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重回80之大时代(48)

作者:小鱼叉 时间:2018-06-20 16:12 标签:强强 重生

  这时间短则三两月长则一两年,朱新都想好了,等到巴胺沙丁药物正式上市,他可以好好策划一篇专题报道,哪怕直接飞去香江采访这位小天才也行。
  但是!
  仿制药!
  还是印度仿制药!
  1962年华印边境摩擦,并在6月爆发华印战争。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是华国人对印度的观感可一直不佳,这时候印度人又来这一手,朱新恨不得直接把报纸糊他们一脸。
  朱新气愤之下亲自捉刀,洋洋洒洒一篇报道,再次将李铮这个名字推入了华国群众特别是华国知识阶层的视线中。
  *
  华国铁业的书.记办公室,赵穆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孟教授?您怎么过来了。小王啊,倒茶。”后面那句他是和门口的秘书说的。
  秘书小王应了一声,提着热水瓶小跑着出去了。
  “小赵啊,你身体还好吧。老了不少啊。”孟家荫看着头发已经花白的赵穆,心中不免有些唏嘘,六八年那次变故,多少老伙计老同志都没有挨过去。如果不是他早早在中科院挂了职,手头上又有个项目,恐怕他也逃不开去。
  “孟教授您看起来还是这么年轻。”孟家荫比赵穆大了七八岁,但现在两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却是赵穆更显苍老一些。
  “都是老头子了,还什么年轻不年轻的。日子总要过的,现在苦难也过去了。你得振奋起来,李桦不希望看到你这个样子的。”
  李桦,也就是赵穆的妻子,曾是北大的学生,因为学生活动的缘故,与孟家荫十分熟悉,李桦和赵穆结婚的时候,还是孟家荫和另一个燕京大学教授一起主持的。
  说到已逝的妻子,赵穆的心情一下子就低落起来,他强扯出一个笑容,“孟老,我知道的,我现在过得很好。”
  孟家荫看赵穆的模样,摇摇头也不再多说。
  赵穆是四月被起复的,他的女儿赵秋华在三月底的时候离开了深市。这不得不说是命运弄人。
  孟家荫一直在想,如果赵秋华再坚持几天,那个在亚洲生物制药大会上意气风发的小天才是不是就会是他的学生。
  额,就算不是学生,是同僚也好。
  “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小赵啊,今天我来找你,是想跟你谈谈你外孙的事。”孟家荫笑着说道。
  赵穆一愣,“小铮?”他前两日刚收到了女儿的来信。
  因为是海外的信,所以经过层层审查,到他手里已经是八个月以后的事了,他几天前就给深市的老熟人打了电话,让他帮忙将外孙和外孙女送到华京。
  其实赵秋华离开,赵穆是知道并支持的,他这辈子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党.和人民,唯一亏欠的就是他的女儿。
  自己的女儿明明有远大的前途,却因为自己遭受了这么多的磨难,还因为要照顾自己,而困守在清河镇这个小地方。
  当女儿肯下定决心离开的时候,赵穆是开心的,虽然他也知道这样对不起李强和两个孩子,但是每个父亲都是有私心的,他希望女儿过得幸福。
  “您说的是我的外孙李铮吗?”
  亲耳从赵穆口中听到“李铮”这两个字,孟家荫的笑容更加明显了。
  “小赵啊,你有一个好外孙啊。我们上回在东京全靠他解围了。而且李铮先生学术水平很高啊,比我高!”孟家荫毫不吝啬夸奖之词。
  赵穆显然被孟家荫的话吓得一愣一愣的,“孟老,您也许搞错了,我外孙今年才17岁,他还是个孩子呢。”
  孟家荫奇怪地看看赵穆,从包里拿出几份报纸。
  “前面几份是兴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后面是外媒的。都是报道你外孙的,一款原创药啊!我们学生物的,谁不想研制出一款能救命的原创药。小家伙气度大啊,特种病原创药,还公开分子式,虽说因为这样被印度仿制了,但这能活多少人命!印度是冻血症发病大国啊!”
