为江湖把戏,可他们的确被难住了。
不过他们也认同这个说法,这两题哪是什么学问?明明就是奇淫巧技。
古时候对奇淫巧技不怎么看中,唯有读书高。
阿使那眉头一皱,“不知道大唐太子有何高见?”
李承乾不答,而是向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最近和我那好友讨论学术,无意间提到突厥使臣的两道难题,没成想,却被我那好友一番讥讽,称这也叫学问?”
他还真没乱说,信上就差直接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李承乾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脑海都浮现了一个鼻孔朝天,耀武扬威,无法无天的小短腿模样。
殿上百官都愣住了,讥讽太子殿下?太子这好友还真是……
不过听这语气,太子这好友好像能破解此两题,不由得小声议论纷纷。
“殿下,你说的那好友,可是上次提到的那个用一道算题难倒我国子监的徐家子弟。”国子监祭酒孔颖达问道。
“正是。”李承乾答道。
不知道为何,他这回答一出,上面的李世民嘴角一直抽一直抽。
李承乾从怀里取出一封信,“父皇,答案就在上面。”
太子拿出信的时候,似乎有意避开所有人的目光。
信上有见不得人的东西不成?
李世民想到那鸡抓文,脸皮子都哆嗦了一下,这也不能怪他,他所接触的褶子之类,哪一个不是书法有成的官员所写。
直接道,“太子既然已经知道答案,就不用再给我看,直接公布吧。”
对陛下特别熟悉的一众官员不由得一愣,陛下怎么有点避之唯恐不及的感觉?
那封信是什么妖魔鬼怪不成,等下了朝非得去见识一番。
李承乾看向突厥使臣,手指向殿上的油锅,直接道,“突厥使臣,这真的是油锅吗?还是只是在陈醋上面铺了一层薄油而已?”
众人一愣,鼻子不由得一动,还真一股子陈醋的味道,以前被压抑的气氛影响,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个,但这又如何?
大殿之上,只剩下李承乾佩佩而谈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plj11259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玉壶纳冰心 20瓶;一醉红尘 10 瓶;NCT 1瓶;罗罗 2瓶;文文细雨 1瓶;燕婉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9 章
阿使那惊讶地看向侃侃而谈的李承乾。
这“油锅”的题,他们能想出来,是因为突厥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居无定所,帐篷中多蚊虫,所以要经常煮陈醋驱赶蚊虫,无意间发现看似滚烫的陈醋,其实温度并不高。
大唐没有这个习惯,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问题的?
李承乾继续道,“恐怕不用什么大唐勇士,我大唐任何人都能将手伸进去而丝毫无损吧?”
才说完,一小将似乎怕有人跟他抢一样,哗地冲了上去,手毫不犹豫的伸进了油锅,然后提了起来。
武将们早就憋屈得不行了,要不是陛下一直不允许,他们早就去试那油锅了。
哗!
“竟然真的没事?”
“这怎么可能?明明都烧滚了。”
说实话,李承乾也不怎么明白,信上说了一堆什么陈醋沸点极低,有江湖艺人用这个特点来故弄玄虚骗人赚钱,他也没怎么看明白。
李承乾又看向阿使那,“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简单了,只要取一只蚂蚁,将细绳套在它脚上,用蜂蜜在一端引诱蚂蚁,它自然能带着丝线穿过中空的芦苇杆……”
阿使那张了张嘴,硬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刚才他以为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优势,没想到一顿饭的功夫,就变成这样子了。
看着大殿上佩佩而谈的太子,不少大臣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他们大唐储君该有的风范。
在称赞李承乾的时候,不由得又有些好奇,太子的好友,那徐家子弟到底是何等的高才?想必一定是风姿卓然吧。
一个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读书人形象不由得出现在众人脑海中。
一定是这样的,下朝后他们就用这个例子,好好规劝族中弟子用心读书。
太子礼贤下士,结交了一个学富五车,有经世之才的好友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长安。
天家无小事,哪怕是太子结交了一个朋友,都能被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更何况这是好事,有助于太子礼贤下士的声望,于是,那些不明就里的太子属官,简直不费余力的四处散播消息,让太子的这位“风姿卓然”的好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名满长安。
至于事情的真相被披露之后,那些朝中大臣打死也不承认,他们曾经拿那熊孩子当成族中子弟的榜样。
阿使那脸色不怎么好看,任谁上一刻还占尽优势,下一刻就功败垂成,都得这样。
有些恼羞成怒地道,“大唐官员,还真是出类拔萃,解决难题还得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帮忙。”
这就有点打脸了,就差说这些官员根本解不开他的题,靠的是别人。
“哈哈。”这时李世民笑道,“突厥使臣何出此言?我大唐群臣当然是才高八斗之辈,当然,朝廷之外也是有能人的,这正好说明我大唐人才辈出。”
这就看得出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了。
殿下百官赶紧道,“陛下说得是,我大唐的人才岂止只在朝堂,突厥使臣,可看到我大唐人才否?”
