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重生之科技兴国(170)

作者:寻香踪 时间:2022-04-29 07:34 标签:重生 爽文 打脸 年代文

  回到厂里,前台告诉远夏,饶家村的支书来找过他。
  远夏说:“我知道了,我去他家一趟。”
  今年春天,他租的厂房就到期了,因为国家还没有开放土地租让政策,他只能还租着现在的厂房。
  村里有不少人在他厂里上班,知道厂子效益不错,续签合同的时候,村委会狮子大开口,要求租金涨到五万块钱每年。
  足足是原来的一百倍,远夏当然没同意,跟对方讨价还价,最后将房租谈到了五千,比原来多了十多倍,依旧签了三年合同,附加条件是给村里修一条水泥路。
  他粗略算过一下账,修路的费用估计要比他砍下来的价格还多,但远夏乐意将钱拿出做公共设施,也不愿意拿去分给那些村民。
  远夏自己赚了钱,给其他人提供工作岗位,也愿意给饶家村铺路修基础设施。
  但他对饶家村这样靠租地卖地富起来的地方感情是很复杂的。
  他们占了政策的便利,靠着卖地、租房、分红等成为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但这些人往往最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少去履行先富起来那批人的义务,做着一本甚至无本万利的买卖,反而还搜刮着打工人的血汗钱,年年涨租。
  很多富裕地区的人经济好起来后,国家让他们带动后富地区,有些人就会觉得自己委屈,以为自己的富裕全是靠自己的运气、勤劳和能力挣出来的。
  殊不知,他们能富起来的最大前提是国家政策的倾斜,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经济。
  他们大概也忘记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才是国家的终极追求。


