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最后的帝王(321)

作者:青色兔子 时间:2021-04-11 08:16 标签:爽文 穿越时空 天之骄子 朝堂之上

  曹丕现在所说的关于陆逊的事情,都是曹操早已知道的。
  陆逊年轻,曹丕比陆逊还要年轻。
  指望着从曹丕口中得到关于陆逊的内幕消息,那也太看得起自己这个次子了。
  曹操也没有很失望,平静道:“我也觉得这位陆尚书面善。我这次请了别驾崔季珪出马,带陆尚书在冀州行事,应当是不错的。”他口中说的崔季珪,就是荀彧推荐给皇帝的崔琰,当初为了在皇帝面前夸耀显能,站上道德的制高点,结果被皇帝一番诘问,问得汗流浃背。如今冀州有好几位别驾,按道理是只有一位的。所谓别驾,就是说州牧或刺史出行的时候,属官都是几人一辆车,但独有这人地位高,可以单独一辆车,称为别驾。冀州正式的别驾,其实只有刘备一人,这是从中央领俸禄的。而剩下的这几位别驾,如崔琰等人,其实都算是曹操的私人属官了,钱粮是从曹操个人手中出的。
  曹操话锋一转,又变成了父子对话,道:“你这二年在外面,课业可曾落下了?”
  曹丕如坐针毡,垂首道:“回父亲话,儿子不敢懈怠。”但其实伴驾在外,他多数时间都是在路上,读书的时间是比从前少了许多,就算是有时间的时候,也多是郎官之中几个子弟约着,往东山野猎去。
  曹操只看他面色便知道实际情况,也不点破,只是道:“这位崔先生师从大儒郑玄,又曾游学四州,学问很过得去。你既然在冀州,就不要浪费了这样的机会。我同崔先生打个招呼,你每日忙完陆尚书交待的公务之后,往崔先生处读书学习两个时辰。不要荒废了课业。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弓马上的功夫再好,也不如会讲学读经、治理政务。不然你看陛下如此信重你长兄,难道是因为你长兄能以一当百?都是因为你长兄少年时勤学,如今能为陛下分忧的缘故。”
  曹丕虽然很怀疑皇帝信重长兄是因为父亲所说的原因,但此时自然不能辩驳,忙起身立着听了,恭敬道:“儿子知道了。有劳父亲费心。儿子回去就给崔先生问好。”
  曹操又道:“你如今也大了,自己一个人住不像样子。我派了几个人去服侍你起居。第一要办好差事,第二要专心课业。记住了?下去吧。”
  曹丕强撑着出了门,才任由羞窘的红色涌上脸来。他当然明白父亲会有此一提,正是因为两年前甄氏之事。自从袁熙出海,曹丕便觉得此事忽然了无趣味。哪怕跟着皇帝回到长安,知道甄宓就在数道宫墙之外的长乐宫中,曹丕的心也再没有那样激烈跃动过。照他自己想来,也觉两年前的自己太过冲动鲁莽了。想到甄宓,他仍有心爱之情,三年期满,自然还要迎她回来。但是做人做事的手段,他是再不可能像曾经那个十四岁的少年了。
  而另一边冀州别驾崔琰,得了曹操的命令,来辅佐陆逊在冀州便宜行事。
  崔琰见了陆逊年轻,本就心里有些犯嘀咕,待到听说要往乡间选人读书识字,更觉难以实行,道:“陆尚书勿怪,我是从前在民间生活过的。像您要求的这等乡间年轻人,既要聪明向学,还要有力气热心,这样的年轻人在乡间可都是壮劳力,是每家每户的顶梁柱。您这忽然来了,说要带人去读书,咱们知道是好事儿,可乡里的人哪里管这些?他们只知道走了一个年轻人,他们一家就少了一个壮劳力……再说就算把人召集到了,旁的且不论,这纸墨笔砚的费用,可不是小数……此事恐怕难行。倒还是这书册上,教给乡间农户怎么用曲辕犁、水碓脱壳等法子,他们还愿意学些。”
  陆逊薄薄的眼皮一掀,笑道:“崔别驾,正因为有这些难处,所以才要曹州牧派了您来辅佐我。若是此事儿轻而易举便能做成了,又何用崔别驾呢?”
