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153)
作者有话说:
注释:①此章战事相关是以“北宋灭北汉之战”为参考,详细细节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相关资料。
②出自“杨业”词条。
③通判具体职能见“通判”一词条。
——
因战争不是本文的重点,毕竟沈霁参与度不强,所以只能作为背景提一提,大家若是对北宋对北汉、辽(契丹)的战争感兴趣的话,推荐一本《经略幽燕》,这本书对北宋的军事力量、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及对辽军事战争的利弊等都有分析。
——
感谢在2022-06-17 17:50:25~2022-06-19 15:17: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昵吗滴瞄鱼、焦糖馬頭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咩咩、超能力执光者 20瓶;秋来秋去 9瓶;珊璐十八弯 5瓶;独步寻花 2瓶;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火山啊火山、H踢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0章 折氏
沈霁在给李云杳写信的同时, 也在准备前往代州,不过赵老大还未回汴梁,她便被准许在太原多待一段时日。
等赵老大部署好边防的军队, 又制定了与契丹可能发生的冲突的对策之后, 这才启程回京。
至于有臣子劝他趁机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他也按下暂且不表。太原城更是没有被摧毁, 振武军节度使李汉琼被他任命太原兵马钤辖, 由他负责这座地位敏感的州府的军事。
至于太原城中的百姓,他们中不乏对大宋心怀怨恨的人, 为防止他们集结起来给驻守在这里的宋军造成危害,赵老大下令迁走一半百姓, 再从别的地方迁来一些百姓。
大抵是发现他们曾经的皇帝刘继元在当了大宋的彭城郡公后,过上了乐不思蜀的生活,彻底将他们遗忘,而曾经率领他们对抗大宋的杨无敌等人也都投降了大宋,那些百姓很快就丧失了斗志, 起来生事的人也很快被镇压,太原城最终也慢慢恢复和平。
赵老大启程回京之前特意召沈霁到跟前来,问她:“让你去代州, 你是否有怨言?”
沈霁可是殿试第五,又是沈亿陆之子, 从小生活条件就十分优渥, 赵老大还真不敢保证她能适应代州的气候与环境。
起初因为担忧她, 故而迟迟不能下决定, 甚至还想过让她去洛阳当通判, 可想到这么做确实优待沈霁了, 但对她往后的路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生都过得顺风顺水, 她真的能体察民情吗?真的能发现隐患,为大宋做出更好的贡献吗?
加上他下定了决心北伐,为了培养沈霁,也为了给她铺路,所以才让她到代州那等艰苦的环境中去。
他自然也是考虑过沈霁的安危的,在众多武将中,他甚至想过让潘美也留在代州。可当他见到了杨业后,他改变了主意。
杨业其实跟大宋也不完全是敌对的关系,他爹杨信是豪强出身,在大周建立之初,他便自封麟州刺史,占据了麟州,虽归顺了大周,但实际上也是割据势力之一。
杨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追随了北边的刘崇。而他还有个弟弟杨重勋,在其父死后继承了麟州刺史之职。赵老大代周自立后,把这些豪强都迁往了别处,杨重勋便改任保靖军节度使。
不过可惜杨重勋在两年前就病逝了,赵老大这么轻易地便放过杨业,又对他委以重任,也是因这重关系。
杨业此人忠勇无比,又有谋略,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而且他在边境多年,对边境和契丹的情况很是了解,让他来驻守边境之城,再合适不过了。
赵老大对杨业不是百分百信任的,除了安插都监之外,沈霁其实也算是制衡他的棋子之一。不过赵老大更是了解沈霁,相信有她在,杨业对大宋的戒备与不信任很快就能放下……
沈霁坦诚:“怨言没有,当初倒是困惑了一段时间。”
赵老大哈哈大笑,为她的坦率感到轻松和喜悦,他把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跟沈亿陆当初跟沈霁说得差不多。
沈霁道:“官家用心良苦,我怎么会不理解呢?而且官家这么看重我,我必定好好干,报答官家!”
