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重生(21)
直到这个时候,其实孟家人还不觉得孟正能够考上雅和初中。他们知道孟正聪明,不聪明的能跟着电视节目自己学会英语吗?可在他们看来,有没有老师教到底还是不一样的。如果自学真能成才,那还要老师做什么?城里的孩子都跟着老师学了两年英语了,周末还去上补习班,自家孩子拿什么和他们比?
所幸儿子年纪还小,这次考不上,还有下一次啊。
在孟家,孟奶奶和孟妈妈一致通过的决议总能迅速地落实下去。电话是孟爸爸这个一家之主跑去通讯公司申请开通的。很快,他们家的电话就装好了。
五月初,孟家的工艺品店终于开起来了。按之前商量好的那样,孟大伯供应原材料,孟爸爸负责制作,孟大姑负责销售,三家所占的分成比例各不相同。
正式营业的第一天,按说孟家人最好都去一趟南溪市,一起站在店门口好好感受下开业的气氛。但孟奶奶觉得这样太兴师动众了,还不知道这个店到底能赚多少钱呢,他们要是全家一起赶去南溪市,这来回的路费就要花不少钱。
因此,孟奶奶、孟爸爸和孟妈妈只是守在电话机前,等着孟大姑那边传消息过来。中午时,孟姑姑匆匆打了个电话说生意不错。虽然没有多说,但得到好消息的孟爸爸终于不至于紧张地吃不下去饭了。到了晚上十点,孟姑姑的第二个电话打过来了。孟姑姑说:“卖得很好!我刚刚大致算了下账,卖了……”
“卖了多少?”孟爸爸的声音猛然拔高,就像是被掐住了嗓子的公鸭。
孟姑姑又重新报了一遍数字。孟爸爸确信自己没听错。孟妈妈特别好心地伸出两根手指在孟爸爸的胳膊上用力掐了一下,等孟爸爸因为疼痛而尖叫了一声后,孟妈妈温柔地说:“疼吧?疼就对了!你不用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了。”
孟爸爸捂住自己的胳膊,委屈巴巴。
工艺品店开门红,孟爸爸有点飘。
等孟正周末放学,孟爸爸用力拍着孟正的肩膀,说:“儿子啊,你考不上雅和也没有关系,爸爸给你报补习班!等你明年再去考,一定就能考上了!”
孟正:“……”
谢谢爸爸哦,你真是我的亲爸,但你能不能对我有点信心?
孟爸爸又拍着孟朵的肩膀说:“朵啊,今年端午,咱们多买几套衣服!”他们这儿有端午穿新衣服的习俗。孟家在这方面不会太委屈孩子,每一年都会给孩子添两套衣服,春节一套,端午一套。但他们大人自己就不怎么添衣服了。
“怎么不说给你女儿报个补习班呢?”孟妈妈一针见血地问。
不等爸爸说什么,孟朵赶紧摆手,一脸真诚地劝着妈妈:“妈,咱家虽然开始赚钱了,但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咱们要节约着用,千万别自以为钱多就往水里丢。那个……我就不上补习班了,哈哈,补习班对我来说没用!”
如果补习班有用,那她早在弟弟的辅导下成绩飞升了。
孟妈妈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孟朵的额头:“你有点追求吧!”
虽然孟妈妈嘴里这样说,但在她的心里,她依然像是这村子里的大多数父母那样,其实并没有那么看重孩子的成绩。他们这些做父母的,因为自己的眼界太窄,不知道外头的世界有多大,所以总觉得进城打工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只要孩子能养活自己,他们就不会多说什么,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这么简单。
孟朵自然也知道妈妈的心思,捂着额头笑得一脸无辜。
时间很快从五月初走到了五月底,招生考试已近在眼前了。孟正提前一天去了瑞阳市,打算在那里住一晚,要不然他赶不上第二天上午的数学考试。
虽然工艺品店第一个月的分成还没下来,但孟家之前卖粮食剩了千余块钱,孟妈妈现在不怕再出一个人的车费了,她就和孟正一起去了瑞阳市。要不然让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独自在城里过夜,再如何心大的家长也止不住担心啊。
母子俩在雅和初中附近找了个相对便宜的条件也一般的旅店住了下来。
第二天,孟正早早起床,见时间还很充裕,就先把孟妈妈送到了初中旁边的旧书店,正是沈独清之前为孟正推荐过的那家。孟正对妈妈说:“妈,这里的书都很便宜,你可以给自己好好挑几本书看,也给奶奶和爸爸挑几本。”
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孟妈妈已经能自行读懂生活休闲类的报纸了,虽然她会把“名人轶事”念成“名人铁事”,但这样的错误不耽误她从报纸上获取信息。
孟正觉得自己重生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妈妈学会了认字!