  孟家荫说起来就有些激动,李铮的所作所为确实很能引起这个时代学者的共鸣!
  赵穆将报纸从桌上拿起,匆匆浏览了一遍,他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兴华社和外媒花费大篇幅赞美的……真的是他的外孙?这怎么可能!
  但报纸上清清楚楚印着李铮的脸,赵穆和外孙分别不过半年多,自然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照片里在发言台上自信满满的年轻人,正是他的外孙李铮!
  “这怎么可能!小铮怎么会在东京?”
  *
  二十天后,所有的对比实验都出来了。
  实验结果显示,巴胺沙丁对婴幼儿冻血症的治愈率高达91.27%,其中每周打一次,持续三月效果最佳。巴胺沙丁对呼吸道、心脏有副作用,集中表现为注射针剂后四十八小时内,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现象,四十八小时后会自动缓解,无后遗症。
  巴胺沙丁中微量元素会和活体中促进毛发生长的细胞产生排异现象,出现斑秃。现象发生率为千分之三,符合HMRA相关规定。
  李铮合上记录本,他手边已经有了一沓厚厚的活体临床资料。
  “老师,关于巴胺沙丁的三十九个专利,程律师那边已经全部申请完毕。现在就得麻烦您联系印度那边,我愿意无偿提供巴胺沙丁针剂作为他们活体临床实验对比样。”


第53章
  两天后, 李铮拿到了印度方的分子式。
  印度方产品和李铮的巴胺沙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非活性成分略有不同。徐明生将其称为“掺了水的巴胺沙丁”。
  “印度的药检比较松, 相信他们的药会比巴胺沙丁更早上市。”徐明生手头上有一个耐药菌株的课题,因为上回亚洲生物制药大会上新加坡国立医学院的发言, 使他获得了新的灵感。这不, 明明年纪不小了, 却还是整天整夜地呆在实验室。
  “那又如何。全球性的大型制药公司不可能和印度制药厂合作, 他们的药物销售渠道太窄,甚至或许只能局限在国内和少数第三世界国家。老师,你听过一句话吗?渠道为王。”
  渠道为王。
  八十年代不比二十一世纪,互联网零售还未出现, 制药公司以及它的分销商们把控着全球的供药渠道。他们是不会同意印度的仿制药动他们现成的奶酪的。
  徐明生深深地看了李铮一眼,越是接触他越是发现这个年轻人的可怕。有些东西, 连他这个多吃了几十年饭的老头子都看不清楚, 但在李铮眼里却是明明白白。
  多智近妖,徐明生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个词。
  *
  近一个星期没出实验室,李铮走出实验室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阳光照在脸上, 给人一种极其刺眼的感觉, 他拿手挡了挡,还未缓过来, 就听到一个重物落在地上的声音。
  “哦!痛死我了!”戴维夸张地叫喊出声来。
  李铮略显苍白的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你怎么这副鬼样子……”明明一身利落的西装领带,却偏偏把领带系得松松的, 像一根耷拉在脖子上的粉红色绳子,灰色西装裤膝盖前后皱皱的,着实称不上美观。
  戴维拍拍裤腿从地上站起来,“李,你整整八天,你在实验室呆了整整八天!”