她的遣词造句很是随性,毕竟现在是私下,又不是在朝堂之上,赵老大不仅没有怪她,反而乐不可支地道:“行,那你就好好干,干得好了,我给你升官加职!”
赵老大顿了下,又稍微叮嘱沈霁帮忙看着点杨业,若有不妥,记得及时汇报。
事关君王对降臣的忠诚度的考量,沈霁还是会慎重对待:“是!”
不过沈霁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官家,咱们公事说完了,能不能说点私事?”
赵老大走到她面前,饶有兴致地侧耳,表示洗耳恭听:“你想说什么私事?”
“咱就是说,我帮您监视那杨无敌,若他不听我的,不按照我的吩咐来做,我是不是可以跟您打小报告,说他有异心?”
“你敢?!”赵老大立马瞪大了眼,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仿佛在疑惑她是这种小人吗?
随即他又眯了眯眼,似乎在思考她这么说,背后的目的。
“你想说什么?”赵老大又问。
都监从一开始对将领的监视,演变为最后借由职权来分割将领的指挥权,这是一大弊端,但也是在君王的猜忌心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的。
沈霁若是直白地说出来,就是插手了军政之事,她不过是一个通判,手伸得太长,定会被人弹劾,所以沈霁只是点到即止。
沈霁眨巴着眼睛:“我没别的话要说了。”
赵老大冷哼了一声,道:“你是想告诉我,军中有人会借职权来左右将领的决定?这个人……都监?”
沈霁缩了缩脖子:“我可什么都没说。”
赵老大瞪了她一眼,也不管心头翻起了惊涛骇浪,面上依旧保持平静地道:“行了,我也没让你监视那杨业。他虽然是个武将,但对北地的民生总会比你了解,你初入官场,该向他学习和请教的还是该请教。”
“嘿嘿,我一定会多多向他学习的!”
赵老大打发她走,但想到她在代州的条件可能会很艰苦,又给她赏赐了不少钱和布帛,还傲娇地说这是看在她老子的份上才给她的。
沈霁领了奖赏,喜滋滋地离去了。
赵老大等她一走,脸色却沉了下来。
沈霁刚才提到的事,给他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他不是被沈霁这么提醒才考虑到这件事的,尤其是最近的几次战役,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但都还不算严重,因而从未正视过这些问题。沈霁的提醒让他不得不往深处想。
其实都监的作用跟唐朝时的监军一样,都是为了防止将领有反叛之心而设置的没有实权,但能监视将领的官。
但监军和都监又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随着大唐衰落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而监军的作用渐渐无法遏制藩镇的崛起。他的大宋如今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就连大宋最精锐的禁军,也都是握在他的手中,这时候的都监就能发挥远超监军的作用,这甚至会让没有实权的他们拥有实权……
假如有一位都监如沈霁所说的那般,将领不听他的指挥,他便上书说该将领有异心,那时候的他要如何处置这种情况?
是把将领召回?那短时间内他能找得到代替对方的武将吗?他又如何确保将领能坚持己见?
赵老大是武将出身,因而在这次的北伐中,他对将领们的军事行动干预的并不算多。同样的,他会考虑在沈霁所提及的情况下,都监的存在对军事、战事的影响。
但让他完全放权给将领们也办不到,倒不完全是他疑心病重,而是在这种大环境中,很难有人在面对有条件谋反时选择克制野心的,就算将领能克制自己的野心,也能保证底下的人不会有异心吗?
李嗣源就是被底下的武将拥戴、逼着谋反当上皇帝的,他赵大当初得皇位,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原因?
其实大宋建立至今,他在位也有十七载,可他却不敢保证大宋的武将都忠于大宋。就拿这次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郭进来说,他在西北一带经营了二十多年,明面上是赵老大的臣子,实际上也形同藩镇。