第97章 客户
  村支书果然是来谈修路的事,对方已经粗略算好了成本。远夏要来数据,自己重新算了一下,然后说:“数据没错,你去安排人来修路,我安排人去买原料。”
  村支书留远夏吃午饭,被他婉拒了。回到厂里,听见门卫告诉他:“刚刚来了两个客户,是从广州过来的。”
  “在哪儿?”远夏很意外,广州来的客户?特意跑来参观工厂?
  “小马陪他们参观车间呢,说话是北方口音。”门卫说。
  远夏挑挑眉,快步朝车间走去。
  工人们都下班去吃饭了,马东方陪着一男一女两位客户在车间里参观,见到远夏,马东方笑起来:“这是我们厂长,远厂长。”
  远夏快步走过去跟他们握手:“您好!欢迎你们!我叫远夏,行远机械的老板。二位是从哪里来的?”
  男的说:“我们是北京人,刚从广州参加完广交会回来,在会上收到了你们厂的名片,回去的路上顺便过来看看。”
  远夏笑着说:“欢迎前来指导工作。还没吃午饭吧,东方姐,去跟厨房说声,炒几个菜,一会儿我陪客人过去吃饭。”
  马东方点头:“好。”
  远夏说:“请问二位贵姓,是从事哪个行业的?”
  男的说:“我免贵姓韦,韦大强,这是我爱人杨丽芬。我们两口子是做服装生意的,自己开个了小厂子,原来是用脚踏缝纫机的,准备换成电动的,想买几套设备。这次在广交会转了一圈,听说你们家是自己研发的机器,还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所以我们打算过来看看。”
  远夏笑着说:“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确实是自主研发的机器,研发人员是越大机械系的老师们,我们还跟多家大学和研究所合作,是纯国产的电动缝纫机。对了,你们怎么没在广交会上下单?”
  韦大强说:“本来想下的,但想到回北京不是正好要经过越城,就顺道过来看看。还想跟远老板讨个准话,要是机器出问题了,真的会上门维修吗?”
  远夏没有犹豫,说:“真的。”北方地区的服装厂不如长三角与珠三角有名,但不代表没有,北京就有不少服装厂,此外还有被服厂,这些都是能用得上电动缝纫机的,只要打开局面,去北京开个门店也未尝不行。
  杨丽芬说:“真的吗?我们那么远,你们也愿意跑来上门维修?”
  “我们承诺了这个售后服务,就会尽量提供服务。”远夏说。
  韦大强说:“你看我们都上门来采购了,价格有没有优惠呢?”
  远夏说:“那得看你们的需求量了,需求量大,优惠就大一些。”
  两口子凑在一块儿商量了一下,韦大强说:“我们打算买八台缝纫机,两台锁边机。”
  远夏说:“可以打个九五折。”
  韦大强说:“不能再优惠点?我们都亲自上门来了。”
  远夏笑着摇头:“我们今年的产品已经是非常便宜的了,全场价格最优惠。你知道为什么最优惠吗?那是因为我们是自己研发的,成本相对最低。但为什么不能再少呢?我们研发这个机器,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而且还要持续研发投入,真不能再便宜了。在广交会上我们交易量超过五十台才有这么大的优惠。”
  韦大强说:“我跟我老婆再考虑一下。”
  这时马东方过来了:“远工,菜已经差不多了,可以来吃饭了。”
  远夏说:“二位远道而来,肯定还没吃午饭吧,在这里用顿便饭吧。这边请!”
  两人也没推辞,他们下火车之后,就找行远厂的地址,说实话,并不好找,加上跟南方人沟通不便,白跑了不少路。
  就在两夫妻发飙快要放弃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地方,好在接待他们的是一口东北口音的马东方,让他们倍感亲切,现在远夏也是一口标准普通话,他们这才打定主意准备买机器。
  忙了一上午,这会儿早就饥肠辘辘了,远夏又这么热情,自然不会拒绝,跟着去食堂吃饭。
  厨房里做饭的是张亚军父母,他们原本都在街道工厂上班,结果街道厂办不下去,他们都下了岗。
  张亚军听说厂里要招厨师,便自告奋勇推荐了自己父母,他认为自己爸爸做饭很好吃,事实也果然如此。
  张氏夫妇正好也是比较细心的人,他们在后厨工作,将伙食和卫生都打点得非常好。
  饭桌上,他们又聊了很多,关于远夏和马东方是哪里人,怎么有一口北方口音等。末了说到最后,客人还是想要更大的优惠:“老板你看我们如此有诚意,再给我们算便宜点吧,我回去帮你介绍客户。”
  杨丽芬说:“是真的,我还认识好多开服装厂的老板,他们都还在用脚踏缝纫机呢。”
  远夏笑着说:“你介绍同行来买机器,不怕他们跟你抢生意?自古同行是冤家。”
  杨丽芬说:“服装的种类多啊,我们做女装,还有做男装和童装的,还有专门做老年人衣服的,虽然是同行,但并不是竞争对手,抢不了我们生意。”
  远夏说:“那行吧,我们再让一点,九四折,不能再少了。”
  对方虽然还想再砍点价,但远夏坚持不退让,最后还是签了合同,买了十台机器。
  远夏还以为要跟回北京去拿货款,没想到这对土豪夫妇带了大几万块现金在身上,直接将货款给结了。
  远夏安排技术人员跟着这对夫妇回去安装机器,并且还给了这对夫妇一沓子名片,让他们回去帮忙发一发,说不定北方的市场就这么打开了呢。
  进入五月之后,物价涨得更快了,抢购风波越来越明显,银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排队等着取钱。
  百货商店也都挤满了买东西的人们,觉得能用得上的或者将来能用得上的,全都不要钱似的往家里搬。
  远夏身边的人也有被影响的,最直观的就是屈教授,他们家买了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买来自用倒是无话可说,他们是买了来给屈文渊和远秋结婚用的。
  屈文渊跟远夏诉苦:“我们家房子本来就窄,我爸妈买了这么三大件放在家里,都快转不开身了。我说送到小秋那儿,让她先用着,小秋怎么也不同意。”
  远秋红着脸说:“那不是结婚用的吗?现在又没结婚,怎么能现在就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