  其实戴维已经来过香江大学几次了,但每次过来的时候,李铮刚好在实验室。他从早上等到晚上,中间还碰上了那个讨厌的丹尼尔几次,却一直没有见到李铮。
  根据可靠消息,印度仿制药的速度很快,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婴幼儿临床试验阶段,这使得戴维坐不住了。他已经在香江大学呆了两天了,就住在香江大学的招待所里面,每天一早就到实验室门口当雕像,一直站到晚上。
  一个高大英俊的外国友人天天等在实验室门口,还在香江大学的校内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总算是等到他的小天才了。
  “哦?有这么久了?”山中不知年,这是华国古代神话中形容神仙们修炼的词,到了李铮这,就是“实验室中不知日夜”了。
  “不过你出来的时候刚刚好。”戴维动了动自己因为久未活动而略显麻木的双腿,笑得一脸得意。
  因为丹尼尔在一个小时前刚离开。虽然他离开前留了人下来,但是底下人的分量和戴维这个实打实的罗氏亚洲区执行副总裁的重量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李铮看了一眼那个被几个罗氏职员强拉着说话的辉瑞员工,不由失笑。
  “请我吃个饭吧,正好,肚子有点饿了。”他开口说道。
  戴维大喜,“我的荣幸。你喜欢吃什么西餐还是中餐,或者我最近试了马来西亚菜,那味道十分奇特。”
  两人边说着边向学校门口走去,路过校门的时候,李铮抬眼看到何钟明正和一个中年男人在争执着什么,他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李铮印象中,何钟明是一个十分爱惜羽毛的人。在学校门口大喊大叫,引得过路同学不断侧目不像是他会做的事情。
  还有那个中年男人……
  李铮的眼睛眯了眯,好像有点面善啊。
  “李,你认识的人?”戴维顺着李铮的目光望过去,正好看到那何钟明因为激动而有些扭曲的脸。
  “认识,但不熟悉。”李铮淡淡扫了一眼,就把头转了回来。
  两人在学校门口不远处的一家广东菜餐厅坐下,这家餐厅店面不大,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广东人,典型的夫妻店。
  店里没有包厢,李铮选了个靠窗的位置。
  “李,你真是平易近人。”戴维接触过不少学者,他们中大部分都对细节十分讲究,这种小店一般是不会进来了。
  李铮失笑,“那是因为他们年纪大,注意养生。我年轻,什么都能吃。”上辈子他接触的一些老前辈也是,对吃食十分讲究,这倒不是他们摆架子,而是年纪大了,不讲究不行啊。
  戴维对华国的饭桌文化接受良好,两筷子下去,他就直接进入正题了。
  “李,我想你也猜到了我来找你的原因,有兴趣和罗氏合作吗?”
  李铮的筷子顿了顿,“巴胺沙丁的市场预期不容乐观,而且印度已经有了仿制药,他周围一些冻血症发病大国都会被仿制药的销售范围覆盖,说实话,如果定价不高的话,巴胺沙丁不会有多少利润。”
  李铮将筷子放下,身子微微坐直,“但如果定价太高,这就不符合我的初衷了。”
  戴维耸了耸肩,“所以我给的价格不会很高,不过你知道的,罗氏不缺钱。”
  是的,罗氏不缺钱,缺的是药,原创药。
  制药行业因为行业特殊性,市场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辉瑞、诺华、默沙东、罗氏这些制药巨头手中掌握的药物销售渠道差不多,生产线规模差不多,唯一差别明显的就是药物研发能力了。
  一款新药对这些制药巨头来说不仅是市场和利润,更是资源和竞争力。而且他们这些制药公司,几乎隔三差五就会被那些某某协会扣上反人道主义的帽子,每年为了维护企业形象捐出去的慈善款都以千万计了。
  如果拿这些钱买一款原创药呢?戴维一个星期前交了这个提案上去。罗伯特先生亲自打电话到他办公室,再三叮嘱一定要他拿下巴胺沙丁的专利权!
  你捐几千万,也就媒体报道几个版面,还不一定是头版头条。但一款原创药!一款针对特种病的原创药!如果罗氏顺利拿下专利权,用慈善的名义低价出售,那以后每一次提到冻血症就会提到罗氏的善举,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至于利润。药物,特别是西药,其最大的成本就是药物研发。西药实际上就是化合物组成,生产成本着实不高。坊间一直有药物成本只要几毛钱,卖到病人手中却要几百块甚至几千块的传闻。若单论药物材料成本,这句话没有夸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