阿使那张了张嘴。
李世民生怕又出什么妖蛾子,赶紧道,“突厥使臣来我大唐交流,如今两题已毕,就请回驿馆休息吧。”
阿使那也没办法,就算现在提出借粮,也会被毫无疑问的拒绝,只得先行离开。
阿使那离开后,孔颖达就站出来了,“陛下,臣有本奏!”
“徐家子能为朝堂解决此难题,可见是心思玲珑,颇具才华之人,可惜竟没有入我国子监。”孔颖达说道,说完又对李世民道,“陛下,我国子监广纳天下贤才,还望陛下恩准,让徐家子弟入我国子监。”
入了国子监,那可就是贡生了,虽无官职,可一般官员也得另眼相看,谁知道这些贡生会不会就是未来的丞相什么的。
李承乾一听,这……
他这“好友”才四岁,要是真入了国子监,还不得闹出天大笑话。
国子监中,哪一个不是层层选拔而来,其中读了几十年书才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大有人在。
要是让一个四岁孩子与那些读了几十年书才进入国子监的人一起学习,不知道会不会羞愧得撞死几个。
李承乾正要说话,上面李世民大手一挥,“准!”
李承乾就这么看着上位的李世民,父皇这个决定还真是……
只是君无戏言,他也只能将要出口的话收了回来。
至于到时是什么情况?反正是国子监祭酒亲自请奏,父皇亲自恩准的。
当然他已经可以想象到时候多么“热闹”!
这时,房玄龄也站了出来,“陛下,徐家子为朝廷立下大功,当赏。”
意思,一个贡生的名额也太小气了,凭那徐家子的才华,他自己也能进国子监,这赏赐和没赏赐一个样。
“说得也对。”李世民说道,“上次对徐家村的赏赐还没有传达下去吧,正好一起。”
徐家村贡献生豆芽之法的赏赐拖延了一段时间,因为他们要让农部确认过后才行。
如今生豆芽之法已经通过文书下放大唐十道各县,也是赏赐落实的时候了。
“众位觉得,这次又当如何赏赐?”李世民说道。
下面的朝臣眼观鼻鼻观心,心道,又来这一套。
这次的赏赐和上次还有些不一样,上次是整个徐家村的名义进献的生豆芽之策,所以赏赐的是免除整个徐家村的农税商税。
这一次,是徐家子一个人。
房玄龄一叹,这锅还是他继续背吧,谁叫他们大唐穷。
房玄龄站了出来,“陛下,徐家子才华横溢,又出自大儒徐文远一脉,想必是不会将钱财之物放在心上……”
也不是说大唐连赏赐金银的财力都没有,那也太不切实际了,而是不能开这个口子,因为以后要是有人立功了,是不是也得先赏赐点财物?这样累计起来数目就多了。
在房玄龄口中,徐家子简直就变成了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读书人,只是后来,房玄龄的脸被打得啪啪的,因为他今天的话,不知道被多少人戳脊梁骨,加上上一次也是他提出免徐家村的农税商税,简直晚节不保。
“所以……以徐家子这次为朝廷排忧解难的功劳,也为了彰显陛下重视贤才,求才若渴的决心,臣提意,陛下可以给予徐家子一项殊荣。”房玄龄继续道。
“什么殊荣?”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抬头,一字一句的说道,“许他以平民之身,可随时殿前见君的殊荣。”
随时殿前见君?还是以平民身份?
哗,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
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李承乾,连平时稳重冷淡的表情都有点保持不住了。
房相怕不是老糊涂了,想想,一个四岁孩子,穿着个开裆裤,小腿一蹬一蹬地在大唐金殿上,当着文武百官面,一本正经的面见父皇。
倒是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房玄龄,还是他的左膀右臂了解他,房玄龄竟然想借此机会为他的政令做准备。
如今朝廷的官职大都被世家把持,越来越壮大,尸位素餐的不在少数。
关键是,他李家就是这样慢慢发展推翻前朝的。
所以,他有增加寒门仕子入朝为官的打算,以平衡世家。
只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连开头都难,世家官员不会轻易松口。
……房玄龄的提意就是在为他的打算做准备,开一个好头。
让一个平民,有殿前见君的殊荣,这是在向天下寒门表示,他重视寒门。
李世民心道,这的确是一个打开局面的机会,而且事出突然,还没有人反应过来他打的什么主意。
李世民直接道,“房相的提意不错,说不得以后还会传为佳话,徐家子能解决众位这么多天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得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