  崔琰吃了个软钉子,倒是想起从前被皇帝诘问那一遭来,看来这皇帝调|教出来的助农曹尚书,跟远在长安的皇帝是一个脾性,极不好惹的。
  崔琰有从前的教训在,这次没有继续唱反调,也笑道:“陆尚书见得透彻。咱们如今在邺城,不如就从邺城辖下的这十三处县乡里选起?到底也是冀州治所,乡民见识也比别处不凡,上手时要容易些。陆尚书以为如何?”
  于是陆逊坐镇治所邺城,底下曹丕等同来的数名尚书郎,各自分管几个郡,在当地官吏的辅佐下,将助农曹的恩旨下达给乡民。经过陆逊、曹丕等人实地走过寻访之后,从冀州十三个郡国上百个县乡之中,第一批总计选出来两百三十七个助农曹学员,要他们每月抽出一旬的时间来,到各自郡府学堂之中,上午读书识字,下午学造先进农具等物。
  冀州府中,崔琰正向曹操汇报这段时日来的见闻,“说来也怪,这陆尚书亲去挑选的学员,放着乡间亭中那等三老家的年轻人不用,倒宁愿要穷得只能去给人做奴仆的那等。平原上有田有地的农户不要,反倒往山里多走许多路,选那等只有买卖粮食的时候才得出来的山里人。我看这陆尚书选人,倒像是越穷越好的。这到底是我看错了,还是陆尚书自己有偏好,又或者是……陛下交待的?”他自己也觉得匪夷所思,看一眼沉思的曹操,迟疑道:“这不能是陛下交待的吧?”
  曹操掩去深思之色,笑道:“陛下的心思,又岂是我等能摸清的呢?咱们只管辅佐这些助农曹的大人做事,届时送他们回长安去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感谢在2021-02-22 23:34:04~2021-02-23 23:37: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Moonlight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照沧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oonlight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4章
  建安六年秋, 十三州户调收缴上归长安。
  未央殿中,刘协与尚书令杨彪、助农曹尚书曹昂一同梳理数目。
  “自建安四年改丁税为户调之后,所得财物本就上浮了三成。而去岁吴地分田改制成型, 这一年来的户调, 竟倍于冀州。”刘协笑道:“这分田改制的好处,想必不用朕再同文先(杨彪字)多说了。”
  丁税改为户调之后, 国家财政收入上浮,一来是因为战乱结束、在籍的农户在政策倾斜照拂下增多;二来是因为户调按照一户来收物品, 而不像以前按照人头收钱, 省去了农民拿粮食布帛去换成钱时的耗用。而吴地自建安五年分田改制,到今年秋, 刚好满一年。分田改制之后, 吴地原本被各豪强大族所侵占的劳动力, 都得到了释放。原本为佃户或为奴仆的, 一年耕作劳碌之后, 半数留给自己吃穿, 半数都给豪强大族拿了去。分田改制之后, 吴地实际上已经不存在“豪强大族”这个势力, 这部分原本在白册(虽然登记在册,但是并不向国家纳税)的百姓,也就进入了户调体系。所以吴地加上山越之民, 也不及冀州人口半数, 但是所缴纳的户调,却是冀州的两倍。如果全国十三州,都像吴地一样实行了分田改制,那么可以想象国家的财政能达到现下每年所收的四倍。中央会迅速强盛起来,而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就会成为历史的烟尘。
  杨彪是台阁中得知皇帝深意的第一批人。当初皇帝刚从吴地回到长安, 就已经对他挑明了未来的计划。杨彪这二年来,一面辅佐皇帝理政,一面心中打鼓。他眼看着皇帝推行助农曹之事,去岁经过一场纷争后也强行收了盐铁为官营,明知道皇帝走在定好的路上,但内心还是抱了一丝侥幸,希望皇帝能走到半途放缓脚步、甚至于停下来。
  但是现在明晃晃的数字摆在眼前,杨彪不是无知少年,他在中枢理政几十年,深切地明白能将中央税收翻四倍,对一个皇帝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假若现在有一桩好生意,能让地方上的豪强大族每年所得翻三倍,他们便杀人放火,无所不敢做了。同样的道理,放在皇帝身上也是一样。
  皇帝会停下碾压地方豪强的脚步,只是他杨彪不切实际的幻梦。
  一旁皇帝与曹昂又在讨论各地助农曹的细务,杨彪心情沉重,很少开口,待到议事结束之后,乘车回府,拖着脚步进了书房,自己在里面呆了半日,要人传了儿子杨修来。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最后的帝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