“确实要给你奶奶带几本书回去,她上次还和我说,想看《海的女儿》的作者的别的作品。给你爸爸带书?他肯定以为我故意欺负他呢!”孟妈妈说。
孟正轻咳了一声,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转开了视线。作为一个体面的虽然自己没有谈过恋爱却看过身边很多同学同事谈恋爱的大人,孟正很想对妈妈说,妈,如果你脸上那种满意中透着些许宠溺的笑容能够稍微收敛一点,那我就相信你是真的在抱怨爸爸不爱学习了。
被妈妈无意间塞了一把狗粮的孟正转身去了学校。学校正门口有负责引导的老师。学校已经根据之前的报名名单把考场分配好了。孟正大致扫了眼,发现一共有三个考场,大概有一百多名学生参加考试,他被分到了第二考场。
按照规定,考生们提前半个小时就能进场了。
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他心里想着那个在图书店里碰到过的小朋友,就把整个教室扫视了一圈,却没有找到熟悉的身影。
沈独清在第一考场。他的家离雅和初中很近,因此到得很早,他在教室里坐下后,每当有人走进教室,他都要抬头看一眼。然而孟正不在这个考场。
考试很快就开始了。数学卷子对沈独清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前面的孩子才刚开始写第一道大题,他就已经答完了。等他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这教室里的大部分考生都还没有停笔。他提前交卷走出了教室。
沈独清特意从第二考场、第三考场的窗外路过,却没有发现孟正的身影。他不敢在考场外逗留,怕被老师误以为是在干扰别的考生答题,只好在附近找了个花坛坐下。他的心里不免起了些担忧,忍不住要胡思乱想,也不知道那个小弟弟叫什么名字,他会不会没有来参加招生考试?
第二考场,孟正也提早交卷了。
孟正走出了教室。坐在花坛边的眼睛却始终盯着第二、第三考场的沈独清忽然站了起来。两个人同时认出了对方。孟正冲着沈独清笑了一下。
沈独清微微有些紧张。如果孟正是个彻底的陌生人,他不会紧张。但他这会儿很想和孟正做朋友。沈独清在班上不太合群,没什么交朋友的经验,只好一边努力回想着班上那些玩得好的同学们之间是怎么交流的,一边冲着孟正露出了一点笑意,鬼使神差地说:“你……对了,要不要一起去上厕所?”
孟正:“……”
他是不是想要和我比一比鸡儿的大小?
第二十三章
孟正不动声色地,尽量用玩笑般的不会让人觉得尴尬的语气说:“我们已经不是小学生了,难道你还需要我陪你一起去上厕所?”
“不、不是。”沈独清赶紧摇头否认。他其实也觉得这个“厕所外交方案”有些不上档次,他也搞不懂为什么班上的同学喜欢约着一起上厕所啊!
沈独清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转移话题用以消除尴尬,说:“哦,你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叫沈独清,沈括的沈,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那个独清。”
“我叫孟正。孟子的孟,堂堂正正的正。”孟正说。
沈独清和孟正怔愣地看着对方,一时间都觉得对方的名字听上去很耳熟。两秒钟后,两个人恍然大悟地说:“你是徐老师的外甥/你是养龙小……”
沈独清赶紧把嘴巴闭上了。
孟正没能成功领会沈独清话中的意思,迷惑地问:“养龙小什么?”
“咳……没什么,那个,我知道你,你们家的梨很好吃。”
作为一个自诩体面的大人,孟正在面对小朋友时总是非常体贴——除非小朋友主动作死,想做一些类似于互相比鸡儿的掉节操的事情——见沈独清不想说,他就没有追问,道:“其实那梨是我外公家种的,他给嫁接过,所以味道和普通的野梨不一样。你要是喜欢,今年再多给你们送点。”
笑了一下,孟正又说:“我也知道你,我有你的课堂笔记复印件。”
沈独清有些震惊,这样的震惊让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图书店小弟弟”和“孟正”竟然是同一个人。他们之间也太有缘分了吧!
见沈独清迟迟说不出话来,像孟正这种自诩体面的大人,当然不会为难小朋友啦,主动起了一个新话题,问:“我去年给你推荐的书,你弟弟喜欢吗?”
一提到弟弟,沈独清就不自觉地笑了,说:“他特别喜欢!”
“那就好。你推荐的那家旧书店,我妈妈也很喜欢。她现在就在那家旧书店里看书。”孟正笑着说,“我……额,我要过去找我妈妈了,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沈独清犹豫了一下,说:“我、我和你同路,我也想去旧书店淘些书。”撒谎,其实他根本没有去旧书店的计划啦,他只是想要和孟正多相处一下而已。
孟正还挺喜欢沈独清的,这种喜欢很明显是长辈对后辈的一种喜欢,可以归结到父爱的范畴里去。试问,一个既聪明又漂亮还很懂礼貌的小男孩,哪个做长辈的会不喜欢他呢?他欣然邀请沈独清同行。
在去书店的路上,两人顺便又交换了一下其他的基本信息,比如说年龄。
只算生理年龄的话,孟正和沈独清竟然是一样大的。
孟正跳了两级,本该读五年级的他却马上要读初一了,沈独清却没有跳级,也是马上就要读初一了,按说孟正应该比沈独清小两岁,但孟正的入学时间比沈独清晚。孟正八岁才上一年级,沈独清却走了关系,六岁就上一年级了,这就把两岁的差距抹平了。
知道孟正和自己一样大后,沈独清悄悄地翘了一下嘴角。
随着两人越聊越多,沈独清心里的紧张渐渐消失了,整个人放松了很多。他非常机智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话题,为孟正介绍起了雅和初中的情况。
沈独清毕竟有个在雅和当教导主任的舅舅,虽然没有正式入学,知道的却比一般人要多。从学校冬夏两季的作息安排到食堂中饭菜的口味,从学校内的社团构成到每个学期的奖学金梯度,他都说得很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